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耽美小说>病鹤【完结番外】>第27章 切磋

  还没到卯时,路濯便醒转过来。山上风烈,窗纸发出沉闷的呼声,外面却暗得紧,仿佛还在深夜。

  他向来睡不深。

  永留山居有两间房舍,就当做正偏两院。邹驹留在落风门时便宿在偏院。

  和门中宿舍不同,路濯将炕上通铺与石地改为席居,铺有蔺草草板。床垫旁放有一炉,夏能盛冰,冬可烧炭。

  这是回孤建筑常用的装扮,仿前朝南都流行。不过路濯也并非一直惦记着什么,只是选择时下意识便这般做了。

  其余家居物皆由花忘鱼帮忙打整制作。路濯本就对这些不上心,又信得过花旌,当时干脆一股脑把银子全交给他了。

  书房安在偏院,也不过几步之遥。花忘鱼又给他修了一间小亭用作下棋娱乐,四周摆有座屏,冬夏不同。

  展屏山色翠连空。纵使天暗不识色,亦觉披襟时有清风,雅致非常。①

  此时天未亮,路濯眼里模糊一片。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麻烦,这些路他早熟记于心,摸黑往前走便是了。

  到后院食堂时,可见炊烟袅袅,水汽热和扑面而来,随即又冷得落下。弟子们轮流做饭,路濯当时也在这炊房待过。

  那守着大锅舀饭的弟子见到他便叫一声,“三师兄!来吃早点吗,今日熬了白菜肉沫粥!”

  路濯应下,接过一大碗稀饭又被塞了几个馒头包子。那小师弟眨眨眼,“是肉馅的。”

  “多谢。”

  他随意找一张桌子坐下,不曾想食堂里已坐了好些人,各个大衣里面皆是武衣短褐打扮。

  大抵是想吃完直接往练武场去。

  刚出炉的粥和面食还很烫,路濯慢慢地吹冷了才往嘴里送,也没注意身旁坐的师弟一直想上前搭话。

  那“师弟”名丁候,年纪其实比路濯还大上两岁,以前同他和甄枫一起走过商路,是熟识。

  丁候也使刀,老早就盼望着路濯回来同他比试一番。

  因着落风门师尊乃狂剑柳愁闻,门内真传便是其剑法「终历万春」,弟子们大多也跟随师父和师伯们习剑。

  唯有少部分同昨日未在膳堂的师祖伯戚元练刀法。

  戚元是狂剑柳愁闻的师弟,自创刀法名「千秋」,其刀也名千秋。他在江湖中的名声不大,更是不及师兄「今古一同」柳愁闻。

  原因之一是柳愁闻将所有外敌都先击败了,没有给过这个师弟一点展示的机会。二是戚元本人自己也无所谓功名,他这一生没有经历太大风浪,跟着师兄能逍遥享福永久,哪里还在乎那些身外之物。

  不过想跟这小老头学刀法也不是什么易事。他一生随性而为,乐意指点时就跟你过两招,平时翻遍暂来山也找不着半点踪影,没人知道他又去哪里偷懒或是快活了。

  不过路濯大概能猜到他往谁那里去——除去花大楼主,谁还能同样如此肆意不拘?两人可谓臭味相投,相见恨晚,实乃忘年之交。

  路濯专心吃完早饭才迟钝地发现身侧的人一直在盯着自己。对于没有恶意杀意的目光,除非是那一人,别的就算再执着炙热,路濯也全木然滤去了,实在怪不得他鲁钝。

  “丁兄?”路濯拱手问好。

  “阿路。”丁候也回礼。

  比他年长的人都同左无痕他们一样叫他阿路,喊三师兄还是显得有些奇怪了。

  不过赵应禛只有最开始叫过他阿路,后来就唤他小濯,现在也独他一人知道劝归二字。路濯爱极了这般独特,算他从中作祟将赵应禛与别人划开来。

  丁候早就用完了早点,这下便端着碗和路濯一起去清洗,又一道往练武场去。

  “丁兄对此次比武如此看重,可是也想争一回盟主之位?”两人站在「不知云」边缘,路濯将披风大衣脱下挂在专门修筑的衣屏上,一边将头发束起,一边看着已经开始热身的丁候问道。

  “阿路莫打趣我。此番前去,我等自然只是作陪衬,比试一番武艺。若真去争夺盟主之座,便是自取其辱了。”

  路濯笑一下,也没回应他说的话,继续瞧他打拳活动筋骨。半晌才问,“那此次盟主热门之选是哪几位呢?”

  丁候:“就你也知道的那几位。小门派不能服众,昆仑这次彻底退出,少林向来不真正插手俗事,几大正宗也就剩下全真、峨眉和武当。”

  “上次我跟着师父他们前去昆山,同师兄弟都觉得几大宗年长的前辈们没有想坐这个位置的意思,想来是要把机会留给新人。”

  路濯略微思索,他们这一辈……他与全真、少林和昆仑倒能算是熟识,和峨眉、武当的交集实在不多。

  全真教分两支,天师道平辈最厉害的就属他井大哥井嵩阳。随山派的话,以他的耳闻,该是如今全真教掌门重云真人巩毅的儿子巩琦山,人称「意骨铮寒」,真正的出身正宗,天之骄子。

  果不其然,丁候紧接着便道,“全真的巩琦山和井嵩阳,峨眉的姬让云和武当的崔谚。武林至尊多半就是其中一位了。”

  「缪翃子」姬让云“杖担云物,青霄去”。乃当今武林中出了名的豪杰女侠。幼时同胞弟姬小殊一起被峨眉掌门无悰师太领养,赐名赐姓,修习功法。

  其人美若姚黄,气质卓绝,远远望去便高不可攀。峨眉四象掌天下皆知,甚至比九阴剑法更为出名,可惜能学会的人寥寥无几,姬让云便是其中之一。她使绸带辅助,更为一绝学。

  「望空水云」崔谚虽然并非武当派大弟子,但属内门嫡传,精通太极拳八卦掌,曾在少林修习棍法,功法极深,亦是奇人。

  路濯点头,表示自己皆有所耳闻。

  丁候摆摆手,“不过他们争他们的,我们就是去露个脸打个几场架,若是有幸再在江湖留个名号。”他倒是坦荡,心里怎么想的便怎么说了。

  “那我同丁兄过两招。”路濯方才也一直在活动手脚,拎了赵应禛送的那把短刀在手指间不停翻转,挽出刀花来。

  丁候爽朗笑两声,握紧手中的刀,“恭候阿路多时了!”

  丁候伸刀挡住他的凌空一击。不需要打招呼再友好开场,和路濯到「不知云」就是来考验真功夫的。

  练武场上的弟子们逐渐向他们聚拢,在四周围了一圈。毕竟大家都在等小三师兄的指导,此时观战亦是学习。

  路濯武斗的风格和他本人淡然冷漠不在乎一切的模样不同,是完全猛烈直接的强势,招招为攻,不留一点余地。

  任谁看了都明白,这不是有对自己百分百的自信便是有对自己百分百的狠心。

  一直狠戾地往前,斩断后路,直达目标。成是定数,败也是定数。

  这是最属于赵应祾的特质。习惯失去了一切,要么得到,要么永远在得到的路上追寻。

  就像他最执着的那一件事。若是换做别人,对于兄长的不伦之情可能只会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磨灭为永藏心底的遗憾。

  可赵应祾会永远驱赵应禛而去。

  若风吹云,会被打乱却永不会散,永往凌霄上。

  他有一生可以消磨,总是能近那么一寸的。

  纵使一生只有一寸。

  路濯两刀交替,一把挡住丁候的攻势,另一边直逼其要害,脚下步伐速度不减,将人逼得连连后退。

  三十招刚过,路濯寻得机会贴近对手身侧,用力以刀柄撞其麻穴。丁候手臂酸胀,堪堪抓住武器,算是彻底败了。

  一尺寒光,并刀如水。路濯掩下刃,收锋回鞘。

  “不愧是你啊,阿路。”丁候这次切磋虽然算是输了,却仍旧笑得畅快,拱手表示敬意,“实打实的!”

  清晨天气寒凉,他倒精神得出了一身汗,可谓酣畅淋漓。

  路濯的实战经验多是在江湖行走时积累的,还有部分是在帮赵应禛打仗的战场上,真正打起来时,招式全都省去了花样。

  要说这世上谁能将这点做到极致,怕是只有久经沙场的庄王了。

  赵应祾有时思索,或许自己也只是在不停地想向哥哥靠近罢了。

  “我还说晚些叫你起床,多歇息会儿。哪想倒是你自己一大早就跑出来了。”甄枫在一旁笑道,身后还站着邹驹,他们到处时正巧看见路濯最后一击。

  路濯点头示意问好,转头继续对丁候说:“你方才或许是失误了,但也该记得不能轻易让人欺身而上。”

  以刀为武器,用刀之术,关键就在对刀的运用。离得过近根本无法施展开来,只会暴露弱点,被人扼住要害。

  这大概也是如今练武之人的通病,修习了过多拳脚法再混上刀剑枪术,真正运用起来时难免手忙脚乱。无论使用哪种兵器,总会想着以自身功力制敌。

  路濯说话直截了当,语调平淡,偏偏让人生不出抵触之心,只觉得是推诚置腹之语,便能坦然收下。

  或许也是因为他的实力不容置疑,所说虽不至于奉为圭臬,却也值得拿去推敲一番。

  丁候应下,又同他说上几句便独自到一旁去体会方才对打时的感悟。

  有丁候做开头,后面弟子们请求指导也就顺理成章了。

  路濯来者不拒,提刀而去,招招有划风破宵之势,发随刀风起,竟沾着汗与清晨山中雾水湿了一片。

  他虽然可以感受到对手别扭与出错之处,却并不是很会以言语指出。幸得甄枫在一旁瞧着,更似严师,所言直至要害,他也只用陪练就是了。

  直到遥遥听见代表辰时的钟鼓声被敲响,众人才散开来。

  路濯回身,双手握住刀柄推刃入鞘,冷铁与木相撞的沉闷响声整齐地合并在一起。山空晓雾,少年挺拔背脊,因为束起长发而露出一截后颈,衣服服帖地顺着皮肤却不时被风鼓动,单薄又非常物可撼动。

  易思哲和向远师伯来带弟子们上早功,路濯同他们问好后披上大衣往三清殿走去。邹驹也不用做早功,便跟他一起去了。

  神殿供奉处烛火不灭,一路挂有幔帐、幡幢,神像罩有华盖。其上绣的清风仙鹤图皆还在微弱的橘色光芒里沉睡。

  路濯和邹驹只点亮了身边的两盏灯,拿三炷香去敬神,默念上香时咒。再坐回垫上。

  殿中沉香幽然绵长,平心静气。路濯闭眼在心中默背心经,巩固内功心法,一扫方才执刀时的无情模样,缓缓浸没在温润沉水之中。

  接下来两日,路濯也一直在练武场与神殿之间来回。

  下了早课与晚课,弟子们便一个接一个来请求指点,他这算是分担了一大半甄枫往常的功夫。

  而邹驹负责每餐为两位忙碌的师兄盛饭菜,暗中则在等路濯得空同他一起去望余楼找花旌楼主要图纸。

  ①摘自 李吕《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