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现代言情>长寻坡>第140章

半夜起风了, 风刮着裹着塑料布的玻璃,响个不停。

三点多的时候,黎阳醒了, 屋子漆黑, 他往谭帅的脚下摸了摸,比被窝里面凉点, 重新塞好旧被子, 把一双大脚丫子围个严严实实。

坐起来披上衣服,黎阳去到前屋, 果然两个灶膛都烧着火,锅里咕咚咕咚炖着猪骨头。

村子里过年前杀猪,除了卖的, 其他的慢慢吃, 猪头留到二月二,猪骨头一般是正月吃,现在黎阳和谭帅来了,骨头就早早的下了锅。

大骨头一般要炖好几个小时,昨天吃完晚饭火就没停, 到这个时候, 一根长长的木头都快烧完了。

姥姥姥爷看到黎阳起来了, 拎暖壶过来, 黎阳开始洗脸。

旁边的屋子里, 舅舅的呼噜一声比一声大, 黎阳坐在灶膛前面的小板凳上,一边烤火, 一边跟姥姥姥爷小声的说话。

从前离的近, 有事可以找人捎句话, 现在隔的远了,二老担心黎母,也惦记黎旭和肖欣欣,对于黎阳这次出国学习,也是又喜又忧。

说着话,黎阳手里又被姥姥塞了几个手绢,里面包着的是钱,有给他的,也有给肖欣欣的,还有桐桐的。

知道是老人家的心意,黎阳笑着收下了。

提到谭帅,姥姥忍不住小声跟黎阳说,“那孩子是好孩子,这么大点年纪,家里头就没亲人了,他对你好,阳阳你对他也得像你哥一样……”

黎阳认真的点头,他和谭帅之间的纠缠,实在是复杂,只是不能跟旁人挑明,自己心里头明白就行。

等到锅里的骨头煮好了,谭帅也醒了,起来把被褥叠的整整齐齐,又被姥姥姥爷一通夸,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啃骨头。

吃完饭,外面还没亮,黎阳的几个舅舅和舅妈开始往车上装东西,也不知道都是啥,反正车子又满了。

外甥好不容易来一趟,刚呆了大半天,姥姥姥爷舍不得让走,但也知道他们都是大人了,不是小孩时候,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不能耽误,只能一个劲的叮嘱路上要慢点。

谭帅开车,姥姥姥爷和舅舅们一直送到村口,离开时,黎阳把谭帅换下来,自己去了驾驶室。

车子从村子开到公路上,天才将将亮,回去的路不用看地图,黎阳自己就行。

走了一个多小时,路边有人挥手求助,旁边一个大车停着,可能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黎阳停下车,一问,果然是对方的大车出了点毛病,坏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司机都快死哭了。

把车停在荒地里面,黎阳和谭帅下车帮忙,当然,上手的是谭帅,有司机在,黎阳连个下手都不用打。

卡车是空的,箱体缝隙都是煤渣子,好再是送完货坏了,如果车上还有煤,还得先把一车的煤块给卸下来,那更麻烦了。

一边修车一边说话,从司机的嘴里得知,这车牌虽然是外省的,但是煤矿就在海城边,原来是县里国营煤矿,资不抵债快要倒闭了,已经拖欠他们好久的车费。

司机口中的县城黎阳听说过,海城需要的煤不少都是从那边拉过来的,那里的煤质量挺好的,谁知道也没逃过这一劫。

不到半个小时,卡车修好了,司机师傅千恩万谢,谭帅朝他要了煤矿厂的电话,和黎阳继续赶路。

眼睛看着前面的路,黎阳问道:“你要电话干啥?”

“周乐的一个朋友对这个感兴趣。”谭帅懒洋洋的道:“就是上次见到你喊哥的那个。”

他这样说,黎阳一下就想起来了,谭帅说的人叫陈家浩,比谭帅和周乐年纪都大,十分的客气,对着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黎阳叫哥。

周乐在年前回来了,十分的活跃,像是花蝴蝶一样,B市和海城两边跑,农机厂不少小姑娘都认识他了。

周乐的朋友特别多,几乎走到哪都有一群,但介绍给谭帅的只有几个,他自己也说,那些都是酒肉朋友。

陈家浩是周乐的朋友之一,看着特别和气,听周乐说他过去跟船出海,因为天气原因被困海上好几个月,船坏了,吃的没了,其他船员死的死伤的伤,获救的时候,船长和船员二十多个,只有他一个是能站着的,还有三个奄奄一息的。

在那种困境还能活着回来的,黎阳觉得这人应该有惊人的毅力,所以印象十分深刻。

下午,黎阳到了B市,去四合院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他和谭帅还有黄立安三个人可吃不了这么多东西,大部分都得留在这。

卸车的时候,黎阳才看到姥姥姥爷给拿的猪后,自己家做的豆腐,磨好的黄面还有小米,棒子面……

黎母抓着儿子,问姥姥家的事情,谭帅在B市有事,把车留下,自己去坐公交。

黎阳本来想下午去医院看看桐桐,黎旭带着桐桐先回来了,小丫头肺炎好的差不多了,回家养着。

趁着母亲看孩子的时候,黎旭塞给黎阳一个硬本子,是四合院的过户手续,“正好谭帅在这,明天把这个给办了。”

因为上次给谭帅买的四合院出了岔子,原来的租户迟迟不搬走,黎旭跑了很多部门都没办法解决,他索性又买了一个,这次特意查了查,卖房子的人准备出国,四合院里面没有租户,只要办理了手续,就能立刻住进去。

除了黎旭,肖欣欣也买了一处,正在收拾着,留着以后她和妞妞住,孩子虽然才几岁,但是长的快,眨眼就大了,得提前准备着。

其实这几年,B市盖了不少新楼房,虽然价格不低,但是黎旭和肖欣欣都买的起,只是不好抢,而且这些楼房离他们店铺远,每天早出晚归实在是不方便,再考虑以后孩子念书,又想跟黎阳家挨近了,所以商量完就买在了附近。

晚点时候,黎阳开车去商厦接人,他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商厦里面依旧人挤人,这正是采买年货的时候。

左敏和肖欣欣俩人的店铺不在同一层,黎阳找到表姐的时候,肖欣欣忙的都快飞起来了,拉黎阳在店铺里看着,自己飞快的去仓库拿货。

店里的东西贵的离谱,一件衣服从几千到两三万,客人看中就试,合适就买,也不讲价,有的甚至只看尺码就拿走,黎阳站在那里不用废话,只不停的数钱。

等到肖欣欣回来,黎阳已经收了四万多块钱,这个时候银行已经下班了,得自己带回去,即便店铺里有保险柜,放在这里也不放心。

黎阳正帮着大姐收拾东西,店里来了几个熟客买香水,肖欣欣招呼着,其中一个女孩看向黎阳,问道:“这就是你在北方读大学的弟弟啊?”

肖欣欣连连点头,她尊重有知识的人,黎阳这个弟弟常被她挂在嘴边夸奖,有些客人就记住了。

客人提到了自己,黎阳在旁边也点头打招呼,因为是差不多的年纪,那几个女孩就多问了两句,听说他在农机厂上班特别的不解,觉得黎阳能有更体面的工作。

黎阳并没有多解释,那女孩一脸遗憾,几个人挑好了香水,就一起离开了。

东西收拾好,肖欣欣把店铺门关了,俩人一起上楼,帮着左敏应付客人,把半天的营业额拿上,然后关门。

这时商厦黑了一大半,黎阳手里提包装着几十万元,一直安全到车里才放心。

往家走的时候,肖欣欣问黎阳,“阳阳,刚才跟你说话的女孩咋样?”

“好像挺高的……”仔细回想了一下,黎阳说道。

“人家看上你了。”肖欣欣笑眯眯的说道:“要不咋特意跟你搭话呢。”

一听这个,左敏立刻也来了精神,“哪个姑娘?”

“就是东边家属院姓陶的姑娘。”肖欣欣一边跟左敏说,一边问黎阳,“那姑娘比你大三岁,在文化局上班,性格挺好的,你要是喜欢,我给你俩牵牵线……”

黎阳一听,赶紧说不用了,而且还千叮咛万嘱咐回去别说,他倒不怕父母催着结婚,而是担心谭帅,那家伙借题发挥起来,自己可遭不住。

看他这样紧张,肖欣欣答应了,因为黎阳要出国,可能好几年回不来,如果现在谈对象,他自己挂心不说,还耽误姑娘的时间,那就不美了。

黎阳他们三个回到家时,胡同亮起了一片灯笼,屋子里饭菜桌椅都摆好了,回来脱衣服洗手就开始吃饭。

谭帅事情还没办完,刚才打来了电话,说不用留饭,黎母还是在厨房里留了一份。

第二天,假期结束,黎阳和谭帅去办了四合院的手续,然后一起回海城。

小年一过,黎阳跟谭帅又去了一次穗城,这回郑铎和秦锐也在,吃饭的时候,还有穗城和S市几个政府部门的人,酒桌上什么都没谈,只是先混个脸熟。

虽然只是吃了个饭,这里面都是秦锐的功劳,他之前跟黎阳说借钱的事情不要找他,除了这以外的,帮了不少忙。

等到吃完了,黎阳和郑铎一起出去散热气,郑铎上下打量黎阳,“这个物流公司的法人上还有你的名?”

黎阳点点头,吐出一片白色的呵欠。

郑铎笑了笑,“你俩关系真好。”

手插在兜里,黎阳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郑铎没再多问,转而说起了他去德国的事情。

这次聚会完,下次见面可能要几年之后了。

回到海城之后,黎阳把黄立安和他的小同学给安排好,又跟远在俄国的大毛通了电话。

其他的都好弄,就剩下了谭帅。

黎阳把家里和厂子里的事情写到纸上,洋洋洒洒一页半,让他随身带着,隔三差五拿出来看。

谭帅看都没看,把人按在了床上,隔音墙和木头床兢兢业业的干起了活。

黎阳受不住了,讨饶喊停。

念在他要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谭帅这次终于有了点人性,堪堪停下来,在那张纸的后面写,黎阳欠他多少次,还标注了年月日。

纸上虽然没有写明白,黎阳自己知道啥意思,据理力争,终于把几百次砍到了一半,结果那张纸被划的乱七八糟的。

黎阳想要重新写,谭帅不怀好意的看他,“你要是还有力气,也别用在这没用的地方。”

黎阳立刻缩进被窝,谭帅依旧不依不饶,嘴上说着“动作很利索嘛”,然后又骨碌到了一起。

转眼间,订的机票日子就要到了,黎阳和徐国华还有厂子里另外三个大学生一起到B市,谭帅和黎家人都到机场来送行。

黎母哭的不成样子,黎父嘴巴笨,说了一句,“去读书又不是干啥,再差也不比阳阳来海城那年”。

黎旭拍着弟弟的肩膀,“照顾好自己,放心吧,家里头有我,有事打电话写信。”

黎阳连连点头,弯腰抱了抱黄立安,小声跟他嘀咕,让小家伙盯着谭帅好好吃饭。

黄立安握紧小拳头给黎阳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飞机快要起飞了,谭帅拎着东西送到最里面,黎阳停下来,垫起脚,伸手使劲抱住了眼前的男人,“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受累了,等我回来。”

来到海城七年的时间,即便是读大学的时候,两个人也没有长时间的分别,黎阳此时心里万般的不舍。

没想到黎阳会在大庭广众下做出这么亲密的动作,谭帅愣了一下,配合他微微弯腰,仗着自己高,低头亲了亲黎阳的侧脸,喟叹一般说道:“快点回来,要不然我忍不住想给你加次数。”

黎阳心里那点酸涩立刻没了,一把拎起自己的两个包,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谭厂长,我在学习之余会按时报告进度,请您放心。”

谭帅磨了磨牙,“如果你在床上这么硬气就好了。”

黎阳“嗖”的一下转身,头也不回的挥挥手,和另外几个人一起上了飞机。

虽然看不到,但谭帅和黎家人还是等到了飞机起飞之后才离开。

离开机场,谭帅没有立刻回去,先带黄立安去医院,检查没事后,拍拍他的屁股让他上车。

在车上,黄立安从书包里拿出来一张纸,嘴里嘟囔个不停。

谭帅看车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发现是黎阳写的,立刻伸手扯过来,随手塞到口袋里。

黄立安抢不过来,但是背下来了,并不担心,保证似的对谭帅道:“我答应阳阳哥了,一定会做到。”

谭帅哼了一声,没再说啥。

连续几天晚上都被折腾,黎阳缺觉缺的厉害,一觉从B市睡到了德国的柏林,睁眼就已经是异国他乡。

铅灰色的天空下,天气有些阴冷,黎阳他们五个人出了机场,就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孙浩和陈泽默。

陈泽默十分高兴,握着黎阳的手半天没撒开,“终于来了,一直在等你。”

也不知道是来的急还是咋的,陈泽默穿的很单薄,手跟冰块一样凉,黎阳把自己的手套脱下来给他暖和,陈泽默不客气的带上,缩着肩膀打了个喷嚏,被黎阳推着上了出租车。

车上,黎阳五个人好奇的向外看个不停,早来他们一年的孙浩介绍路过的建筑,只是他脸色不太好,时不时就咳嗽几声。

“是不是感冒了?”黎阳关心的问道。

“他应该去看医生。”陈泽默突然插嘴说道:“他生病很久了,每天还要学习和打工。”

黎阳吓了一跳,“没钱了吗,这种情况你们往回打电话,厂子里会汇款过来。”

“不是,不是没钱……”孙浩摇头,吞吞吐吐的道:“我怕耽误时间,只是咳嗽两声,不碍事。”

因为是在车上,黎阳也没有多说什么,等到了地方,看到一片绿色的花园,几个人精神一震,一路的疲劳仿佛轻了几分。

陈泽默带路,绕过花园和水池,来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里面比外面还冷呢,黎阳也是一脸意外,“是生活费不够吗?”

“不是。”陈泽默说的很痛快,“住在这是为了省钱省时间。”

在不断追问下,黎阳才知道,他们可以选择租在离市中心远点的地方,但是每天要坐公交往来,住在市里的地下室,房租便宜不说,还省了公交车月票钱。

厂子里的生活费是固定的,省下的钱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给自己买东西或者留给家里,没人过问。

虽然住的地方不好,但陈泽默和孙浩都没有怨言。

等听了地下室周围的房子的租赁价格,黎阳自己心里也忍不住想,住这里挺好的……

想归想,黎阳还记得正事,从行李里面拿出钱来,让孙浩立刻去看医生,他和另外四个人得赶紧去学校和银行办理各种手续。

到德国的第一天晚上,黎阳和另外六个人在地下室度过。

学校的宿舍申请要排队,短时间内不可能,黎阳等人也面临着出去租房子的境地。

等所有事情办理妥当了,黎阳开始找房子、租房子、搬家、熟悉环境,虽然还没有入学,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虽然黎阳顶着农机厂学习的名头来,厂子里给生活费,但黎旭在B市按照汇率换了几万马克,谭帅也给了很多,黎阳手里有大笔的钱,根本用不了,他想过阵子就汇回国。

他刚升起这个念头,往国内打电话报平安时,谭帅就说了,不要想着再汇钱回来,他会再打过去,来来回回浪费的只有手续费。

黎阳也给许琰老师打了电话,对方昨天又熬夜做实验,说一句话打三个呵欠。

七个人报的是不同的学校,有两个人去了慕尼黑,黎阳和徐国华他们五个住在一起,因为学的东西差不多,平时有问题可以相互探讨,这样的日子好像又回到了大学的时候。

明明住在一起,黎阳也很少见到孙浩,陈泽默说他一直在打工,黎阳这才知道为啥每次通电话他都碰巧不在。

仔细了解一下才知道,在这里孙浩打工一个小时能挣十三马克左右,相当于国内五十块钱左右,一天就算干八个小时都能收入四百块钱,而农机厂现在的技术员工资加上福利补贴和住房补助一个月六七百块钱。

打两天工相当于在国内时一个月的收入,孙浩家里并不是多宽裕,所以才这样拼命。

这就是发达国家啊,众人心里忍不住感叹。

徐国华都忍不住心动了,他问陈泽默,“陈哥你从来不出去打工吗?”

“我就在打工啊。”陈泽默扬了扬手里的书册,“我做题,他们付钱。”

黎阳一眼就看出来那上面都是数学题,而书册上印刷着他们大学数学系的字样,原来这份工是帮人做作业……

除了这个,他偶尔还会参加一些报纸和杂志上的数学比赛,奖金也不少。这些都是徐露露帮忙找的,陈泽默自己不太懂得这些。

提到徐露露,陈泽默才想起来,自己好像欠了她好多顿饭,正好黎阳来了,叫上她一起吃了个饭。

在异国他乡遇到校友,黎阳也十分高兴,好几年没见,徐露露并没有太大变化,问黎阳德语学的怎么样,在这里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可以找她。

短暂的相聚之后又再分开,不管怎么样,在这陌生的地方遇到熟悉的人都让人心情愉快。

新房子带着个地下室,黎阳早就想好了,趁着还没开学,几个人一起把地下室布置成了小型的实验室。

看黎阳零零碎碎的买东西,陈泽默高兴之余忍不住问道:“这钱厂子给报销吗?”

黎阳顿了一下,斩钉截铁的道:“报!”

“太好了!”陈泽默赶紧把自己想要买机器告诉给黎阳,他早就寻摸好了,黎阳点头之后,就高高兴兴的一起走了。

早在几年前,第一台逆变器就在德国出现了,陈泽默手里有几个旧的,黎阳又买回来另外几个型号的,放在地下室里全都拆开,对比他们自己的构思,一点一点的研究。

初创期的东西最有意思,没有太多人提供研究思路,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然后实验,虽然大多数的时候都失败,每个过程都很重要。

地下室的器材越来越多,黎阳满足的同时也有点心疼,尤其是每次看银行卡余额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