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第35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
  其中前者文化学习是重点,后面是简单学习。

  即史弥远希望他多学学文化知识,其他军制、律法什么,你将来稍微了解下就行,主要还是由老臣来负责就是。

  赵与芮看了下,每天都安排的满满,只有到吃晚饭才是自己的私人时间,就这样,郑清之还安排了晚上随时会考核。

  此时他正敏德殿大厅,他左侧拐进去是个书房,书房往南是卧室。

  徐氏和小桃正在里面铺弄床榻。

  赵与芮安排两人轮流睡在他的对面一个房间,两女正在铺张准备。

  “徐姐。”赵与芮大声道。

  徐氏匆匆从里面跑出来:“沂王。”

  “今天是谁当值?”

  “郑清之郑教授。”

  “把他叫过来。”

  “是。”

  郑清之和李宗勉轮流当值,住魏王府,负责沂王的教育,今天是轮到郑清之。

  不多时,郑清之匆匆赶来。

  “拜见沂王。”

  “郑教授请坐,徐氏上茶。”

  “多谢沂王。”郑清之规规矩矩坐下。

  郑清之已经四十多岁,历史上在史弥远死后接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他是史弥远的铁杆盟友和心腹,但人品又比史弥远强多了。

  后人又称其为:不立异、不私已;又称:清之在位,颇引用正人。

  可见郑清之还算名相,清臣,但赵与芮不知道啊。

  他心里已经把郑清之当成史弥远一伙,自然比较小心。

  等郑清之坐定,赵与芮便问道:“本王不用上朝?”

  郑清之笑道:“沂王只是爵位,沂王并没有官职。”

  “按宋制,只要有官职后,哪怕七品,就可以上朝。”

  南宋京官文官七品以上就能上朝面圣,武官中的七品更是高级官员,武官五品可以上朝。

  “哦,原来如此。”赵与芮心想正好,我还不想上朝。

  不料郑清之道:“朝廷有规定要节节进职,估计明年陛下要授于沂王节度使的虚职,到时就要上朝了。”

  “当然,授于节度使后,每月俸禄就多了四百贯,还有其他若干物资。”

  那最晚一年后,赵与芮也要上朝。

  但赵与芮心里在想的是,最晚明年,争取外判。

  如果能判到庆元府(宁波)做军政一把手就更好。

  毕竟那边是魏王的地盘,也算是他老家之一。

  他可不想被史弥远一直监视在京师。

  赵与芮接着道:“郑教授这样的安排,本王认为,略有不妥。”

  郑清之也没惊讶,毕竟知道赵与芮不怎么好学:“沂王是觉得安排太多吗?可以删减一些,这原本就是要与沂王一起商量的。”

  赵与芮顿时大喜,站起来从边上拿起毛笔。

  站他身后的徐氏赶紧上前研墨。

  郑清之怪怪的看了眼徐氏。

  沂王身边跟着这么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人,看起来挺奇怪的。

  郑清之是史弥远心腹,自然知道赵与芮在绍兴,为了个寡妇和人起了冲突,没想到沂王这么念旧,还把寡妇带在身边。

  他琢磨着,要找个机会,提醒下沂王,身边安排侍女可以,但最好不要年纪这么大的寡妇。

  但郑清之也不得不承认,徐氏还是很有味道,连他也情不自禁看了几眼。

  就在郑清之胡思乱想之际,赵与芮在那用毛笔勾勾划划:“这个不要,这个不要,这个也不要,好了---郑教授你看看呢。”

  郑清之走上前看了眼,差点没背过气去。

  上午除了早读,赵与芮几乎划光了,就留下一节论语课,大概半个时辰。

  下午直接全划没了。

  全天就上一节课,约半个时辰。

  刷,郑清之脸色瞬息通红,又羞又气。

  “沂王。”他生气的叫道。

  “本王今年十五岁。”赵与芮这时缓缓放下毛笔:“郑教授是否认为,本王每天学这么多,就能变为圣贤?”

  郑清之道:“咱们学习圣贤书,除了能提升才华,增长见识,更能休生养性,淬练心神,沂王身为宗室--”

  “本王看,只要学一部论语就好,其他的,暂时先不用学。”赵与芮直接打断他。

  “一部论语哪够。”郑清之大声道。

  “一部论语足够。”赵与芮笑问道:“当年太宗和赵普的问答,郑教授可知道?”

  郑清之:“。。”表情一凝。

  宋太宗时,赵普仍然是宰相,有些人对他不服气,便对宋太宗说赵普学识浅,所读之书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当宰相不恰当。

  于是,宋太宗便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论语》二十篇。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也是因赵普这里而起。

  郑清之做为大儒当然知道这段历史,赵与芮一说出来后,他就目瞪口呆,想了半天,不知如何反驳。

  总不能说我郑清之比赵普还强吧?总不能说太宗不对吧。

  “这,这,这---”郑清之表情郁闷,被赵与芮说的无言以对。

  “可这,也不能每天就学半个时辰?”郑清之很快反应过来,沂王你这学习时间也太少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习理,哪有言传身教重要。”赵与芮一本正经的道:“郑教授、李教授等都在王府上,你们都是本王的老师,本王都要请教学习,也不能只跟着郑教授一个人学论语吧。”

  郑清之苦笑,沂王明明是为偷懒找借口,但听起来好像还挺有道理。

  这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挺有意思的。

  “沂王这么改,下官如何向陛下和丞相交待啊。”郑清之急道。

  “你直说就行。”赵与芮心想沂王已经封了,皇帝对自己印象也不错,不可能为了学习的小事再罢免。

  只要自己以后多进皇宫,多拜见伯父就好。

  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答应每天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郑清之没办法,也只能先应下,回头准备向史弥远和皇帝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