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时昭回到水城老家的缘由, 虽然时昭当众言明过,但传出去依旧众说纷纭。

  不管人们究竟认不认同回来的时昭是时鸿的亲儿子,但村民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那就是时鸿死了,时家在州府肯定也是家境败落,时昭离了父亲一事无成,在外面混不出名堂才又回到他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以前时昭父亲离家远走,还捐银子回来修缮时家祠堂,修桥铺路,一直被当地的人们羡慕崇拜, 时父的事迹也被当地的百姓用来教育孩子要出人头地的例子。

  如今时昭落魄归来, 以前这山沟里的人们因为时鸿积攒的对时家的或羡慕或嫉妒, 都因为时昭的这次回来烟消云散, 有的甚至隐隐生出嘲讽之意, 更有心思不端的还加了几分幸灾乐祸。

  但思及时昭归家还有几辆马车行李, 还有几人相送,也还有人称他少爷,便又觉得时昭过得也没那么差。

  只要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 那点瞧不上的心思,又往心里收了收,起码不怎么在面上显露出来。

  不过那些都是已经是传开之后的八卦, 而当前,时昭闭门谢客之后, 最紧要的事就是先得把屋子收拾了。

  进了院子,时昭才发现, 自家院子里并不是空着, 屋前屋后放置了好些一看就不是自家的杂物;空旷的院子里则种满了蔬菜;时昭他们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 发现几乎每间房都放有一些不属于自家的杂物。

  主屋和最好的几间房还铺了被褥,衣柜里还换洗的衣物,这是有人在此居住了。想来是自家无人,负责看管的叔公或者其他族人就把自家宅子当自家的屋子在用了。

  难怪方才堂叔公一家不给自己进屋。想必这也是一个方面。

  冯二见了问道:“少爷,这如何是好?”

  经历刚才发生的事情,时昭也不指望要是开门让人近来,这些物件的主人会自觉前来搬走物品。

  沉吟片刻则道:“先从屋子里面开始收拾。不是我家之物,院子里的杂物先都给堆在这里;屋子里的衣物被褥都堆到右边没有门墙的厢房处;其余杂物堆在厢房外的屋檐下。”

  “先把东西都收拾出来,明日我再通知村里管事和族中长辈,让他们通知这些杂物的主人前来认领拿走。过时不认领的,都丢到屋外路边的草棚里去。”

  “好呐。”冯二应道。

  有了时昭的指令,大家干活就有了方向。加之以前都是受训过的大家族仆从,干起活来也是井井有条,效率特别高。

  艾叶经历归家这一幕,简直看傻了。要不是自家少爷有魄力,他们都进不了这屋子,这村里的人也太可怕了。明明是别人的东西,却不肯还,都不讲理的吗。

  这会他特别佩服自家少爷,有能力有担当,做事又果断,真是有了家主的风范。

  艾叶这么想着,抬头仰慕地看着自家少爷。

  不仅待人接物上有担当,做事考虑也周到。要不是来时少爷在县城停留片刻买了一应打扫的清洁物什,现在打扫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不知道买的那是小乌龟用来干嘛。

  正想着,时昭唤了他:“小叶子,找个木盆去厨房装点水,把小乌龟放进去。”

  “哎。”艾叶应道,顺口就问了一句,“少爷,咱买这乌龟干啥?”

  “改明清了水井后,把乌龟丢进去测水质。”时昭道,“你把乌龟放了,就做饭,不用过来打扫屋子了”。

  “好呐。”艾叶乐颠颠地提着乌龟往厨房跑去,“这就去。”

  其他几人则按照时昭的吩咐,最先打扫了主屋,让母亲先有个歇息之所;然后打扫了厨房和茅厕,毕竟一日三餐和人之三急都是最紧要的;尔后才打扫了时昭自己住的东厢房;除此而外又打扫了对面的西厢房,暂做客房,方便这几日冯家兄弟和何大在此居住。

  时母欲把主屋让给时昭,说现在家主已经换人,时昭不能再住厢房。时昭摇摇头:“娘在,这主屋永远是娘的。”

  “哪有家主住厢房的。”母亲刮了儿子的鼻子笑道。

  “家主也是母亲的儿子。”时昭嘿嘿笑道。

  母子俩争执不下,后来冯二他们也参与讨论,最后决定两人都住到主屋去。

  主屋有三间,中间一间是堂屋,两房的卧房都能住人,不管谁住,都只能住一间,剩下一间都是空着。不如两人一人住一间,中间隔了堂屋,也互不打搅。

  这个办法甚好,也解决了住房和身份问题。

  待屋子打扫得勉强能住人,已是夜幕降临,归家的第一次差不多就过去了。收工的时候,艾叶正好唤大家吃饭。

  现在也不讲究什么少爷夫人,大家围坐在一张八仙桌上,其乐融融。

  时昭问艾叶:“来这里还习惯吗?以后可就要在这里长住了。”

  艾叶用力地点头,嘴里含着米饭,来不及下咽就呜咽道:“习惯。少爷在,我在哪里都习惯。”

  冯二等人也忍不住笑他:“以前在时府大宅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府里还有个这么有趣的娃儿。”

  艾叶咽下嘴里的饭回道:“那时我不在少爷跟前伺候,你们不认识罢了。”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时昭笑道:“如此甚好。这南北气候差异还是蛮大的,免得你不习惯,又回不去青州。”

  用过晚饭,时昭询问母亲:“可要回房歇着?”

  时母道:“虽是归家,却是初来。你要忙的事很多,不用时时看顾我。我身子好得很,自己随处转转,你自忙着去吧。”

  时昭也觉可行,给母亲请了晚安,便回堂屋找其他四人议事。

  回到祖宅,除了打扫这屋子,另外还有几件事是同时要做的。父亲的衣冠冢要选址;家里的田地、山林父亲在世时都托了不同的族人看管,有的想来是租了出去,如今要收回委托权,与租种的人重新洽谈。

  这屋子打扫,也远不止打扫卫生这么简单。有的房间这么多年没有长期住人,还得检修有无损毁腐朽,对于损毁之处还要修补。

  事情杂而繁多,时昭询问冯二等人是否可以留下来多帮忙些时日。毕竟他初来乍到,对这里不熟,一个人很多事情是忙不过来的,还是要有熟悉的人帮衬才行。

  见证了今日归来时这些所谓的相邻族人是如何蛮不讲理,是如何对待自家少爷的,冯二当即表态:“少爷太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我与哥哥一定留到少爷把家撑起来。”

  冯大、何大也纷纷说:“冯二说得对。今日所见,便是少爷不开口,我等也商量过,说要留下来直到少爷把家里撑起来为止。”

  “咱们就算干不了别的,凑个人数也好,总不能叫人把少爷欺负了。”

  况且此次前来水城,时昭给付的报酬已经远超平日里谋生所得,他们都是知恩图报的人。

  时昭很是感动。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对人好,只要那个人本性没问题,自然也会投桃报李。

  “那就辛苦大家一段时日了。”时昭道。

  随后的时日,时昭把屋子检修采买等事就交给冯二等人去做,他则要去做那些只有他才能完成的事。

  通知村中管事和堂叔公,让他们来认领放在家中的杂物;等着在嘉裕县请的匠人按时上门检修房屋;请风水先生选址衣冠冢;与租地的农户洽谈。

  最先做的事自然是清理家中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开始请人来认领物品时,还有人老大不高兴。说时昭小气,时家院子那么大,放放东西怎么了?

  “婶婶大气,我家杂物可否放到你家?”时昭波澜不惊地应对,“我家院子大,也放不下别家之物。”

  最不能接受的是堂叔公一家,他们本来以为时昭的父亲在外飞黄腾达,时家这老宅肯定是用不上了,以后就是他们家大孙子继承。

  在时昭回来之前,堂叔公的长孙子和长孙媳妇就是在时昭家的祖宅的主屋住着。

  那主屋里的被褥衣物就是他们的,厢房里的被褥衣物则是他家小孩的。

  谁知时昭半道杀了回来,让他们家的继承愿望落空,自然是心中不甘,不肯搬回自家的物品。堂哥对时昭道:“你父亲此前就答应我们,宅子只要看管好,让我们尽管用。你这一回来,怎么就不认你父亲的话了呢?”

  时昭道:“我父亲的话,我自是遵守。如果你们一直看着宅子,用用也无妨,但现在你们已经没有给我家看院子了,所以还得麻烦堂哥把自家东西搬走。”

  谁知堂哥脸皮还真厚,他道:“我们也愿意一直给你看院子啊,这不是我们不愿意看。”

  时昭给气乐了:“但我现在已经回来了呀。”

  “你们兄弟俩可以一起住啊。你家院子那么大,这也不妨碍。你家这宅子比我们家房子大三倍不止,还就几口人住。我们家那点房子都住了十几口人,那房子哪里够住。让大喜他们一家和你们一起住,这样你家宅子也热闹。”

  堂叔母说话更是让人无语,时昭原本以为那些话已经够离谱的了,没想到还有更离谱的在后面。

  “你家三代单传,人丁稀薄,大喜家正好四个娃子都是男丁,以后还能给你旺丁,让你也多子多福。多好的事。”

  时昭沉下脸:“我家宅子大,那也是我爷爷和父亲辛苦挣下的。想要宅子大,就要自己多努力。我一家人住惯了,没有让外人跟着一起住的习惯。”

  “还有,多子多福我也是要靠未来的媳妇,没听说靠别人的儿子能让自己多子多福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昭昭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