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重生80-阿巴的野望>第552章 项目,规划,资金
  老六和陈老板就东魁公司现在的几个项目,几个工厂聊了一会儿。

  这个就不是申城的问题了,而是陈老板代表他背后的大大老板在了解情况,老六也是心知肚明,有问必答。这种时候要的是双方有效沟通,尽量让彼此理解透彻。

  “宽城的工业园主要就是汽车相关的工业,整车设计,技术的研发还有零部件方面的积累等等,汽车是一个综合工程,是方方面面的工业技术的集合,不能依靠国外。

  我那个服装厂其实就是凑数的,主要是为了统一工作服,吸收一些待业人员,现在国内这个情况,待业的问题还要大住房,总得有个办法。”

  “蛇口这边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在我心里其实比宽城还简单,宽城需要技术,需要积累,需要研发,蛇口这边其实只需要投钱,修桥铺路建公园搞市政配套。

  资金我还是有一些的,把这里搞起来问题不大,主要还是依靠招商,把港岛濠镜的工厂吸引过来,这个工作我已经在做准备了,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

  这边的主要问题其实就是三点,第一,商业银行的成立,第二,政策和政策的持续性,第三,自主性。也可以理解为经营主体的稳定。

  我有点担心我搞起来以后,会有人打这里的主意。我说句实话,我不怕,也不会妥协,大不了我不干了完事,这点钱还绑不住我。”

  “我希望我办学的事情能尽快落实,学校和其他行业不同,耽误几天一个学期就浪费了,我替山里的那些孩子着急。

  其实民资办学这事儿在全世界都是正常现像,需要做的不是拒绝,而是监管和相关的法律条文的成熟。我感觉咱们在法律方面基本上是空白,缺了太多的东西。”

  “成立商业银行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虽然我不喜欢金融那一套东西,但是它确实不可或缺,只是在成立之前,最好先出台相关的法律配套,先把监管这一块建起来。”

  “我给辽东省提了个整合迁移工业区的建议,真心希望你们能认真的考虑一下,现在什么都来得及,是我们主动改变还是等着市场来改变我们,结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主权是解决工业企业市场化唯一的途径,甚至说,包括商业甚至农业在内,都是一样,凡是涉及到生产销售的,都需要符合市场的规律,现在的模式太沉重了,进入市场只能沉没。”

  “不管怎么改革,其实都是层面上的东西,根子不能动,就比如物价,物价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大事,可不能听什么所谓的先进,得考虑实情。”

  “你在这一块也有想法?”

  “我的公司在港岛,现在在美国和英国都有分公司,包括日本和欧州的主要国家也在发展中,我得到消息和了解的东西比国内多,也比国内快,很多事是不由自主的去思考。”

  老六拿出昨晚写的厚厚的一叠稿纸,整理了一下摆到陈老板面前:“这是我昨天晚上写的一些东西,一些观点和分析,有点长,陈老板你看一下就明白了。”

  “嚯,这可是没少写。”陈老板愣了一下笑起来,用手拍了拍:“看来你是真的用心了。行,我先看看,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我会转交上去。”

  “这东西,”老六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最好控制一下范围,现在来说还是挺敏感的。而且我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我,对我在外面做的事情不利。”

  陈老板明白老六的意思,点头表示没问题。

  其实在这方面不用老六说,上面向来是非常注意的,真正的在为国家做事的人往往都是名不见传,传的轰轰烈烈的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闷头偷偷的搞事情,然后突然的惊艳所有国。

  把这些题外话说完,老六也交了稿子,话题又回到了申城的几个项目身上。

  “不管干什么,怎么干,都不能等,越等越麻烦,问题会不断的增加,人员等等也会越来越复杂。我做事就是干一点是一点,总归是离终点又近了一步。”

  “你的意思还是坚持要把土地整理出来,是吧?迁移工厂和居民,把土地腾让出来。”

  “是,同时也可以规划道路等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等到后面一下子一起上,这么一件一件做其实反而更轻松,也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下一步。”

  老六看了看沉思的陈老板,往前俯了俯身体:“而且,这样可以保证规划可以持续。我们现在手里拿着的是一张白纸,画上轮廓,把基础一样一样慢慢弄上去。”

  陈老板看了看老六,虽然还是那个样子,但是老六从他眼睛里明显看到了一束光。老头动心了。

  “这是你的想法,你觉得,两个工业区一个金融区,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多少问题?”

  “陈老板,这是城市发展规划,是纲要。”老六敲了敲桌子:“推进和发展是持续的,是不可能有期限的。”br>
  陈老板的眼睛更亮了。

  纲要是什么?那就是总则,只要这个定下来,那不管多少年多少后来人,就只能是在这个圈圈里面鼓捣。

  那就是不管多少年以后,只要提到申城的城市发展,就得把陈老板拿出来歌颂一下。这就是名垂青史了。

  “你有详细的东西么?”

  事实上,这会儿申城已经组织了相关人手,正在筹备研究申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也请了不少国际上的专家学者来探讨。世界银行就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就是效率上有点慢,一直到八二年才拿出一份规划纲要,开始进一步组织编制方案,广泛地向群众公开听取意见,甚至是外宾的意见。

  这就有点搞笑了,也难怪磨磨蹭蹭的拿不出实际东西。一个大型城市的规划,还要听普通群众和外国人的意见。呵呵。果然是跨时代的。

  然后就是不断的审议,商讨,修改,审议,修改……持之以恒的坚到了八七年,才挖下了第一锹土,那时候工厂已经开始倒闭,城市里到处都是污水,老百姓已经开始撂着睡觉了。

  轰轰烈烈的建设终于开始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一天一个样儿……工厂还是在不断的倒闭,住房还是那么拥挤,或者说更加拥挤,城市的变化和底层人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八年,在地产商的推动下,棚户区才迎来了变迁……迁到哪里怎么迁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不过,总之来说,这是好事。

  黄浦江水浪打浪,一片新城换旧人。

  “详细的东西……”老六迟疑了一下,看了看陈老板:“可以有,不过,这就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了,而且需要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

  “不是要你搞建设图纸,”陈老板拿起稿纸在老六头上拍了一下:“那些活有人做。我说的是规划的详细方案,是计划。”

  “那也要花钱哪,这又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总要搞个团队。”老六笑呵呵的也没躲。

  他是顾问,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是工作,具体到制作和完善,那就不可能是他的工作范围了,更不可能免费提供,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实际问题。

  一座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就算在八零年这会儿,哪怕是友情价,那也是几百万打底的综合性工程,上不封顶。九零年以后,这边的规划费用大概是十一万每平方公里。

  浦东规划的时候,只是请专家来考察分析,招待费用就花了三百多万。这是实际问题。

  陈老板考虑了一会儿,说:“放手去做吧,只要通过审议,一切按照规则来办。我让设计院那边配合你。”

  老六点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事儿不怕赖账,也赖不过去,有陈老板这句话就行。

  陈老板也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没钱哪,哪里都要花钱,这里几千万,那里几千万,一年十几个亿连个水花都见不着,老百姓还要骂,骂我们什么也不干。”

  这个是事实。这两年确实比较难,到处都缺钱,外汇又是赤字,更加剧了这种情况,产生了连锁反应。

  小地方的感觉还不是那么明显,像申城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反应就特别激烈了,做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那种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主要还是人口太多,太密集了,八零年的一千多万人口,和二十年后的千万人口完全是两个概念。

  “等我从香港回来,看看能不能给你出几个主意,我得好好想想。”

  “什么主意?弄钱的主意?要不你借我点?我听小吴说你手里有不少闲钱,借来用用嘛。”

  “我那点钱好干什么的,”老六笑起来:“再说这事儿也不是你想借就能借的吧?我是没什么问题的,反正投到哪都是投,只要有钱赚我都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