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92章 打破认知
  御书房内,刘辩有些好笑的看着面前的六道身影。

  才刚处理完一些重要政务的他,都还没来的急去后宫跟唐姬温存,就听到了守卫的汇报。

  明明才刚分开有多久,这几个家伙又跑来皇宫面见,搞得刘辩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结果,答案让他有点措不及防。扫视了一会他们六个,刘辩无奈的说道。

  “孔明,文和,志才还有你们几个。你们这些人,不该是因为奉孝几句话就乱了心神的人啊,这是怎么了?什么道友的含义,本王都被你们给问懵了。”

  诸葛亮等人,哪里吃这一套,一个个的都以为刘辩在敷衍他们。既然都来了,他们也不打扰稀里糊涂的走了。

  看这情况,刘辩一番的不爽的冲着门外喊到。

  “许褚,进来!”

  不大一会,听到呼唤的许褚就来到了书房之中。刘辩也懒得废话了,直接命令道。

  “许褚,出宫把郭奉孝给本王带回来!”

  “啊???”

  许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刘辩那语气听着好像郭嘉犯事了一样。当然,具体情况他也不敢多问,只能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郭嘉一脸不情愿的被许褚拽进了刘辩的御书房。刚一进来,他就看到了诸葛亮他们几个。

  顿时苦笑连连,也明白了是因为什么事。再看刘辩那不爽的模样,郭嘉有些喊冤的说道。

  “王上,这可不怪微臣啊,他们将微臣堵在了刑部,说是想知道道友的含义。你说臣自己都一知半解的,哪里说的清楚。”

  “所以你就把他们忽悠到本王这里来,自己跑去潇洒?”

  刘辩那管他这个那个的,不用想,他都知道这郭奉孝是怎么说的。

  被点破了心思,郭嘉哪里敢认,他可是还收了人家人情的,连忙摆手说道。

  “王上,微臣可没有忽悠他们。您当初怎么对微臣说的话。我可是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们。总不能他们没领悟到精髓就怪到臣头上吧,这臣未免太过冤枉。”

  ……

  君臣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说重点。讲了一通过后,再看诸葛亮等人,愣是当做没听到,一点都不买账。

  眼看这招不行,刘辩只能无奈的问道。

  “说说看,你们想弄懂什么问题?还是道友的含义?”

  他这边话音刚落下,诸葛亮他们个个点头。那架势,明摆着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刘辩无语的扫了一眼郭嘉,那眼神,仿佛在说,看你干的好事。郭嘉也冤枉啊,只能当做没看到。

  没办法,知道不解决不行了,刘辩只能开口解决这个问题。

  “志才,你们把奉孝在刑部说的话,跟本王讲讲,我到要看看他是怎么把你们唬住的。”

  戏志才一听这话,立刻一字不差的将场景再现了出来。

  “他就说,您在雒县……”

  再次听到自己说的话,还是当着刘辩的面,郭嘉也有些不好意思,悄悄的站到了角落里。

  刘辩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后,也没有再去调侃这个事情本身。看戏志才几人的表情,刘辩算是明白了他们执着的由来。

  “其实,奉孝所言是有几分道理的。你们之所以一知半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与当时的环境不同。既然你们都想成为本王的道友,那今日本王就跟你们聊聊这些好了。”

  “凌空,你们应该没忘吧?”

  刘辩开口询问一句,见几人点头,他继续道。

  “那你们是否考虑过,凌空应当如何使用?如果大汉王朝真的造出了凌空,那它的未来应该怎么样?凌空,对于大汉来说,意味着什么?”

  抛出了问题,刘辩就不再说话,静静等着几人的回答。

  诸葛亮几人,都是一副思索的表情。郭嘉也是同样,对刘辩的问题展开了思索。

  很快,做为工部尚书的程昱,率先开口道。

  “王上,依臣之见。倘若凌空真正被建造出来,可以尝试量产,然后装备到大汉军方,为军方征伐所用。以臣对凌空性能的分析,凌空绝对会是一艘史无前例的武器,它足以毁灭一切。”

  程昱的回答,诸葛亮几人也都默默点头表示认可。贾诩在听完之后,也开口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王上,臣也觉得,仲德所言很有道理。不过,臣这边倒是有些补充。之前,您曾说过,凌空只不过是诸天万界之中,及其微不足道的一件智慧产物。那是否说明,在凌空之上,还有比凌空更加恐怖的存在。如果大汉可以建造凌空,那未来,除了量产,还可以通过凌空,去研究出更好的凌空类型的武器。”

  贾诩在程昱的基础上,有加上了对凌空未来的思考,几人听的也是不住的点头。郭嘉等了片刻,见没有人补充后,开口道。

  “王上,在臣看来,凌空对于大汉来说,可以是一场革命。以臣所学的那些新知识,臣看到了凌空除了战争领悟之外的潜力。甚至,还可以运用到大汉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这一刻,郭嘉说的掷地有声,他的答案也让刘辩眼前一亮。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些许的赞赏。

  看众人基本说完了自己的看法,刘辩开口解释道。

  “这就是本王给你们的答案,懂了吗?仲德和文和,所说的,没有任何问题。对于凌空本身来说,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可是!”

  “你们也仅仅只是看到了凌空最浅显的作用。知识,不止奉孝一人学习了。为何他可以将凌空和大汉百姓连接到一起,这就是思考角度的问题,和基本的认知。”

  说到这,刘辩扫了一眼郭嘉,见他眉间带笑训道。

  “奉孝,你也有些让本王失望了。所谓道友,你仅仅只能算半个。凌空,你确实想到了其他的可能,但也仅仅是这样了。凌空对于大汉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世界的重新定义。它对于能源和能量的利用,才是你们真正应该掌控并用到大汉本身的东西。”

  “你们,应该把凌空当作一把钥匙,一把通往新的未知的钥匙。为什么可以出现凌空这种产物,能将它制造出来的,又是怎样的文明和种族。他们是基于什么原因,创造了凌空。”

  “它存在的意义,它存在的条件,它的运用,未来包括它的本身。只有真正的去解析这所有的一切,你们才会发现,诸天万界,存在着怎样一种璀璨的文明。这种文明的潜力,和实力,才会实实在在的被你们的认知所发展,记录。”

  刘辩这一番话,对于生于大汉,长于大汉的诸葛亮他们,无疑是颠覆认知的一段话。

  哪怕是郭嘉,有过一次思想认知层面的提升。这一刻,也感受到了自己与刘辩之间的距离。

  六部尚书,财政部部长,武府执事。他们这些大汉最顶尖的文臣,第一次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差距。

  想到自己这些人,在功法阁初见凌空图形的那种震撼。以及耗费了不知多久,集合大汉所有文臣才堪堪将凌空复制出来的场面。

  众人没由来的在心中产生了些许的惶恐,因为刘辩的话,他们第一次在认知中有了对其他文明思考。

  当一条鱼跃出海面,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人来人往时。恐怕也如同现在的诸葛亮他们一样,不断的进行着头脑风暴,去突破自己的认知极限。

  一旦它接受了所看到的一切,再次返回大海时,它就变成了此刻的刘辩。不断的去告诉自己的同类,鱼的世界除了海洋还有什么。

  试图帮助它们认清,海洋之外的模样。当然,如果盲目的去让同类相信它的话,那它必然会被当做异类。

  可如果,它将它们也带出海面呢?这就是凌空存在的,另外一种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诸葛亮等人,开始逐渐恢复。

  这一刻,他们眼中不在是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以往,哪怕刘辩给他们灌输了诸天万界这个模糊又笼统的概念。他们依旧只会把那些当做另外一种形式的蛮夷,或者是同类。

  看到他们眼神的那一刻,刘辩确定,他们不一样了,不再是那条认知中只有海洋的鱼。不再是一群以为出了海洋还是海洋的鱼,因为,他们看到陆地。

  “我等多谢王上解惑!!!”

  恭敬的言论,再次在御书房中响起。刘辩也欣慰的点了点头,表达了自己对于他们的认可。

  “你们,做为大汉最顶尖的那批人。本王从不觉得你们会让我失望。想真正迈出那道心中的坎,还需要你们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如同奉孝一般,做个半吊子的道友!”

  这句话,成功让御书房的气氛变的轻松。除了郭嘉外,众人都面露笑意。

  有了新的认知的郭嘉,也没有觉得尴尬,坦然接受了刘辩的调侃。

  问题得到了解决,刘辩也不打算再耗费时间,开口道。

  “懂了就去大汉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才能,如此,才可以真正的成为本王的道友。都下去吧,本王期待你们未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