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惊!穿成老寡妇,拖家带口去逃荒>第206章 宋知县的誓言
  “大人。”

  冷风给自家大人见了礼,便把背上的包袱取了下来,放在了书案上。

  “这是朱大娘给大人送的礼物,说是感谢你。”

  宋知县宋临清看着那灰扑扑带着补丁的包袱,并没有嫌弃,而是责怪冷风:“你啊,就是不懂礼数,人家给你就拿上?不想想那些百姓的条件如何?”

  宋临清虽然是得了知府大人的书信,知道了这些人是胡百户的远方亲戚,是从北地逃荒过来的,心里即使再讨厌有些胡作非为的胡百户,可对于逃荒过来的灾民,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的。

  当然他也不是不懂世故的,看在周知府面子上,还是吩咐下来,好好给这些荒民安排个地方。

  只是没想到不知道那李县丞为啥也吩咐下去,让吴书吏坑这些荒民,把人家安排到了那样凶险的地方去。

  宋临清自打两年前来这里时,也是一腔热血,想要造福一方,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出民间欺男霸女的恶霸,还有铲除临水县境内的贼匪,还百姓们一片朗朗乾坤。看書喇

  哪曾想他太天真了,恶霸倒是除了几个,可贼匪却是一窝都没端了!

  虽说过程艰辛又被当地豪绅使绊子,但好歹恶霸还是硬被他关进牢底,审判一番后,上书知府大人,斩首了一个,流放了两个,还有三个是分别判了三年五年和十年牢狱之刑的。

  即使这样得罪了许多乡绅土豪,可宋临清不后悔,他只在乎对百姓们问心无愧。

  但贼匪可不是他们小小的临水县衙能铲除的,宋临清还要借助当地的军队士兵们,可临水县附近,也只有云水百户所最近了,而且他们也确实是可以被征调的。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那云水百户所的胡百户,本身就是个恶霸地头蛇,宋临清就算忍着厌烦请他派兵剿匪,那胡百户也不乐意,他的兴趣只是想法设法的捞钱,正儿八经的事情他是一件不干!

  实际上宋临清也确实派人去送了信儿,可你猜怎么着,胡百户直接狮子大开口,要一千两银子。

  说什么让他出兵可以,但是百户所粮饷紧张,宋临清也得资助一二,并且兄弟们出去剿匪,可是动刀见血的,辛苦钱也不能少。

  这尸位素餐,冠冕堂皇的不要脸行为惹怒了刚正不阿的宋临清,且不说衙门里有没有那么多钱,就是有,他也不会给这样的败类!

  宋临清自己也有钱,出门时他父亲母亲和娘子都给了他一些银钱,为保他在外做官能顺风顺水,可他压根不愿意拿出来给胡百户那种人,他宁愿出钱招纳临时民兵队。

  后来还真让宋临清以每天一百文的赏银,招纳来了百多名民壮,再加上县衙的十几个捕快,三十多个官差,三十多个杂役,组成了一支二百人的剿匪小队。

  可惜效果并不是太好,而且还闹得人心惶惶的。br>
  本来这临水县当地,有贼匪出没的地方,方圆几十里都没有百姓居住,为了安全起见,百姓们宁愿舍弃良好的田地和可烧炭的竹林,也要去人口密集,田地分配少的可怜的县城周遭居住。

  这也导致了临水县的布局图,如同雨滴水潭溅起来的水花花一般,中间有一圈圈的漂亮花纹,然而越往外围,就越少了纹路,甚至没有了纹路,变成了一圈儿死水……

  这也导致了临水县虽然看起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却不如临县富饶,再加上百姓们分配的田地少了,粮食的收成自然也少不少,每到秋税之时,税粮的征收情况总是拖后腿。

  这也是为啥前任黄知县,砸在这上面了,当然很大原因还是因为他贪污腐败,让底下人征收税粮时故意弄个什么“淋尖踢斛”,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的,最后惊动了一位刚正不阿的巡查御史孟赋孟大人,这才让那贪官落马了!

  但是临水县的情况并没有一个贪官落马而改变,大多数百姓们依旧困苦。

  因为种地顾不上住生计,百姓们就都把主意打到了烧竹炭上,或者男人去码头打零工,老弱妇孺编竹制品之类的……

  可蜀明两川烧制竹炭为生的百姓太多了,所以竹炭的价格并不是太高,因为南方这边对于竹炭的需求量也没那么多。

  竹炭卖到北地倒是个出路,可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花费的运送费也不少,普通的竹炭压根不值顾。

  倒是有那精贵的竹香炭、银丝竹炭还值得南北两地倒腾,毕竟那可是与北地的精贵木炭(雪花炭,银霜炭还有红罗炭之类的相提并论),能卖上好价钱。

  但是那竹香炭和银丝炭的煅烧方法,也都是被几家当地豪绅世族掌控着,寻常百姓谁能烧出那种精贵物,所以他们赖以生存的竹炭生计,也真的是勉强维持生计,甚至有的还维持不了,只能去码头做苦工。

  而那苦工,还不是人人都能有活计的,很多汉子们往往在那里蹲守几日,都不一定能找来。

  所以临水县的百姓,过得并不好。

  宋临清这两年多以来,一直想致力于改变这样的现状,可当地豪绅压根不帮忙,还偶尔会使绊子,这让他有苦难言。

  但他又是个执拗的性子,即使家里已经为他铺好了光明大道,他只需要再待一年,不出大差子就无所谓,都能直接调回京城,做个五品京官……

  可宋临清不愿意这个样子,他甚至心底暗暗发誓,临水县的百姓一日没有大出路,他就一日不回京城……

  正是宋临清的这种想法,所以他更加的在意百姓们的生计问题,甚至还自掏腰包,帮着有些住在水寨,日常出行只能靠小舟小船,十分不方便的百姓们,修建了一些路桥。

  只是出行问题解决了,那些水寨百姓们的生活,也只是改变了一点儿,生计问题,依旧是个大问题。

  可宋临清花光了手里的钱,也不可能再向家里要,他虽然心系百姓,却也不会让家人谈上这个无底洞,再说这也确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还是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彻底解决百姓们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