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重生80-阿巴的野望>第524章 申城的冬天
  申城也是有冬天的。

  话说国内冬天的两大片区,大河以北的物理攻击区,大河以南的魔法攻击区。而在魔法攻击区中,以申城为首的东南地片属于高法地区,尤其的冷。br>
  老六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了来自本地冬魔的深深恶意。透心凉,心飞扬。

  根本就不讲道理,更不讲武德,一出舱门就被包围了,湿冷的感觉是从内部开始爆发的,好像一下子就浸到了皮肤里,从四面八方钻了进来。

  南北方最大的差异其实是不是饮食,而是衣服。

  北方的冬衣以防风为主,兼具保暖的功能,而南方的冬衣根本不考虑风的问题。这么说吧,南方的冬衣到了关外,那感觉就和啥也没穿似的。

  而北方的冬衣穿到南方,就会感觉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剩下了厚重。这里的那种冷是无处不在的,和风没有任何关系。

  小于他们三个都裹紧了衣服,只有老赵以前就来过申城,知道这边的情况,没有什么表示。

  申城正在下雨。不是那种哗哗哗的雨,就是感觉在下,也确实在下,但抬头去找却没有雨的影子,冰冷的星星点点落在脸上身上,也不知道是雨里夹着雪,还是雪里带着雨。

  其实气温并没有多低,也就是零下五六度,让人感觉冷的是潮湿,那种无处不在的阴冷。

  “张先生,这里这里。”来机场接人的银行职工摇晃着手里的硬纸板。

  这会儿接机是最轻松的差事了,人少,飞机也少,一架飞机也就是十来个人,机场出入特别方便,机场外面也没有密密麻麻的人群商铺,一切都简简单单。

  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一侧,几个人上了车,顺着弯弯曲曲的林荫路往市内走。

  这会儿的机场还是个大平房,机场外面还没有密密麻麻的房子和车水马龙的街道,还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大片大片的树木,这里几处人家,那里几处人家,零零散散的。

  田野、农舍,小河蜿蜒,一派田园风光,远处耸立着几根高大的烟囱。这会儿虹桥附近还是老旧的工业区,有二十六家工厂。

  汽车很快进入了城区,这会儿的马路都不宽,树木很多,两侧人行路自行车路泾渭分明,叮叮当当的车铃声不绝于耳,给这阴霾压抑的城市添上了几许生动。

  老六中间让老赵下车,在路边摊上买了些生煎,大家直接去了银行。

  曹彼得经理把老六带进了为他准备的办公室,又亲自去泡茶。老六给他介绍了一下老赵四个,让他安排人去酒店定房间。

  “先说说我的房子吧。”老六脱下大衣挂到衣帽架上,整理了一下领口。

  银行里有壁炉和水汀(烧水的大炉子),房间里有老式的暖气通道,很暖和,也不那么潮湿。但也只有这些老洋楼才有这样的配置,新建的楼房和居民家里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会儿申城人冬天取暖靠的是蜂窝煤炉子,汤婆子,条件好的有暖炉,条件不好的有热水袋,或者盐水瓶。就是医院吊盐水的玻璃瓶子。

  街坊里都有热水锅炉,这边叫水老虎,老虎灶,是供应居民热水的地方,本地人管打热水叫泡热水,泡一暖瓶热水一分钱,铜吊(烧水壶)要三分。

  除了这些以外,就只有一身正气了,大正午的时候搬个小凳子到院里路边晒暖阳。

  接过老六递过来的烟,曹彼得掏出打火机探着身子帮老六点火:“几间房子的围墙都已经砌好了,正在搞大门,这事儿我亲自盯着的。”

  老六走的时候,把买下来的老房子这边都委托给了曹彼得。

  虽然吴秘书那边也有相应安排,但毕竟人家是市府大秘,平时工作很多的,很忙,不可能做到很细致,而这正是老六关心的地方。

  老六可不想在多少年以后,因为几棵树半米墙和别人去打官司。

  四处宅子都仔细的确认了范围,清清楚楚的写在文件里并附上详图,然后用围墙和外面完全隔离开,只留下进出大门和应急通道,自成一统。

  所以这个院墙的砌造就不能糊弄,必须是扎扎实实的施工,起码要搞个五十年工程,还要有设计,有工艺,既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耐用。

  这事儿只能交给曹彼得同志。当然,这是私人委托,哪怕老六现在名义上是曹彼得的直系上司,那也得公私分明,该付的钱还得付。

  老外可不和你讲感情,更不会因为你是上司就各种放弃底线的巴结。讨好是有的,但是钱也是不能少的。其实这样反而更好,更安心。

  除了院墙的设计和修砌,房屋所属范围内的树木草坪也需要打理,房子需要仔细的检测查验,该修葺的修,该更换的换,该整改的改,这都是需要有人盯着的。

  “徐先生和太太已经去了美国,按照张先生你的意思,在那边给他们置了屋业,已经安排妥当了,”曹彼得汇报了一下情况。

  “这边的交接我也一直在跟踪,对房屋设施做了检测,对所属的地面做了打理,涉及的相关单位也都通过吴秘书做了协调,有了清晰的判定。”

  “那边原子笔厂搬了?”

  外滩这边这次一共是拿了四栋老楼,美孚大楼,公和洋行,包括三十三号英领馆这边都比较简单,都是单位使用,搬出去就行了,也没多少东西。

  最复杂的就是太古洋行总部这边,圆珠笔厂。

  厂子的搬迁就没那么简单,人员设备原料产品的,具体的搬迁和老六这边无关,市里有安排,但是也得盯着。那栋楼已经被圆珠笔厂祸害的够呛了,老六就怕他们在搬迁过程中继续破坏。

  这还真不是杞人忧天,这年头就是这么个样子,粗暴不讲道理,然后还啥也不懂蛮来,根本不考虑后果。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栋老旧破楼而已,一堆石头瓦块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塌了重盖新的呗,又不是盖不起。

  “还在搬迁中,我叫人一直在盯着的,你也知道,这毕竟是一家工厂,已经在这里几十年了,比较琐碎。”

  老六点了点头:“还是催一催,让吴秘那边协调一下吧,赶紧安排检测人员进去。设计公司那边找过你了吗?”

  老六一边说话,一边开了一张支票递给曹彼得。面额不大,只有一万美元,这是给他的委托费用。

  曹彼得作为银行驻守申城的经理,年薪也只有两万两千美元,一万对他来说已经是半年的工资了,相当不少。其实不用给这么多的,老六这也算是收买人心。

  老外的职业道德普遍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老六也不会去碰触这一块,但这并不妨碍谈感情交交心嘛,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喜欢钱多点呢。

  老六又不需要他去做什么对银行不利的事情,只是需要他听话,能服从,能有一定的心理倾向,那就够了。

  再说这边确实有不少事情需要曹彼得出面去做,这都是银行工作以外的事情。

  “已经过来了,按你的吩咐安排在酒店,吃住行都安排好了,我另外安排了人员陪同。根据张先生你的建议,那边对周边进行了考察测绘,不过具体的东西我就不太了解。”

  老六点点头,说了声辛苦:“关于在奉天和宽城成立办事处的事情怎么样了?”

  “总行已经给了回复,以后内地的相关工作和安排由张先生你安排,只需要向总行报备就可以了。”曹彼得给老六解释了一下:“张先生,这不是我针对你,是必要的工作程序,请你理解。”

  “没什么,都是应该的。那现在你在安排了吗?”

  “已经安排了专人去接触,”曹彼得点了点头:“在内地我们这样的机构做事很麻烦的,申请和流程很复杂,需要一些时间。”

  “行,那边我已经和省里联系过了,你们直接向省里提交申请就行,另外,你要派人去蛇口,派一个小组过去,着手准备成立分部。不是办事处,是分部。”

  “分部?”

  “是,分部。我在那里拿了一块地,大概有四十几平方公里,上面同意我们开展银行业务。后面的话有可能会引入地方资金,以合资银行的面目出现,你有个心里准备。”

  “名字呢?”

  “这间银行暂时来说,肯定不可能叫渣打,你在内地待了这么多年应该了解。不过,不管它叫什么,它都是我们的银行,由我们在地方监管下操作。别在意那么多,这已经很好了。”

  “会是由我们控股吗?”

  “这个具体的要谈,”老六想了想说:“我个人认为,直接由我们控股的可能性不大,到时候我会引入其他资金进入的,你心里有数就行。”

  曹彼得搓了搓手,有点兴奋:“没想到,张先生一来,我们的事务就要开始发展了。内地是个大市场,金融几乎是空白的,只是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慢慢来吧,别着急,会越来越好的。”老六拿过桌子上的文件翻看:“你熟悉内地的政候和业务特点,我还是很希望和你共事的,你知道我事情比较多。”

  “这个请张先生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

  “嗯,我也相信你的工作能力。”

  老六翻着文件,不时的提出一两个问题,听听曹彼得的口述,对银行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了一个了解,也做了一些调整指示,给出了几块业务方向。

  八零年这会儿,正是内地银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业务多的都能忙不过来。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政候,外资银行错过了不少机会,给内地银行的野蛮生长创造了条件。

  老六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时机,同时,他也是希望能因为他的介入,给金融银行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一块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

  老六在银行一待就是大半天,中午就在银行吃的工作餐。

  老赵他们四个已经在酒店安顿好了,开着银行的车对周边的环境道路进行了一番熟悉,顺便去外滩分局办理了备案手续。他们需要在这边登记枪牌。

  下午,老六和曹彼得结束了工作汇报,对后面的工作做了一些计划和安排,然后曹彼得陪着老六把外滩上这四栋老楼走了走看了看。

  美孚大楼和公和洋行都是独栋,夹在众多的老楼中间,不存在附属土地和事物,只需要进行内部检测修缮就行了,需要改造的地方不多。

  太古总部孤零零的处于南边,和外滩的老楼群有几百米的距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原来这边的一大片土地房屋,包括码头,都是太古公司私产,而且大部分都是仓库建筑,几十年时间里已经被拆没了,包括码头还有江对面的码头和仓库区。

  就是汤臣一品和中粮一号那一大片。

  当年太古可不是一般的牛逼,远东老牌洋行绝不是虚名,不管是实力还是资本,都相当深厚,这家诞生在老申城的英资洋行曾经一度控制着国内七成的物资货运,和怡和并驾齐驱。

  时过境迁,太古在申城的一切烟消云散,只留下了这么几座老楼孤零零的站在江边,总部更是成为了圆珠笔工厂。

  老六没下车,就在路边看了一下,也看了一下邻近的几栋建筑。这一片都是太古当年留下来的,有职员宿舍,总部楼,大仓等等。

  其实把整个这一块都拿下来恢复原貌,再把前面的码头恢复起来,搞一个文化旅游酒店还是相当不错的,还能顺带一个商务中心。

  只不过时代不适合,这会儿没有这个市场,总不能搞出来摆在那几十年吧?而且这里周边的产权也是搞的相当错综复杂。有这一栋总部楼,老六已经很满意了。

  最后去看了一眼英领馆。这边其实主要建筑早就没有了(拆掉建了外汇商店),现在就留下了一座两层的住宅,一栋四层小楼和一个教堂。

  老四想要这里,其实是看中了这里的位置,和附带的一块巨大的绿地。当时也是顺嘴提了一下,还真没想到能买到手。所以说意外来的总是很突然。

  主要是这会儿这种老楼绿地什么的,还真没有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