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上古>第253章 122、舜 让 善 卷
  “在下善卷,虐鬼儿,咱们又见面了。”善卷大袖飘飘,拄着一只登山杖,欣然而至,“没想到两个甲子都过去了,你的小儿脾性还是没有改变!”

  “你,你…你怎么还活着?”成驹是认识善卷的。当年善卷就曾经尾随他四处消除疟疾,两人也曾发生过龃龉和冲突。成驹最怕被人认出本来面目,对那个虐鬼儿的称呼更是忌讳得很。此时他见故人善卷突然冒了出来,竟然一时慌了神,连说话都语无伦次了。

  “天不老地不荒,我为什么要早早的去死呢?”善卷说,“听说你弃恶从善了,善卷心下好一阵高兴;今天怎么老毛病又犯了?你在北方已经口碑不佳,还要把坏名声张扬到南国来吗?你就不想照顾一下你老子颛顼大帝的面子吗?”

  “阁下说的对,在下早就革除旧习了。”成驹说,“只是夷诺不尊盟主号令,欲私通敌国,本军师不得已教训他一下。待他知错后我会立即消除疟疾病毒,不会危害众生的。”

  “好,好,你有心向善就好,颛顼大帝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善卷说,“你这次施法也没有必要了,请回吧!”

  “夷诺还没认错,我怎能就走?”成驹不甘罢休,说道。

  “他不去通敌不就得了,还认什么错?”善卷说,“本人不是三苗治下之民,替他走一趟好了,也免得惹你旧病复发,丢尽东夷族的人。”

  “善卷!你以为本军师管不着你吗?你以为我还是原来那个虐鬼儿吗?”成驹把脸一抹,忽然改变了腔调,厉声吼道,“逆我者死,顺我者昌,你看我是谁!”他身体一晃,变为一只巨型怪兽,其状如虎而犬毛,人面虎足,猪嘴獠牙,尾长一丈八尺,张牙舞爪向善卷扑来!

  “梼杌?(3)好稀罕的恶兽!”善卷冷笑道。他不避不让,大袖一甩,手中登山杖飞出,忽地化作一条蟒蛇,身长百尺,头大如车轮,蛇信子早已“哧溜哧溜”地探了过来!

  梼杌怕它放毒,不敢口对口地撕咬,于是迅速掉转身体,挥动荆棘般的尾巴扫向蛇头。那蟒蛇浑身上下只有眼睛是薄弱部位,急忙俯首闭目躲避。梼杌趁机翻身跃起,落在蟒蛇背上,狠狠地一口咬下。但它立即感到了自己的鲁莽。原来,这条蟒蛇是经过全副武装的,鳞甲层层叠叠,坚如岩石;梼杌的獠牙刺进后,犹如卡在岩缝里一般,进不去,出不来。它一时犯了大难:用力拔出来吧,怕拔掉了獠牙,从此就失去了最有威力的武器;呆下去吧,战局肯定对自己不利。…梼杌犹豫不决,只好用虎爪胡乱地划拉,希望挠下一片蛇鳞来,解救獠牙。此时,蟒蛇抓住战机实施祖传绝技,尾巴当即卷将过来,把梼杌一圈一圈地缠住。到了这个地步,它就是想舍掉獠牙,也脱不得身了。

  蟒蛇喜得美餐,张开嘴巴一口咬住梼杌的脑袋,欲饱餐一顿。但它立即感到有点不对劲:怀中那只活蹦乱跳的猎物,顷刻间变成了一段又粗又硬的木头!

  “南方也有人把截成段的木头叫做梼杌。你能变成作为猛兽的梼杌,也能变成作为木头的梼杌,能攻能守,也算是学到了点真本事。算了,咱们走吧!”善卷边说边将手一摆,蟒蛇放开木桩子,重又变为登山杖回到善卷手中。

  木头倒地,忽地变做一匹白马驹,闪电一般逃走。

  “啊,你还能变成白马逃跑?”善卷惊讶地说,对成驹不禁刮目相看。

  成驹最担心三苗各国与中原朝廷议和,如此一来,不少部族就有可能归附朝廷,他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他希望大禹尽快攻城,只要战端一开,各国都不会马上跑去议和,而是会坐观战局发展,依据双方成败再做下一步的打算。成驹还发现,夏家军虽然打造了一些战船,但并没有准备多少攻城器械;烈山邑城坚粮足,守备森严,只要能坚持上一个月,大禹的供应便无力支撑,会自动撤兵。成驹和江上鳄商议,派人送信给百里之外的飞叉三郎,请他率一支精锐人马潜入敌后,袭击夏家军粮道,促其退兵。只要大禹攻城失败而返,三苗人便会信心大增,一个抗敌联盟就容易形成了。计议一定,成驹和江上鳄率兵登上城楼,高声叫骂:“夏家兵,好无能,耀武扬威不攻城!”

  大禹给三苗的限期已到,仍然不见有人来降。而此时烈山邑城墙上却忽然旌旗招展,叫骂声阵阵传来。他勃然大怒,下令擂起战鼓,吹响号角,战船一字摆开,准备发起攻击。这时,伯益带领几名随从如飞而来,高声叫道:“司空大人,请不要进军!”然后滚鞍下马,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帝舜进入三苗地界了。”

  “什么?帝舜此时去巡狩三苗啦?”大禹吃惊地问。

  “是,”伯益说,“陛下只带了两个随从。”

  大禹立即下令停止鼓角演奏、将士下船待命,牵着伯益的手进入军帐叙话。

  “在我即将进军之际,帝舜却去巡狩三苗,这不是*我撤兵吗?”大禹颇有怨气地说,“出兵三苗,可是陛下批准了的啊!”因为伯益协助大禹治水,两人关系密切,他才敢如此说话。

  “是的,那是在你的催促下帝舜的违心之举。”伯益说,“其实他一直坚持实行德政,不希望诉诸武力。当听说你按兵三十日不动、耐心等待三苗来投时,陛下非常欣慰,说:‘伯禹,仁人也’。但随着期限日近,他日夜焦虑,最后毅然决定亲赴三苗,以期说服他们前来朝贡,避免刀光之灾。”

  “你认为三苗是可以说服的吗?”大禹问。

  “很难,但帝舜是坚信的。”伯益说,“他以继承帝尧的事业为己任,以德政和谐万国,是他的理念和梦想。”

  “要知道,尧、舜也曾率兵讨伐过三苗。”大禹说。

  “那是由于三苗先举兵,且尧、舜出征得到了诸侯们的拥护。”大禹讨伐三苗虽然打着朝廷的旗号,但诸侯们都没有表态支持和声援,只是夏家军单干;对此伯益没有进一步挑明,而是话题一转说道,“也许是帝舜总结了以前的教训,发现武力惩戒并不能征服人心,才更加坚定了以德服四夷决心的。他曾经以至诚至孝感动了冥顽的父亲瞽叟,也会有信心感动三苗的。”

  “对满足于温饱、以安居乐业为念的黎民百姓来说,施之以恩惠,化之以德教,即可归心朝廷;而对那些愚顽不轨、野心勃勃之徒来说,德教无异于对牛弹琴。”大禹侃侃而谈,“而今,各路诸侯、四夷部族,哪个不在聚敛财富、寻机扩展势力?如今的天子已经不能像前辈一样,安然于一个万国盟主的角色了;但若要天下政令一统,万国来朝,就必须威加四海,恩威并重,方能奏效。”

  “但帝舜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德可以感动苍天,有德,远近的人都会来归顺。”伯益推心置腹地说,“我随您治水多年,把您视为兄长,恕我直言相告:虞舜是当今天子,而您是他的大臣;当您的见解与他相左时,必须服从他的意志,这才是为臣之道。治水成功以后,您已经有了功高震主之嫌,今后行事要谨慎些才是。满招损,谦受益,此乃天道,我希望兄长要像帝舜侍奉帝尧那样虔诚,请您三思啊!”

  听了伯益一番言语,大禹幡然省悟,抱拳谢道:“你说的很对,令我醍醐灌顶,获益匪浅,多谢多谢!”

  大禹来到阵前,见城上仍在叫骂,御龙鞭一指,蜚廉、大章和竖亥三支投枪齐出,直奔城楼,只听“咔嚓”一声响,江上鳄帅旗旗杆拦腰折断,左右女墙崩塌。城上将士吃那一惊,非同小可,一个个趴在在女墙后面打哆嗦。紧接着,羽箭如风暴一般袭来,满城旌旗纷纷落地。

  大禹声若洪钟,喊道:“城上诸公听着:大禹破城易如反掌,只因主上有好生之德,不忍见刀光之灾,命我一再延缓惩戒之期。但忍耐有度,宽容有限,若冥顽不悟,下次定不饶恕!”说罢,他立即传令全军放下刀、枪、斧、钺等兵器,人人手持盾牌和羽毛,在阵前舞蹈一番,借以向三苗表示和平罢战,然后班师回朝。

  舜帝只带了朱虎、熊罴两人进入三苗。帝舜的坐骑是一匹黑色的良驹,可日行千里;朱虎、熊罴一个马前,一个马后,虽已年过六旬,奔跑起来仍不减当年。

  注(1)《韩非子•说疑》:“昔者有扈氏有失度,讙兜氏有孤男,三苗有成驹,桀有侯,纣有崇侯虎,晋有优施,此六人者,亡国之臣也。”

  (2)《尚书•益稷》:“苗顽弗即工。”(作者按:工与贡古通,即三苗之民不给舜禹进贡。)

  (3)《左传•文公十八》:“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语,天下之民,谓之梼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