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盛世为王>第124章 树碑
  “邱相,五千两。”

  “董相,五千两。”

  “吴相,五千两。”

  ……

  在大将军的带领下,楚皇和靖王的眼神逼迫下,三位相爷带领文武百官纷纷捐款,而姜玄逸也一个个记了下来,等下了朝后再上门收账。

  这其中,多的有一千两,少的只有三五两,而且大多数只捐了几十两,虽然姜玄逸也没想着他们能捐多少,毕竟他们就算有钱也不敢捐。

  但只捐几十两甚至几两就过分了,虽然他没有刻意调查过,但他不用查也知道朝堂上不可能有这么多清官,就算有,大多数也站不到这里来,要么当个小官蹉跎一生,要么被挤兑出朝堂去了,能在朝堂上站着的清官,最少也得是六部侍郎的级别,不然根本抵挡不住外界的糖衣炮弹、政敌攻讦。

  “启奏父皇,儿臣打算在医学院外立一块石碑,上书所有人的捐款明细,让每一个来我医学院学习的学子都能知道他们的名字,让学子们感念他们的大恩大德。”姜玄逸本来是想用这招对付别人的,不过他还是太高看朝堂上众臣的自觉性了,他们不体面,姜玄逸就只能帮他们体面了。

  “哦?那朕?”

  “儿臣请父皇担任皇家医学院的名誉院长。”姜玄逸明白楚皇的意思,他没捐钱,但被碑文记载下来这么好的事情他当然也不想放过,那姜玄逸就请他当名誉院长,到时候就可以不捐钱名字也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碑文里了。

  “嗯,也好,朕就当这个皇家医学院的院长了。”楚皇对这个提议显然很满意,到时候天下百姓都会知道他是医学院的名誉院长,这对传播他明君的名头有很大帮助啊。

  但这对一部分大臣来说就不是这样了,树碑立传对一个渴望流芳百世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即便是和很多人在一个碑上他们也愿意,但这是对那些捐款多的大臣来说的。

  对那些捐款少的大臣来说,这就是照妖镜啊,到时候全天下百姓,甚至后世的百姓都知道他们只捐了这么一点点,到时候别说流芳百世了,遗臭万年还差不多。

  若只是一些小官还则罢了,毕竟他们俸禄低,捐少了也很正常,但能站在这个朝堂上的官员至少也是五品官,俸禄也在几百两到几千两不等,你就算是不贪,做了几十年官也不至于就拿出来这点钱,除非你开销极大,开销大不就是贪图享乐吗?至于你说是拿钱行善去了,真真假假,真的不用你说,朝廷和百姓都看得见,若是假的,会有人信吗?即便现在有人信,千百年后还有人信吗?

  不过自己啥德行自己还能不知道,这满朝文武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个清官的,真正的清官不需要说,天下人有目共睹。

  人是一种很现实的生物,只会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些所谓的背后的隐情、深意没人愿意看,更没人有兴趣看。

  那些捐钱少的官员此刻有些急,想再补上一笔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可怜兮兮的看着姜玄逸。

  姜玄逸对他们的求助熟视无睹,先让他们着急一会儿,让你们不知趣,不过姜玄逸还是给了他们机会,因为他们现在还有些价值。

  姜玄逸气定神闲的把账本总额给算了出来,不过这个数字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就是他给官员们留的机会。

  “多谢诸位大人的捐助,本王已经全部记下来了,日后我会派人到各位府上去取钱,到时候请各位大人准备好钱,等收到钱以后本王就请工匠把诸位大人的名字刻在碑上。”这就是姜玄逸给那几个捐钱少的官员的机会,就看他们懂不懂事了。看書喇

  那几个官员也是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还可以补救。

  捐钱这种事情不一定要看官位的,比如有几位三品大官的确是为官清廉,经常行善施粥,没什么钱,但有几位四五品的官员本就是大富大贵之家,家境殷实,多捐一些也不会有人说闲话,这种好事,谁力气大就多出一些力气也是应该的。

  不只是他们,那些个没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姜玄逸也一个都不会放过,哪怕只是一文钱都行,必须得捐。

  因为从这些官员手里才能筹到多少钱,九牛一毛而已,关键是需要他们带头,从后宫到太子和诸王,再到群臣,一级一级往下,再后面才是姜玄逸真正的目标,大头在他们那。

  “退朝。”等到姜玄逸记完账,楚皇看群臣无事要奏,便宣布退朝了。看書溂

  “臣等恭送陛下。”

  等到群臣下了朝回到衙门,姜玄逸便派了他的亲卫挨个衙门去筹钱去了,对那些小官来说,他们的上司都给了,他们敢不给吗?

  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极多,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虽有些夸大,但也没差到哪去,而收上来的银子多的有几十两,少的只有几文钱,对这些小官姜玄逸没啥要求,只要出了钱就行,多少无所谓。

  主要是借助这些数量庞大的小官把消息散播出去。

  而另一头,皇后邀请京城中的贵妇人来宫中一叙,也就把这件事情顺势传播了出去,再加上皇后懿旨到达各州郡,会一点点的流传到民间,对许多百姓来说,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而这段时间就是唯一给医学院留出来的时间,必须要尽快培养出来足够的妇产科大夫以及更多、更优秀的稳婆铺开全国,让百姓能够相信朝廷没在骗他们,真的有为他们着想。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种事情初期对百姓来说好坏参半,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定会是利多弊少,到时候这项政策就会深入人心,等到几十年后,就算他们这些人全都去了,后世的皇帝也不敢擅自废除此项举措,因为这是要百姓的命,百姓活不下去就会拼命,只要皇帝还想接着干,就不敢搞什么人亡政息的事情。

  历史可能开倒车,但这种事情一定不会,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