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重生80-阿巴的野望>第51章 进城的希望
  上辈子,哑巴从小到大,几乎没吃过老妈做的饭,几乎没穿过老妈洗的衣服,都是老爸干,煮饭做饭洗衣收拾屋伺弄孩子,一干一辈子。

  是真的一辈子,八十了老爸还结结实实,天天吹着口哨给老妈做饭洗衣服敲腿呢。

  老妈年轻的时候帮人做衣服,做呢料,织补勾绣都行,后来政策允许了开始做生意,起早贪黑的干,也是一辈子。

  家是两个人的,孩子是债,吃足拿够了就要飞走。

  两个人互相依靠,互相体贴,互相陪伴,这就是一辈子,就是人生。能一起慢慢老去就是圆满的人生,就是幸福。

  哑巴有幸,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老三和媳妇的一生。

  从他们二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他回来的时候老两口还健在,还开着小店自给自足,养了一屋子猫狗,天天吵吵闹闹的。

  是的,哑巴登上重生列车的时候,自己都六十多了,他的大丫头已经四十不惑,外孙女正上高中。

  这会儿他听着老三的念叨,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有一种相当特别的感触。

  “能干就多干点,两口子没有谁吃亏不吃亏,高高兴兴的把日子过好,能相互理解才是真格的,那才叫真能耐,那才叫真爷们。”

  老三兴许是看到最担心的弟弟有了着落,心情有点激动,啰里啰嗦的和哑巴说着他的人生经验,想让哑巴明白什么才是两口子,什么才是过日子。

  他希望他们好,希望他们能把日子过好,和和美美的走下去。

  他在城里,信息比农村通畅,知道了解的东西比农村多,知道这个世道要变了,或者说正在变化当中,将来会更好。

  “别在意成分不成分的,咱家还是地主呢,又怎么了?现在已经开始不讲究这个了,地主资本家和贫农都一样,慢慢就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城里已经允许个人做买卖了,允许私人挣钱,农村马上也得变,也会自由起来,好起来,会越来越好。

  等再稳一稳,我感觉会更放松,到时候你们要是不想在农村待了,可以进城当个体户,开个小卖店什么的。”

  “老六。”李侠站在外屋冲哑巴招了招手,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

  啊?哑巴起来走到外屋。

  李侠小声对哑巴说:“三哥来了,我怕我弄不好,要是弄不好了怎么办?再说也不能光吃土豆丝啊,要不你杀只鸡吧?”

  “杀什么鸡杀鸡,”没等哑巴反应,老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鸡留着下蛋,我又不缺那一口,原来弄什么就弄什么,让老六弄。”

  李侠吐了吐舌头,悄悄往屋里瞄了一眼,感觉这三哥是真不错,真好。

  哑巴笑着在李侠头上搓了搓,接过她手里的铲子,比划让她去拿肉,切点肉再炒点咸菜。自己又去削了两个土豆,快速的切成丝。原来弄的少了。

  哑巴这边加火炒菜,老三在屋里看了一圈儿,也出来站在那看哑巴忙活,脸上带着消不掉的笑容和欣慰。

  李侠就有些不好意思,有点小紧张,有点羞恼自己为什么不学学做菜,结果在三哥面前好丢脸。这年头女人不会做饭自己都臊的慌。

  老三那边看着哑巴炒菜,是越看越满意。当然满意,那套路至少有五成就是和他学的。厨艺启蒙老师。后来青出于蓝了。

  就炒一个土豆丝,肉丁炒了点咸菜,没用多少时间。加上腐乳,三个人坐下吃饭。

  老三吃饭很快,早年在部队养成的习惯,而且讲究吃不言。他规矩有点多,连拿筷子的姿势都要管,哑巴当年可没少挨训。

  其实讲究多点还是有好处的,后来这些讲究就都没有了,人们也没了约束和底线。讲究,其实就是教养。

  吃了饭,喝了点水,老三就起来告辞,让小两口休息。

  李侠想留客,哑巴笑着摇手表示不用,把老三送了出去。

  “明天清明,你们要上山吧?”来到院子门口,老三问了一句。

  哑巴点了点头。

  老三叹了口气:“我赶不上,明早火车就得回去,你替我烧几张纸吧,也别和老二老四说我回来了,省着麻烦。”

  哑巴又点点头,他本来就想的到。老三那边是工厂,他又是检修工段长,假不是那么好请的,能特意跑过来一趟就挺不容易了。

  老三这是赶着最晚一趟车过来,明天一早就要赶回去,这样人累点,但不耽误工作。

  刚才他到的时间,就是下了火车直接来了,而早起的火车是五点半的,四点过就要动身,要翻两座山过去到火车站。

  老三没让哑巴出院,交代了几句就走了,哑巴就站在院子门口看着老三慢慢走远。

  李侠看三哥走了,从屋里出来走到哑巴身边,和他一起往西边瞅:“为什么不留三哥在这住啊?他有住的地方么?”

  哑巴点了点头,伸手关好院子门,把铁丝挂紧,又去看了看鸡舍,也关好门用铁丝挂紧,没搭理听到动静开始哼哼的猪,回了屋里。

  “三哥住在哪?二哥家?还是四哥家?”李侠就跟在哑巴后面粘乎,显得很活泼。主要是开心,心情好。

  “感觉三哥像你爸爸一样,二哥和四哥就没这种感觉。我不太喜欢他们,尤其是你二哥。”

  哑巴就带着笑听李侠自己在那不停的念叨,洗碗刷锅,把锅里添上水,灶里添上柴,洗手,打了水端到屋里。

  李侠都习惯了,坐到炕沿上脱鞋袜,洗脚。“你笑个屁啊笑,有没有听我说话呀?”

  哑巴点点头,拿过笔记本:三哥的岳父母就在南沟,老两口自己过,三哥肯定要去看一眼,明天一早四点多他就要赶火车。

  “哦,三嫂家也是咱们堡的呀?都没听你说。那明天三哥不上山?”

  ‘他来不及,要赶回去上班。假不好请。家里还仨孩子呢,三嫂一个人顾不过来。明天不要说三哥回来了。’

  “哦,好。三嫂上不上班?我好想见见她,三嫂肯定是个大美女,是不是?三哥长的比你还好看。”

  哑巴笑起来,点点头:原来三嫂可是有名的好看,那会儿打她主意的人不少,包括钟老四。

  “那是什么时候?”李侠来了兴趣儿。

  哑巴想了想:六几年,六八年前后吧,然后我三嫂就去三哥部队上了。

  三嫂不在厂里上班,她是农业户,开始在街道待过,也进过大集体,盖楼。现在是个体户。

  “个体户是什么?”李侠没听过这个词。

  ‘就是允许私人做生意,国家给发营业许可证,叫个体户。三嫂现在卖冰棍。’其实老三没说这事儿,但是哑巴知道。

  要不然老三也不会这么急着回去,三嫂一出摊子,家里孩子就没人管了。他家老三才四岁。

  “卖冰棍啊。”李侠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

  堡里夏天也会来卖冰棍的,但是不经常。一辆大解放,会停在大柳树那,三分钱一根。

  堡子里能舍得买的人家不多,也都是咬牙给孩子搞一根,孩子多的就只能俩人一根,分着吃。

  这会儿的冰棍是真的冰棍,就是一块冰里面插了一根竹棍。

  因为含糖,冰融化的很快,小孩子又舍不得大口吃,都是吸舔,结果就是弄的到处都是,或者化着化着就掉了,再挨一顿骂。

  这年头东西掉地上了捡起来接着吃是相当平常的事儿,城里人也一样,大人孩子都这样。

  哑巴听说有些地方冰棍是二分,但是他没见过。这边从他记事就是三分,然后85年涨到五分。

  那时候就有雪糕了,卖三毛五毛,一般是夏天卖冰棍,冬天卖雪糕。

  哑巴拿过毛巾,把李侠白净净嫩生生的小脚丫子拿过来擦,她的脚能透过表皮看到一根一根的血管。

  李侠也知道哑巴喜欢自己的脚丫,等他擦完了,就把脚丫伸到哑巴脸上去蹭,感受他用胡茬磨来磨去的那种感觉。

  哑巴也洗了脚,趿拉着拖鞋出去把水泼了,再看看灶坑的火,把两道门插紧回来上炕。

  李侠已经钻到了自己的被窝里,看他进来就问:“明天早上你不用去送送三哥吗?”

  哑巴摇摇头,钻进被窝,拿过笔记本写:三哥说,以后会变,会自由,让咱们到时候进城去,做个体户。

  “能行吗?”李侠翻身坐了起来。回城,是她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哪怕城里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美好的记忆。

  哑巴看着李侠胸前的巍巍颤抖,咽了口唾沫,比划:躺下,冷。

  李侠哦了一声,乖乖的躺下盖好:“真能行吗?咱们进城。”

  哑巴点了点头:要等一等,手里要有点钱,看看形势。估计应该用不了多久。

  这会儿,市里其实就有很多外来户了,还有很多巴蜀和中原人在这边,捡破烂,弹棉花,做鞋,做木匠活,不声不响偷偷的发着财。

  在本地人眼里,他们穷,破烂,脏,个子小小的。

  但哑巴知道,他们可是比工人要富得多了,只是干的是工人看不上的事儿,生活习惯上差异也比较大。

  再一个就是居住条件的问题,他们背井离乡无亲无故,又没有户口,虽然有钱,但生活上的质量能高到哪去?

  他们吃的都是比粮店贵五六七八倍的议价粮油,自然得想着办法节省。

  但实打实的,这些人吃够了苦,也发到了财,数年以后都是个顶个的富翁,鲜衣怒马回家乡。

  这个年代,人们都习惯了议论蛇口,再过几年议论松江,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注意力放在南方,有意无意的忽略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