大荣朝的皇后颜氏曾与皇上一同出征,是马背皇后。贾瑚也从不将皇后限制在后宫,有时候还与皇后一同出游,一同逛街。

  颜皇后是独女,没有兄弟姐妹扶持,自小如男儿教养。人家后来不但能够上马安天下,还做了一国之母,椒房独宠。

  有如此榜样珠玉在前,本朝女子与男儿一样教养的女子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依旧有些人家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也有些开明的贵族人家,女子与男儿所受教育差不了多少了。

  本朝民风比起前朝愈发开化,除了贵族女子受教育的越发多了,连百姓中,投入生产劳动的女性也多了起来。朝廷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

  原本这一切都是好事,偏生女子只是比前朝过得稍微好一些,有些老古董就畏之如洪水猛兽,叠声感叹礼崩乐坏,有伤风化。

  甚至还有人为了贪图重振理学的名声,弹劾皇后后宫干政、善妒、不贞静等罪名若干。

  至于证据么,也是有的。

  自贾瑚和颜妙玉成亲以来,数年过去,贾瑚从未选妃。

  但是那些弹劾皇后的官员自然不敢说皇上的不是,皇上之所以没有选妃那当然是因为日理万机。但是择良家子,充实后宫,给皇上开枝散叶,都是你皇后的本分。皇后没做好,就是失职。至于皇后为什么本职工作不做,当然是因为善妒。

  其实妙玉虽然重生了一世,也是受男子一样的教育,她从未见过一夫一妻的社会。自己的丈夫是一国天子,皇后从未想过不纳妃。妙玉也曾提过参考前朝旧制,先大选一次。

  至于本朝的选妃制度,皇后也在完善。

  但是贾瑚直接将此提议否决了。

  贾瑚从不觉得妻妾成群有什么好,而且认为妙玉便是世间最好的女子了。其他女子,或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或许坐卧行走皆成风景。但是再没有一个像皇后一样懂自己,像皇后一样在最艰难的岁月,虽然分隔两地,但是二人都在为推翻司徒王朝殚精竭虑。

  有了妙玉,贾瑚心里再容不下别人。为何要将那些千娇百媚的女子选进后宫蹉跎岁月呢?

  皇后遭人非议,贾瑚也出面解释过,不选妃是自己的意思,但是那些妻妾成群的伪君子们以己度人,竟是不信。

  贾瑚在反前朝的时候是多么强势果断的人,在当了皇帝之后竟然多受掣肘。这一回,为了爱妻,贾瑚做了个决定,在朝上掀起轩然大波。

  其实这在后世看来,是极平常的事,贾瑚宣布下一届的科举开女科。

  你们不是说朕的皇后骑马打仗,议论国事过是不守妇道么?朕的皇后是不可能改回去的,但是朕可以给更多女子机会,让她们也参与经世治国。只要走出内宅的女子多了,皇后便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自然,作为古人,贾瑚哪怕思想超前些,也不可能做到如后世一般,男女平等,择优录取。试开恩科,刚开始是男女分开,给女子的也只是些需要细致,又无需大量体力劳动的职位。

  但是只要女子进入某个领域,总会有出色的女子和男子竞争,也会有女子做得比男人还好。这些先驱女子们做得越杰出,后来女子的路便会越来越宽。

  若是没有颜皇后为榜样,或许还有许多愿意给女子读书的贵族人家不愿意女子抛头露面,只有些读过书但家道中落的女子会参加女子科举谋一份差事。

  但颜皇后这样能读书能打仗的女子皇后都做得,开明的贵族人家也没什么好顾虑的。有些甚至私心觉得皇上就喜欢这样的女子,巴不得女儿科举出色,得皇上青眼。毕竟现在后宫只有一位皇后,一个嫔妃也无。

  而且当今皇上各方面真是太出色了,年轻俊美,文武双全。当今刚登基时候多少人暗中使绊子,何等凶险。不也让当今一一化解么?做当今的后妃,自家女儿若能为妃,实乃好出路。

  至于另一部分,则是真愿意在官场一展所长的女子了。

  其实也不乏贾瑚的前世故人。

  女子科举第一届的状元不是别人,正是表妹林黛玉。

  刚开始黛玉只是做了户部度支司员外郎。

  林黛玉的父亲是当朝吏部尚书,是当年稳住粤海,有从龙之功之人。母亲是大长公主,且大长公主贾敏是当今的嫡亲姑姑,甚至是当今的启蒙老师。林黛玉本人是当今表妹,被封了郡主。

  此次第一届女子科举,但凡取了名次的试卷皆给礼部官员看过,对于这些女子们的才华,官员们倒是服气的,林女状元那样的才能,就是放到男子科举中,也未必不能高中。

  但林郡主直接点了户部度支司员外郎,不少人觉得林郡主是占了身份的便宜。直到后来,林员外郎在度支司几度查出重复开支,为朝廷节省开支,非议才渐渐少了。

  说起来林黛玉入度支司,当真专业对口。

  度支司主管财政预算及支取。前世里黛玉从未参与贾府的管家,只日常看一眼,心中揣度便知道贾家入不敷出。现在入了度支司,简直如鱼得水。

  自然,但凡是女子,想要走出闺阁总有许多阻挠。

  若是换个有才能的女子,但是没有林黛玉一样的出身,恐怕也要受同僚打压,甚至污蔑,难以出头。

  但是女子走近官场,走入朝堂终究有了开始。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有了萌芽,便有希望。

  女性被困在家中不事生产,和部分女子也参与劳作,便是于家族而言,其产生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这些举措终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更何况贾瑚那样年轻,他的执政政策不会被中途打断,会推行很多年。也许那时候,女子在官场已经大放异彩。

  多年后,户部侍郎与吏部老尚书林海同朝而立,确然成就一段佳话。

  贾瑚当政期间,一直致力于打破贵族垄断,广开言路,选贤任能。

  就是起兵前与贾瑚有一面之缘的土匪楼家寨寨主楼霸天,得了贾瑚登基的消息,也趁着大赦天下之机,恢复本命楼余庆重回地方参加科举,后来入朝为官。

  直到楼余庆步步高升,终于有机会面圣之后,才发现当年那个在楼家寨借道的荣国府子弟便是当今圣上。因为楼余庆一直以为当年那个贾家子不过是荣国府旁支子弟。

  楼余庆虽然曾经落草为寇,但是不但有才学,而且算得有勇有谋,又知底层百姓疾苦,他做的地方官,竟比许多贵族出身的仕宦子弟更出色。也算是在朝中李稳脚跟,用事实说明英雄不问出处。

  虽然难免也有能人怀才不遇,但是也越来越多的人靠真本事走到自己该有的位置。当然,那些德不配位的,也终将落回去。

  其中典型的便是贾政。

  贾政作为当今皇叔,得封郡王。原本有爵位有食邑,能做富贵闲人。但贾政偏偏觉得处处不如自己的兄长竟做了太上皇,和兄长一较劲,贾政就继续逼儿子上进。

  但是贾珠如何上进能比上贾瑚呢?

  其实这一世因王氏早早落罪,贾家二房在东小院里,后来倒是没惹祸。

  只是贾母失势后,二房落差太大,始终过得不如意。贾政托人给贾珠张罗了几次婚事,贾珠都觉女子出身性情不出挑,耽搁下来。但是他也不想想,现在的贾珠还凭什么呢?

  不过贾珠也因祸得福,如此却正好合了保养之法,贾珠竟是比前世多活了好些年,甚至贾瑚都以为贾珠也阴差阳错摆脱了前世英年早逝的命运。

  毕竟前世里,贾珠房里早早放了通房丫头,又来又娶妻。本来贾珠身子就不好,又过早行房,不思节制,不到二十就死了。现在没娶妻的贾珠倒是活得好好的。

  明明贾政都做了郡王了,若是好好张罗,不要眼高于顶,贾珠要娶一房官宦人家出身的妻子并不难。

  但父子两个,一个眼高于顶,寻常女子看不上;一个自己无能就发泄在儿子身上,时刻逼儿子上进。贾珠被逼挑灯夜读,感染风寒,又因身子底子就不好,竟然一病死了。

  儿子死了之后贾政越发觉得没有盼头,郁郁而终。

  贾母前世活过了八十大寿,亲眼见证的荣国府的风流云散。今世贾母依旧高寿,明明丈夫做了开国之君,自己却未在丈夫在世时当一天皇后。孙子继位后,全了自己太皇太后的体面,又看着自己最心疼的小儿子一家家破人亡了。

  可是这怪谁呢?若非贾母自己将贾政宠得太过,捧得太高,便是拿着郡王的食邑,贾政一房明明也可以世代富贵。

  二房堂堂郡王府,只留了一女元春。元春虽然年纪大些,但相貌出众,知书识礼,凭着是宗室女,要结一门好亲原是不难的。

  但是这终究是吃女人的封建社会,现在没了父兄之后,多少人等着吃绝户,现在能攀上来的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元春到底是贾母自己带大的孙女,贾母放心不下,贾母只好将此事托到贾敏跟前。

  本朝大长公主贾敏乃是最有权势的女子之一,贾敏对贾母说,若是元春有了愿意嫁的人家,自己必能照拂她,不叫她受人欺负。若是元春不愿,也可以去考科举。

  元春幼时母亲便落了罪,跟着祖母长大,父兄又不争气,到底内心是自卑的,对于能得好姻缘一事不抱希望。若说做官,她也没那个眼光格局,后来给黛玉做了主簿。

  元春政治眼光不行,前世能当众说后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可见一斑。但是到底是自幼读书识字的,给黛玉做主簿,抄录文书,倒是很细致。

  贾母见元春终于有了着落,也实在支撑不住,在小儿子没了的当年也去了。

  临了临了了,贾母,明明没了一丝力气,脑子仿佛还清醒一般。脑中回忆着这一生,对长子的嫌弃,对次子的溺爱。当初贾瑚落水,张氏难产,王氏却故意耽搁,舍近求远,不用府上会水的家丁救贾瑚的事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而且一幕幕的,脑中那些人在贾瑚落水后各自走上了不同人生。

  贾瑚和张氏都死了,唯有贾琏被养得也没什么出息。荣国府如自己所愿,贾政入住荣禧堂,王氏掌管内宅。

  前世里的贾珠死得更早,王氏后来生了个衔玉而诞的儿子,自己如珠似宝的宠着。但丈夫却说这通灵宝玉会给家族带来灾祸,从此丈夫避居梨香院,郁郁而终。

  没有人运筹帷幄争夺天下,司徒家的王朝没有被推翻,荣国府被抄家灭族。

  原本,贾母是憎恨贾瑚的。这个嫡长孙最得丈夫的宠爱,得到了国公府所有的传承。他坐拥天下之后,明明可以让贾政一房过上富贵无双的生活,但是贾瑚偏偏不愿动动手指头。

  现在贾母才知道,这个让贾家君临天下的人,险些在幼时就因王氏的一念之差夭折了。

  贾母这最后一口气,落了一日一夜,脑中无比真实的看完了前世各人的一生。福至心灵,贾母仿佛知道了这一世的所有改变都是贾瑚未曾溺水而亡带来的。

  她终于后悔了,睁大了眼睛,最后一口气落下去,最后一滴浑浊的眼泪流下来。

  太皇太后含恨而终,所有人也都有了不同的结局。

  有的更好,有的更坏。但是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赋税轻了,对地方的吏治考核和约束更多了,百姓日子比前朝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