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91章 落下帷幕
  一场场的大战,看的十大军团的军团长们也是热血沸腾。都恨不得自己亲自上场,与他们争锋。

  这其中,赵云开辟的战场,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哪怕是吕布,此刻都有想与之一战的念头。

  “赵云?有点意思,以前怎么没发现除了吕布和典韦,还有这么强的人。”

  看着赵云又是一击百鸟朝凤解决了对手,马超有些见猎心喜的对着许褚说道。

  许褚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此刻的他,神情也略带严肃。

  “单对单,我不是对手。”

  这是夏侯惇的对赵云的评价,哪怕是夏侯渊,也反驳不了。

  与赵云的一路碾压不同,张郃和徐晃的战场,异常焦灼。曹洪,曹彰,马岱以及开了狂暴的管亥。

  都与他们不相上下,至于文丑和颜良以及魏延,那纯粹是太过骄傲。非要挑战赵云,毫无意外的被后者淘汰出局。

  最终,在所有的武将都上场对决后,赵云毫无压力的成为了天之军团军团长。地之军团也被张郃异常勉强的拿了下来。人之军团的徐晃,因一招之差败给了陆抗,失去了军团长的职位。

  哪怕再不甘心,徐晃也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眼睁睁的看着陆抗获得了刘辩的封赏。

  至此,大汉天地人三大军团也就此成形,成为了继十大主战军团后的又三大军团。

  在所有武将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高顺以及他的陷阵营。这是所有人哪怕吕布都不会质疑的军团,三千陷阵可挡千军万马。

  看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刘辩对这次的军团册封画上了句号。

  “军团事宜,就到此为止了。十大军团,带甲十万,天地人三大军团,暂定为每个军团三万将士。其余武将,按照约定,到四大军区报道。这些,尔等自行找四大主帅商议。”

  说罢,刘辩一步踏出祭坛,凌空而立,随后快速消失在了天际。

  群臣见此,也纷纷消失在了泰山之巅。

  郭嘉刚出了泰山没多久,就被贾诩等人堵在了半路,随后,就被几个尚书强行拖走。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灭口呢。

  各州州牧,则是快速来到汉城城门,组织各州百姓入住早已分配完毕的青州三十六座城池。

  随后,就是各军团的主将和四大主帅,率领各自的将士驻扎到提前建立的营地之中。

  汉城六合区,六部大本营坐落于此。

  刑部总部内,离去的六部尚书,加上戏志才和糜竺。正盯着被几人围在中央的兵部尚书郭奉孝。

  戏志才一脸不满,死死盯着自己的至交好友。不等其余人开口,他率先询问道。

  “好你个郭奉孝,平日里跟我称兄道弟。竟然有那么多的秘密瞒着我,你可还有良心?每次风月可都是我掏的钱,今天说什么都得给我一个交代!”

  他这边刚说完,贾诩也忍不住开口道。

  “奉孝,咱们的关系,也不需要强调了。我就想知道,什么叫道友!!”

  听到这两个字,诸葛亮也不淡定了。他可还记得,当时刘辩说自己可为道友,这郭嘉是什么嘴角。

  “奉孝,说说吧。我孔明当初可是得王上金口玉言,可为道友的人。当时你是什么嘴脸,大伙可都记得。”

  荀彧还算冷静,盯着郭嘉,询问道。

  “奉孝,这道友的含义可需要保密?如若王上有令,我等自然不会再问。”

  糜竺和司马懿虽然没有开口,可那架势,也是一副不说今日誓不罢休的架势。

  原本郭嘉还有些不明所以,这会清楚了几人的目的后,他也有些哭笑不得。

  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定刘辩没有要求对这些保密后,郭嘉满脸堆起了笑意,开口道。

  “我当什么事呢,你们想问的就是这个?”

  见众人都纷纷点头后,郭嘉整理一下语言,说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当初在雒县,文和也在,应当知晓我曾有幸与王上有过一番交谈。谈话的内容,也不过是世家之患而已,当时……”

  ……

  郭嘉大方的将当时的谈话内容,给几人讲述了一遍。那件事,对他虽然有影响,可后来局势的变化,也让有些事情变的与当时不同。

  听完过后的众人,脸色并没有好多少。因为他们,并没有听懂刘辩当时所说的含义。

  如果仅仅是两人对世家的一次讨论,那不可能会有后来的种种交谈。他们可是记得,郭嘉和刘辩有过不止一次的单独对话。看書喇

  左思右想了许久,戏志才还是决定直接开口询问,虽然有些冒昧,但他依旧开了口。

  “奉孝,我信你所言,既然你说了,就说明王上并没有对这些保密。我就想知道一点,道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就当我戏志才欠你一次,我不知道他们几个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在我看来,如果不懂这两个字的意义,我恐怕永远真正的理解王上的想法。奉孝,你是了解我的。”

  戏志才这些话说出来,郭嘉都愣了愣。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他对戏志才可谓是无比的了解。

  现在,自己这位老友把话讲到了这个份上,郭嘉都有些诧异。

  诸葛亮等剩余几人,自然也听懂了戏志才的言外之意。虽然觉得有些过了,可众人的求知欲,并不会比戏志才少多少。

  荀彧在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也附和了戏志才的话,开口加上了自己的筹码。

  “奉孝,我荀彧与志才兄相同,还望告知。”

  荀彧一开口,其余几人也放下了心思,纷纷出言附和。

  这几位的一次人情,放在一起,不亚于一场机缘。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价值只会越来越大。

  几人都这么严肃,郭嘉也有了变化,认真的开口道。

  “诸位,我郭奉孝并非敷衍你们。先前所言,就是道友的出处。如果硬要说道友两字的含义,我只能用王上的几句话,来尝试的为诸位解答。”

  到这里,郭嘉抬手端起茶水,饮了一口。随后,又调整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开口道。

  “王上曾言,人之一生,难觅一知音。他希望,大汉王朝能有人,跟随他一起,拉着大汉王朝前行。这些话,刚才我已经说过,可在当时。听完这些话后,我思索了许久许久,才最终明悟。”

  “想让大汉王朝不断前行,面临的只会是比我等强数倍,数十倍,数百倍的敌人。而在当时,大汉都不曾真正一统。我在那之前,考虑的也从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大汉。那次之后,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认知局限的突破。”

  “突破局限后,心中所站立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我认为,只有把自己放在与王上同等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处理政务,才能被王上称一句道友!”

  “这所谓的道友,最有可能的解释和含义,在我看来,是大汉王朝前行道路上,可与王上一起带领大汉不断前进的战友。无论是思想,认知,还是实力,都做到同步。”

  “因为,王上不想独自站在巅峰之上。”

  ……

  话说到这里,郭嘉不再多说什么。戏志才,贾诩等人,全部定在当场。如同郭嘉往日的那场蜕变一样,几人全部陷入了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现如今的大汉,在刘辩的不断铺垫中,所有人基本上有了一个所谓诸天万界的认知。

  可真正在日常的政务和处事中,几乎所有的人,还是将眼光固定在大汉之内。只不过是从曾经的大汉,现在的大汉世界。

  真正把自己放到诸天万界这个层面上,去看待大汉王朝的人,太少了。就连刘辩为何在一统世界后,还不断的扩军,增加军事力量建设这种问题,都有大臣想不明白。

  他们眼中和思想认知中,考虑的那个未来,永远都只是大汉王朝当前状态下,正常发展下去的那个未来,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想象力。

  如果刘辩不说,可能不会有人,去考虑王朝过后,会是什么。就像刘辩依赖于系统一样,现如今的大汉,基本上所有人都在依赖着刘辩。

  这,就是问题所在。

  也是为什么,郭嘉会觉得自己不配做刘辩道友的原因。

  刑部总部内,郭嘉就这么一直等待着所有人的苏醒。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直到所有人醒来,眼神中依旧是迷茫的。

  就比如糜竺,依旧只是记住了郭嘉对于道友那所有的定义。哪怕是诸葛亮,也依旧没有参透其中真正的奥义。

  得到了结果,郭嘉果断起身,朝着门外走去。到了门口,他回头看向众人道。

  “悟了,自然就懂了。既然王上都不曾强求,你们也不必太过于执着,实在想不通,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去找王上聊聊吧。或许,能得到你们想要的那个答案。”

  言尽于此,郭嘉也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他前脚刚走,戏志才二话不说的转身离去。

  出了刑部,就直奔内城而去。在他身后,陆续的出现了几道身影,显得那般的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