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明奉国将军>第464章 封赏与人事的安排
  “赵爱卿忠贞秉直,朕心甚慰。”

  朱连壁见赵荣贵在众人,犹豫不决之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不由点头赞道。

  “赵荣贵听旨。”

  “卑职在。”赵荣贵昂首站了起来,躬身拜道。

  “朕加封你为镇东大将军,领龙安府卫指挥使,兼任四川都司副将。”

  朱连壁金口一开,堂下众将无不色变,一个个悔得肠子都青了。

  很明显皇帝对于赵荣贵的封赏,是对于他们这些降将的态度,有力的反击和不满。看書溂

  卫指挥使一职,品阶职务确实不高,可这是皇帝亲封的啊。

  干好了,不愁以后不能升迁,可他们却只顾想到,以前他们都是总兵官,却没有醒悟到,今时不同往日。

  镇东大将军是朝廷新拟的勋官,位列从二品品阶。

  都司副将为从三品,卫指挥使实职,为正四品官衔。

  赵荣贵这个职务,在即将一统的大明王朝来说,已经属于武官一等序列。

  今后王朝一统,总兵这样的统军官职,显然是不会常设的。

  一省都司总兵衙门的最高武官,都司总兵,实际全职可称呼为都指挥使,不加总兵衔的话,品阶仅为从三品。

  加总兵衔则为正三品武官职务。

  事实上明末以后,总兵一职,多如牛毛,是个人都自称总兵,职权远不如前期一般,属于高级武官序列。

  “陛下,卑职愿意听凭巡抚衙门,与都司总兵府调遣。”

  朱化龙见自己的迟疑,引来皇帝的不满,心中惶恐的他,连忙站了出来,躬身表态道。

  紧接着王自奇、武大定、杨展等一帮降将,也纷纷表态道。

  “卑职等有罪,请陛下责罚。”

  朱连壁目光扫过众人,面无表情的说道:“保宁候武大定,保康候贺九仪,朕在盐井已经下过旨意,晋封你二人侯爵,这事不会变。”

  “你二人若想干些实事,为朝廷分忧解难,云贵川三省各州府卫指挥使,你们可以任凭挑选。”

  “但朕有言在先,在其位,谋其职,干得好,朕该有的封赏不会少,干得不好,该有的惩罚,朕也绝不容情。”

  “当然,尔等要想立功封赏,河西各州府,同样需要统兵将领。”

  “愿意前往河西各州府担任卫指挥使一职的,加授都司副将一职。”

  “当然,不愿意接受实职委派的,朕也不勉强。朕会下旨吏部,任命诸位忠武将军一职,今后诸位将军,皆可获得正四品勋官俸禄。”看書喇

  “虽然不敢保证诸位荣华富贵,但一辈子衣食无忧,朕还是可以保证的。”

  朱连壁这一番严肃的话语,也让堂下的一众降将,意识到目前的处境。

  那就是要想安享晚年,接受朝廷勋官职务也就够了。

  但要封侯拜将,封妻荫子的话,很显然他们目前的功绩还不够。

  “陛下,卑职愿意前往河西总督府效力。”祁三升思虑了一下,拱手请缨道。

  “陛下,卑职也愿意前往河西效力。”接着朱化龙、袁韬、任屹三人,皆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卑职愿意留在蜀地。”紧接着王自奇,杨展、曹勋、关有才、张志明等人,也先后表达了自己意见。

  “哈哈哈……诸位将军忠心体国,朕心甚慰。”

  朱连壁朗声大笑之下,堂下众将也跟着讪讪而笑。

  其实大家心理都明白,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皇帝一言之下,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既然皇帝给了台阶,要是再不顺坡下驴,那就真是不懂事了。

  “王自奇,你在黎州城下,斩杀敌将郑蛟麟,献城有功,朕授予你安东将军,担任四川都司副将一职。”

  朱连壁的一贯主张,都不是竭泽而渔。

  这批降将,现在看来,赵荣贵知进退,是个聪明人。

  祁三升、朱化龙众人,有建功立业之心,这也跟他们几个年龄有关系。

  祁三升,朱化龙、袁韬、任屹四人,如今都不过三十上下的年纪,正是青壮之年。

  赵荣贵、武大定、贺九仪,包括王自奇这些人,都已经人到中年,年长的赵荣贵已经五十一岁。

  王自奇在大西军中,就官任都督总兵,统兵经验丰富,在黎州又有功劳。

  朱连壁自然不能让人安心,所以他特意给了他一个正三品的安东将军武官勋职。

  又实授了他从三品的都司副将职务。

  “谢陛下荣恩,卑职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提携之恩。”

  听到皇帝旨意,原本已经心凉一半的王自奇,激动的拜倒在地。

  如果朱连壁一开始,就给他这个封赏,王自奇心里必然是不服的。

  但经历了刚才打压,王自奇已经想好了,待会会议结束,自己就请封去楚雄府担任卫指挥使一职。br>
  这就是人性,当你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的时候,意外获得更好的结局,心境自然也就截然不同。

  朱连壁摆摆手,示意他免礼,这才把目光看向刘玄初,王屏藩、高得捷三人。

  “刘玄初听旨,你平地蜀地有功,朕授予你贵州巡抚一职。”

  “王屏藩调任贵州都司总兵,高得捷调任云南都司总兵。”

  “微臣领旨谢恩。”刘玄初三人,虽然心头一惊,却还是恭敬的双膝跪地,郑重的拜道。

  “宋和,传旨贵州都司总兵李来亨,调任四川都司总兵。”

  “贵州布政司王锡衮,升任四川巡抚。贵州布政司参议李乾德升任四川布政使。”

  “遵义知府程源,出任四川按察使。”

  “封王应熊为开阳伯,加礼部尚书衔,担任云贵川三省总督。”

  “封顾炎武为南川伯,加都察院左都御史,担任云贵川三省巡按御史。”

  ……

  朱连壁对西南三省官吏的封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王应熊这个总督,在西南各省有威望,加上年岁也大,再干三五年也该致仕。

  这也是朱连壁没有换人的原因,其次顾炎武是他信赖的人,也是一个具备宰相能力的良才。

  如今的顾炎武也就是三十出头,正好在下面再历练几年,将来入阁拜相,也就是顺理成章。

  其次,云贵川巡按御史台,虽然不管军政,也不管民政,但却负责监察百官。

  属于代天巡狩,位列钦差,有督查百官职权。

  朱连壁这一番人事安排,基本可保云贵川五到十年,不再出乱子。

  西南三省的安定,也就意味着,大明的统一大业,又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