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穿越重生>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第297章 胥民
    但屎盆子已经被扣到自己头上了,何秋也躲不过去了,只能怀着报复的心理,把这群人的来龙去脉跟朱高炽说了个干净。

    朱高炽装作很吃惊的样子看着朱元璋,摇了摇朱元璋的胳膊说道。

    “这群人太可怜了,皇爷爷还是放他们一马吧,都已经这么久了,恐怕当初对抗皇爷爷的人都已经去世了吧?

    他们说到底也是我大明的子民了,何况就是陈友谅的儿子,也在咱大明得了个爵位,他们又有什么过错呢?”

    朱元璋脸色有些复杂,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罢了,这事就依你,朕这就给京城发信,让你父王下令,解除对胥民的压制吧。”

    朱高炽发出一阵欢呼,连忙说道。

    “皇爷爷英明!”

    一干人回到大部队之后,朱元璋左思右想觉得不大对味,最后总算是想明白了,好啊,朱高炽这臭小子恐怕是知道这群人是怎么回事的。

    这是在跟何秋唱双簧啊!

    朱元璋心中又好气又好笑,朱高炽就这么不相信他吗?还要跟他耍这些小心机。

    不过朱元璋也没多说什么,随他们去吧,他已经老了,对朱高炽的做法倒没什么不满,反而有些开怀。

    至少这说明自己的这个孙儿不是个蠢货,对于一向坚持嫡长子继承的朱元璋来说是个好消息。

    大明的江山至少能够稳固的传承三代,保证三代贤良,再往后的事,朱元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但从历史上看,一旦开国君主三代英明,这个王朝也就能有最少两百多年的国运了。

    何况现在朱元璋还在推行变法,力求减轻土地兼并,为大明再延续国运。

    等到朱棣回复朱元璋关于胥民的奏折到的时候,朱元璋已经顺着长江,来到了镇江。

    镇江这个城市,可能在后世不甚出名,可如今它却是大运河上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民间利用运河运输货物的人有很多,现在的京城又不是北平,漕运压力没有那么大。

    何况随着开海的进行,很多船只都会顺着长江一路东行至此,卸下船上的货物,要么就地发卖,要么再转成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运到朝鲜、日本、南洋等地发卖,这样的利润会更高些。

    如此一来,整个镇江就更为繁华了。

    朱元璋看到这么繁华的镇江,心中竟有些不太适应,这和当年他见过的镇江相差甚远。

    这才一代人的时间,镇江就变得比往昔更为繁华。

    不过朱元璋不单单只看到了镇江的繁华,他也敏锐的发现,镇江的人口要比其他一路上看到的地方的人口多出不少。

    这大概也是变法之后新出现的情况了,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的实施,让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大为减轻,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商业中去。

    或者是跑到比较繁华的城镇中做工,这样一年算下来能挣到的钱,可比在地里种田挣得要多得多。

    可是大明朝廷对这件事反应有些迟钝,很多地方跑的都快没人了,可还是一个县的编制。

    而在长江和运河沿岸,不少地方的小镇人口比起县也不少多少,却没有县的编制,只能靠着三五名循吏在这管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朱元璋心中有些疑惑,这些地方究竟该不该设县,或者合并县制?

    身边的何秋,就是提出变法新政的人,朱元璋想来,这事问他恐怕会有些收获。

    何秋被喊来之后,听到朱元璋说这事,心中也是颇为快意,这大概就是封建社会的‘城镇化’了吧?

    大明工业革命的种子、资本主义的种子,都藏在这不为人知的潜流之下。

    何秋抛开心中的其他思绪,认真的对朱元璋说道。

    “臣建议再次实行清田,并且根据此次清田的情况,重新统计各地的人口,人多的地方设县,人少的地方撤县。”

    朱元璋对他的想法不置可否,慢慢的说道。

    “若是按你的想法,边陲地区的州县岂不是大为减少,这对大明在当地的统治可是极为不利的。”

    何秋一顿,朱元璋的话也不无道理,若是真的边陲各省治下只有几个州县,恐怕愿意去边陲地区当官的人就更少了。

    只凭借着一点点人手,想要维持在边疆的统治,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就在内地实施这样的策略吧?边疆的州县暂时不去理会。”

    朱元璋转而问道。

    “那你提出合并州县的理由是什么?”

    何秋就详细的说了说他的考虑。

    在何秋看来,不管是当初朱元璋一统天下后,清田统计出来的鱼鳞册,还是前几年变法之前做的一次清丈,对大明土地统计的并不完善。

    当然这何秋也能理解,到底不是现代社会,统计土地、人口的手段那么多。

    但现在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实施,让大明再次进行清丈的难度变低了很多。

    徭役可以用银两抵充,各地zhe

    g fu不用再试图隐瞒人口,逃避下发的劳役了。

    之前的时候,自家治下只要多一个人口,就会多出来一份徭役,各地官员为了省事,自然会选择隐瞒当地的确切的人口数字。

    可现在,就不用这样做了。

    何况,因为何秋带来的一些改变,至少北平以及河北的很多地方,现在征发劳役来修路、修堤都是会给钱的。

    百姓巴不得朝廷征发徭役,这种做法也慢慢地在大明各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毕竟是在朱棣的地盘上先实施的,朱棣现在又是太子,就是为了讨好朱棣,官员们也愿意推行这样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事很符合部分儒者的想法,是大大的仁政,所以在士林里拼命鼓吹的人也不少。

    一来二去的,这样的做法就慢慢通行开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各地zhe

    g fu因为变法,手头都有了一些钱,要是没有钱,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会同意这样做。

    朱元璋也能听明白何秋的思路,他这种思路也算是中华上千年一直贯穿的一种做法了。

    从汉代起,就是地方人口过万,就需要设县管理。

    即便到了现代中国,也大抵遵循的是这样的思路,不过多出了工业、经济等因素。

    虽然大明不再是万人设县,但大体的做法还是一致的。

    朱元璋让何秋先退下去,又把这事写了封信,让人快马送去京城,要求朱棣给出他的意见。

    没让朱元璋等太久,朱棣的回信就到了。

    朱棣很赞成何秋的做法,而且他还提了一件事,如今各地的吏员有些多了。

    之前的吏员改革虽然有不少的好处,但也让朝中负担了几十万吏员的薪水开支,面对这样庞大的一笔支出,就是朱棣也觉得头疼不已。

    更何况,现在恐怕有不少地方都虚报了吏员数目,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清丈,把这批空额找出来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