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耽美小说>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完结】>第二百零九章 熟人 ...

  冬天不是一个适合打仗的季节。

  但不是说,就一定不能打仗。

  姜卓想着这个时候,把竺年往夕照原一送,无论是杀还是关,起码两三个月没有消息,稍微运作一下,说不定能忽悠上更长时间。

  反之,这对竺年同样是一个机会。

  由于冰雪阻隔,整个冬季,姜国旧地与月地之间几乎是不会有联系的。

  两三年的时间,搞势力渗透,原本是很不够的。

  但是架不住姜国旧地实力真空的现状,以及姜卓对于旧地刻意的漠视,让渗透计划异常顺利。

  竺年骑在雪鸦上,看着手上拿着拐杖,还非得要骑马跟随在他身后,偏又低着头的人:“猫猫也辛苦了。”

  茅高远浑身一颤,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竺年,马上低下头,努力保持声音的平稳:“承蒙殿下不弃,幸不辱命。”

  竺祁在一旁听着,冷哼一声,看茅高远骑在马背上的身形更加佝偻,还是觉得气不顺。

  他是竺年的奶兄弟。在他看来,茅高远是竺年的伴读,那立场必然是只有站在竺年身边一条。

  谁知道茅高远竟然背刺竺年,简直是万死难辞其咎。幸亏最后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个家伙也着实命大。

  他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竺年还要用茅高远;更想不明白,茅高远竟然也真的为竺年在姜国的发展各种出谋划策。

  不得不说,茅高远这个人,人品虽然很不怎么样,但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本就是南王府的人,又是茅家人。

  在金城这里,茅家男丁几近死绝,剩下的几个小孩儿都被姜姑姑带到了京城。他在金城已经站稳了脚跟,整个原本茅家的势力,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完全和竺年、尉迟兰的势力融合同化。

  只是茅家的地盘虽然很大,但位处姜国西南,整体环境并不算好,发展潜力有限。

  前往上都的途中,茅高远条理清晰地跟竺年汇报一项项数据,恍惚觉得还在梁州。

  竺年仔细听着,想要知道的信息,茅高远都列了出来,不需要多问。

  走了一段之后,已经快到中午,竺年下令埋锅做饭。

  等吃过饭后,重新拔营启程。

  巍峨的上都面对列装整齐的军队,并没有做出有效的抵抗。

  猝不及防加上内应,全城八扇城门没有一扇来得及关上。

  内防的空虚,加上缺乏有效的指挥,战斗持续到傍晚的时候,竺年的军队已经攻入了皇宫。

  等到了半夜,零星的抵抗已经摁死。

  所有坊都已经被顺利接管。

  剩下的交给休息好的银鱼,暗中摸索一些没有覆灭的火星。

  竺年在御书房内,和一众人拿出缴获来的目前最重要的物资——姜国舆图。

  姜国的人口和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这里土地平缓,适合耕种、放牧。

  丰饶的土地滋养了密集的人口和城镇。

  从出黑荥关不久,竺年就发现姜国的大部分的州,比大月的要更小。

  现在他拿到完整的姜国舆图,不难发现姜国的州郡划分,大部分都不是以自然山川为界。

  大平原地区应该是由于各种分封之类的因素,分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豆腐块。

  “分三路。我带人往西去卫州,竺祁和茅高远一路扫中间这一片。”

  竺祁问:“南面呢?”

  “南面有宋觉。”

  竺祁没吭声,茅高远下意识皱眉:“镇北王是前朝旧臣,他能帮我们?”

  “谁还不是前朝旧臣了?”竺年从祁二宝手上接过另外一副姜国的舆图,这是他们自己人画的,各种标注的信息看起来更习惯一点,两方对照下,信息更加全面。

  茅高远不太懂具体打仗方面的事。倒也不是真的一窍不通,只是他对战争的认识停留在纸上谈兵。

  当年,茅丘怎么惨死,他怎么狼狈逃进迁山,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习武,也熟读兵法,但放在战场上根本没什么用。

  他认真听竺年、竺祁等一干将领的讨论,发现自己能够做的,也只有后勤调度。

  哪怕是这方面,他也是以前跟在竺年身边的时候学到的。虽然姜国和南王府有很多不同,但同一件事情,万变不离其宗。

  他很快认识到问题所在,没有再待在御书房里,告了个罪就出门去打理剧变后的上都。

  先把明天要出发的军队的物资整理出来,然后把缴获的总体资源统计出来。

  现在正是即将过年的时候,秋天粮草刚刚入仓,物资相对充足。沿途会有动乱和灾民加入,大量的人员需要妥善安置,后续的管理必须跟上……

  竺祁他们看茅高远出去,抬了抬头,见竺年没吭声,他们也就没过问。

  过了一会儿,祁二宝给他们送吃的进来,带来的人里还有竺年的一个熟面孔。

  “黎公公,你不是出宫了吗?怎么在这儿?”

  黎公公岁数不算很大,今年还不到四十,在太监中原本也算是比较有前途,能干当然比不过徐伶、张茂实,但也是大太监的有力竞争者。

  当能够出宫的规定出来了之后,谁都没想到他会是参与最积极的那个,也是最早出宫的那个。

  黎公公笑道:“奴……我本是到皇庄去的,没成想说这边宫里头没人,就来帮着照看了。”

  整个朝廷都南迁之后,皇宫内除了一些外面的衙门,宫中已经没有真正称得上主人的。

  当年先帝驾崩之后,太后下手狠辣,几乎所有太妃都不能幸免。剩下有几个幸免的,也不是背景强的。背景强的,原先和太后叫板,是第一批连着大人小孩一起被太后弄死的。

  那些个活下来的,被请到皇陵去守陵,才保住了性命。

  二皇子这年纪,还没有接触到后宫这些残酷的争斗,到了皇陵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这里本来该有太妃在。

  现在这些太妃,在先前“掉包”整个军队的时候,就被接到了宫里头,像个普通宫人那样老实生活。

  这地方如今除了表面上巍峨的宫殿之外,内里也不剩下什么。

  竺年多少有些奇怪地看着黎公公和宫中许多宫人的绿点,只是现在不是谈心的时候,只能先把要紧的军务商量好。

  等散场的时候,已经夜半。

  黎公公一直在边上伺候着,引着竺年往御书房后面用来小憩的房间去:“来这些日子,我理了些没人要的东西,已经搬到后头屋里了。”

  旧宫无人管束,一些胆大妄为的宫人,联合了外贼,倒卖宫中的东西。起先还只是小偷小摸,等时间一长,发现压根没有人来查,胆子就大了起来。除了一些明显逾制的皇帝皇后用的东西,嫔妃的皇子皇女的东西都有人会出高价买。

  来人也不会说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只说想沾点贵气。

  宫中许多摆设,也成了黑市上的紧俏货。原先只能靠御赐,才能有几件的珍品,如今花钱就能买到。

  黎公公来的时候,整个皇宫都已经几乎被搬空。现在能看着不寒碜,还是他用手段追回了不少的结果。

  但是最珍贵的东西,因为卖不上钱,倒是一直没被动。

  竺年看着小屋里的堆满的书籍,脚步明显加快,上前拿起来前,先掏出帕子来擦了擦手:“这是……”

  黎公公低头说道:“都是陛下和太子们学的东西,还有一些笔记。先前存放不得宜,有些被虫蛀了。现下这些,都是保存还不错的,也有我和几个识字的宫人一起抄的。”

  要说什么是普通读书人和帝王之间的真正区别,其实就是实物操作的那一套。

  流传在外面的那些书籍,讲一些真善美,固然是扬善,但并不能用于真正的实物管理。

  作为一名皇帝,如何统治一个国家,那肯定只有皇帝最清楚。

  皇帝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手把手教导太子的,就给太子请先生来教。让太傅先去学习这些东西,拿来给储君启蒙。

  在现在的制度下,只有极少部分人才有资格翻阅这些材料。

  譬如尉迟兰之所以懂这些,瞧着甚至比竺年还懂,那是因为他的先生就曾经是一位太傅。

  竺年会的那些,几乎全靠竺家自身的积累,以及祖上娶来的宋氏公主自己的本事。但拼凑来的,终归没有太傅这种学习过庞大资料的,来的系统。

  对于一名统治者,什么财富能够比得上这一堆东西呢?

  饶是竺年,这会儿都有些失态,看着黎公公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了。”

  黎公公笑得很和善:“我是官奴隶。祖父被冤,满门抄斩。我因年纪小侥幸不死,也成了太监。”

  竺年以为这是黎公公和姜家有私怨,但看着他的样子,又觉得不太像。

  黎公公借着说道:“这些都是别人说给我听的。我一个当年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哪里记得这些事情?但是因为殿下,我……才能自称是我,而不是奴。”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

  有些贵人看着对奴仆也不苛待,但并没有给予任何的尊重。

  他们始终是和牲口物品一样能够记在账本上的东西,而不是一个人。

  但竺年不一样。

  竺年不仅把他们当人,而且还会为他们考虑。

  当他们常年服侍的贵人们,对于他们年老、衰弱、伤病都视若无睹的时候,只有竺年会提出把他们放归。还不仅仅是简单的放归,而是提供了一整套能够保障他们离开皇宫之后,也能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着的一系列的措施。

  竺年甚至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只是一个姜国皇宫里的外人。

  竺年对这些有些懵懂。在他看来,不过是给这些宫人划了一个相对合适的退休年龄和转业机会,为什么会让他们这样待自己呢?

  眼前这么多的帝王的手记,无论是整理还是抄写,都不是一项小工程。

  甚至于在这么一个被刻意遗忘的宫廷中,要找来这么多的笔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又想到在太后身边服侍的宫人们,多半也都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外面有人送来了热水,黎公公看竺年自己洗漱,并不要人服侍,等看他躺在床上,才吹熄了蜡烛,小声说道:“殿下放心,明早我叫你。”

  “谢谢黎公公。”

  竺年本以为自己这一觉会睡不着。

  陌生的环境,狭小的床铺,白天刚经历的战斗,或许小火星到现在还没有被扑灭,但他这一觉竟然睡得很好。早上黎公公叫他,他还差点滚到地上。

  如果时间允许,他有很多话想和黎公公好好谈谈,但兵贵神速,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只能匆匆下了一系列命令之后,就带兵离开。

  迎接他的,会是姜国旧地这边最难对付的对手——卫侯、尉迟邑、姜扶。

  别管他口头怎么说,这三个人其实一个都不好对付。

  朝堂是朝堂,战场是战场。

  别看朝堂上,他对付这三个人,哪怕是大皇子姜扶,他也没吃过亏,但追根究底,这三个人也并没有伤及根本。

  输,也只是输了面子,并没有伤及里子。

  卫皇后在宫中能够一家独大,卫玉搞了疑似谋反的歪门邪道,最后结果不过是卫国公被贬为卫侯。若不是之后其他势力的围剿,卫皇后都不会被贬为卫妃。

  换做别人谋逆一个试试?

  满门抄斩都是轻的,起码也是夷三族。

  安昌饶边,卫侯还能摆架子做戏,必然是有倚仗。老头子算准了姜卓拿他没办法,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彻底和他撕破脸。

  朝臣们虽然觉得他多少有些不识好歹,但也默认了他死了儿子和女儿,出口气也是正常的。

  所以,大皇子给他守边,皇帝出钱出人给他修墙。

  舆图上,卫州并不算是最大的一个,但是紧邻卫州的许多州郡,都是卫州的势力范围。

  别看卫侯在京城里似乎只有一儿一女,孙子孙女也不多,但在卫州,单是卫姓族人就有数十万之众。要是算上各种姻亲等等,那瞬间就能拉起一支百万人的大军,完全不带开玩笑的。

  想想茅家都能有几十万的精兵强将,卫家固然在伐月的时候损失了一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他们还没瘦死呢。

  当年姜卓亲自在卫家抄出来的财富算得了什么,那不过是一个新搬入没两年的国公府,是比得上上都的国公府,还是比得上卫州族地的底蕴?

  竺年一路走,一路补充完善舆图,在一处城镇迎来了另一位老熟人。

  “东家可算是来了。”蓄须之后年纪瞧着猛长了一截的中年人,是东风号当初在京县的账房先生,确切的说应该叫东风号集团公司财务总监。

  竺年看他上了马车,还愣了一下:“你怎么是个络腮胡?”

  大胡子,加上也不知道是练出来还是吃出来的还是装出来的魁梧身材,要不是声音熟悉,竺年差点还认不出来。

  账房先生大笑两声,眼角显出深深的鱼尾纹:“东家,时间紧张,我还是长话短说。”

  竺年比划了一个请的姿势,把面前桌上的无关的东西清理了放到一边。

  账房先生把自己随身带的东西放到他面前:“这是各地城防,一些重要的人家,兄弟们扎营的地方……”

  东风号人多混杂。

  竺年成立东风号的目的,就是让东风号给自己的人员和物资调动打掩护的。赚钱只是顺带。

  这种动作短时间内能够瞒过一些人,但在账房先生这种本身比较敏锐,对整个东风号的运作参与很深的人眼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蛛丝马迹。

  大月灭国之后,他找了机会开拓姜国的市场,如今在姜国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

  竺年在军队经过下一个镇的东风号的时候,找了个地方把他放下:“待到明年春天,就能回家了。”

  账房先生等军队重新开拔走远到只剩下一个影子了,才跪下磕了个头。

  来接他的伙计不解:“您怎么不给东家磕头?”这会儿磕头,东家又不知道。

  账房先生站起来,对着军队离开的方向站了一会儿:“东家不喜欢别人磕头。但是人啊,要知道感恩。我知道是谁,救了我,救了我全家,还给了我们全家这么好的生活。”

  伙计不解:“东家救的人那么多……”

  账房先生认真看了他一眼:“我知道,你肯定想,东家有钱有势,对我们来说救了全家性命的大事,与他不过是抬抬手的小事。但我们能够报答他的,也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肩不能抗挑手不能挑,看到一个贪官污吏都得点头哈腰,除了这些,也不能做别的了。”

  伙计沉默了一会儿,等账房先生转回到东风号去,才小声说道:“先生,您昨天刚打断了一个人的腿。”

  账房先生不以为然:“那是他活该!恶霸想强占他人房产,还有理了?只断了一条腿是他走运,没给他两条腿都给打断咯!”

  伙计又说:“您还把县太爷的小舅子也给打了。我来就是想说,那贪官污吏的县太爷在咱们店里面等着给您赔礼道歉,带着他家小舅子一起。”

  所以,这算什么上不了战场的文弱书生?

  难不成现在当文弱书生的要求这么高了?

  先生还说自己是个读书人,难不成文弱是这么解的吗?

  文弱的账房先生就说道:“那来得正巧。县太爷和他小舅子都不用回去了,叫上弟兄们把兵甲穿起来,把县城接管了再说。”

  在到达卫州之前,竺年一路都没有遇到抵抗。

  无论是大城还是小镇,见到军队都是直接望风而降,还乖乖交出了官印等物,不少直接带着家眷连夜走人,一副躲灾的样子。

  一名小州的州同说道:“下官等人就算想抵抗,又拿什么去抵抗?伐月才不过四载,男人都死光了,生孩子的都没人了。城里老的老,小的都没几个。库房里像样的兵器都没几把。拿什么去守城?听闻殿下仁善,与百姓秋毫无犯,下官自然不想做这个恶人。”

  竺年检查了州府的情况,发现确实和州同说的一样。

  他留下早就准备好的人来接管这个州府,继续带着军队往西。

  冬季寒冷,虽然今年降雪较往年少,但年底了,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减少了外出。别说在外面大道上行走的商人,就是城里头行走的货郎都少。

  能够看到最多的,还是一些卖炭卖柴的樵夫之类。

  他们是手停口停,要是哪天没有卖出足够的柴火,这一天的饭食就不知道在哪里。一年到头也不见有休息的时候。

  他们看到了大队的军队,也不敢声张。

  他们也认不出军队是谁家的,看军队安静规矩并不扰民,有人就大着胆子上前,还真把柴火卖出去了。

  看着人家给的厚道的柴火钱,其他人也纷纷上前试探。

  军队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日常柴火和米粮都不是个小数目,确实需要沿途补充。

  等军队给钱厚道的消息传播开来,就有人沿途做生意。东西不算多,但好歹是个补充,还不需要消耗他们自己的辎重。

  竺年手下的后勤部队向来精锐,处理这些事情格外擅长。加上银鱼这会儿没事干,一些个学方言贼快的混在后勤部队中,休息的时候就和老乡们拉家常,不仅得到了军队需要的补给,而且还知道了不少情报。

  姜国幅员辽阔。越是往西,整体就越富庶。

  城高池深。

  但城外,甚至是城内,百姓们的房屋也还是以土坯房为主。不说什么水泥混凝土的,就是砖瓦房也很少见。

  在北地,哪怕是山村里,多少也有个一两家的砖瓦房。这边明明有大片的农田草场,却连一间像样的屋子都很难见到。

  竺年突然想到姜卓。

  一个皇帝,身上竟然趴附着如此多的吸血虫,百姓们被他们吸干了,皇帝也要被吸干了。

  卫家控制的地盘,差不多是整个姜国国土的五分之一,还是最富庶的那一部分。

  这些虫豸……

  竺年仰头看着前面明显比路过的更加高大的城池:“我也算是为父皇分忧了。”

  作者有话要说:  账房先生( ̄ω ̄):那我肯定是文弱的。

  账房先生( ̄ω ̄):我读书很好的,当年我先生都夸我的。

  账房先生( ̄ω ̄):要不是家道中落,我现在必定是个大官,学富五车的那种!

  伙计(。?ω?) :静静看着地上躺着的五个兵哥不说话。

  账房先生 (`д′):那是他们太脆,我是真文弱!

  账房先生 (`д′):不信,我再打五个给你康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