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明奉国将军>第436章 刘文秀心中的想法
  “大将军,遵义可不好打,咱们真要去打遵义?”听到刘文秀的军令,总兵王复臣,神情凝重的拱手问道。

  时刘文秀虽然与孙可望、艾能奇、沐天波四人在昆明,共襄盛举,自称为抚南王。

  但自己营地内,刘文秀还是自称平西将军,因为这个封号是他义父,大西皇帝张献忠给他的封号。

  故刘文秀帐下众将,平日里也称呼刘文秀为大将军。

  “孙可望、艾能奇一意孤行,私心太重,皆想继承父王之位,他们不顾义父,死于建奴之手,与建奴合作,企图在西南,建立自己的地盘。”

  刘文秀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沉声道:“我看他们这是痴心妄想,如今孙可望和艾能奇北上建昌。”

  “正是我们摆脱二人的机会,我决定明日率军前往安顺州,与沐天波汇合,然后挥师撤回昆明。”

  “啊?”听到刘文秀的话,王复臣,卢名臣二人一时都有些惊疑不定。

  “你们没有听错,也不用怀疑,我刘文秀没有自立为帝的野心。”

  刘文秀的表情很淡定,从容的说道:“我只想取代沐天波,获取黔国公封号,永镇边州罢了。”

  “沐天波这个黔国公,这次被孙可望胁迫,没有选择,彻底走到了大明的对立面,但我们还有选择。”

  “只要我们吞并了沐天波的人马,在昆明站立脚跟,然后向朝廷献表归降,大明的皇帝,无论如何,也该给我一个爵位吧?”

  “如今孙可望和艾能奇北上,西川局势动荡,我们这个时候向朝廷表示归降,只求一个黔国公爵位。”

  “你们说大明皇帝,会不会答应呢?”

  王复臣和卢名臣二人,都是跟随刘文秀多年的大将,二人也没有想到,刘文秀竟然有此图谋。

  “大将军所图,若是成功,换一场富贵,自然没有问题。”王复臣沉吟之下,也不得不承认,刘文秀计谋若成,黔国公不难求得。

  “不过,俗话说的好,狡兔死,走狗烹。大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天下大定之后,你该怎么办?”

  “王总兵,天下大定,为时尚早,我认为先谋当先,再图将来。”卢名臣却是为刘文秀的谋划,大为赞赏。

  “不错,先把眼下这一关渡过去,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刘文秀的眼界,能够想到依附大明,谋取黔国公爵位,已经比孙可望、艾能奇等人要高明的多了。

  至于将来如何,他还真看不明白,如今的大明皇帝(朱连壁)究竟能不能一统天下,他是看不透的。

  “此事是我军机密,现今只有你我四人所知,不可外传。”

  刘文秀看了眼卢名臣和王复臣,以及身后垂首而立的儿子刘震,郑重的告诫道。

  “大将军放心,我等告退。”卢名臣和王复臣连忙答应而退。

  “父亲,您既然有心归顺大明,为何又要攻打贵阳,击杀曾英呢?”

  “这不是拉仇恨吗?”

  一旁年少的刘震,年不过十五岁,稚嫩的他,虽然有些消瘦,但实际十三岁他便跟随父亲,开始上阵杀敌了。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却不是个文弱公子。

  “打贵阳是证明我们的实力,杀曾英是报昔日之仇,此人当年在綦江,屡次阻我,导致大王(张献忠)战略失败,害为父被大王责罚免职。”

  “这等深仇大恨,为父岂能不报?”

  昔日大西军为打通贵州布政司通道,刘文秀与曾英、王祥在重庆府治下的綦江、江津、合州打了一年多。

  导致大西军未能实现攻略贵州的战略部署,只能撤回川中,从而失去战略回旋之地,被追赶而来的清军,杀得大败。

  张献忠这个大西王,更是死在了西充城。

  想起这个往事,刘文秀每每都对曾英,恨得咬牙切齿。

  也正是多年的对手,让刘文秀摸清楚了曾英的脾气,以一场诱敌之计,在鸭池河上游峡谷,利用一场洪水,结果了曾英的性命。

  而曾英至死斗没有想到,刘文秀一直在惦记着他的小命。

  青山卫所,距离贵阳城不足五十里,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守御所。

  常年只有百户李常,率领的一百二十名军户屯垦于此。

  董琼英在贵阳北门,击溃追兵,率众追上知府范明熙,守备张才,一路退到青山守御所。

  眼见刘文秀率领的叛军,并未追来,范明熙这才松了口气。

  “有劳曾夫人,张守备防守,本府立即派人前往遵义,向总督大人汇报贵阳军情。”

  接到贵阳失守的消息,云贵川总督王应熊,贵州巡抚顾炎武,都是大吃一惊。

  随后王应熊立即召集,布政使王锡衮,总兵罗于莘,副将张胜来到总督衙门商议应对之策。

  正在众人商议之际,数骑飞马来到总督衙门外。

  “陛下口谕,请王应熊大人接旨。”为首之人正是锦衣卫斥候千户,官居都督府佥事的王猛。

  头戴幞头帽,身穿灰衣长袍的王猛,领着一队精干斥候,人人装束一致,看起来十分精炼。

  他们每个人的战马上,虽然配有软弓长箭,绣春刀等装备。

  但身上却看不出佩戴了利器,实际上则完全不是如此。

  王猛的双腿小腿两侧,各绑了一把匕首,左臂藏有袖箭,右臂绑了护臂,如有突发事件,他们可以随时展开反击。看書溂

  手持锦衣卫令牌的王猛,一路疾步走进了总督衙门,衙门口的士卒,见到王猛的令牌,纷纷让路。

  “微臣王应熊、顾炎武……恭请圣安!”

  大堂之上的贵州布政司行省官吏,听到皇帝使者到来,纷纷迎了出来,跪倒在地。

  面对呼啦啦跪在自己面前的一众官吏,王猛拱手朝南一拜,扬声喊道:“陛下口谕!”

  “朕于十月初一上午,抵达遵义城,近日贵州各军人马,当以固守为主,听候朕之调遣。”

  “臣等领旨。”王应熊、顾炎武、王锡衮等人,拱手拜道。

  “王将军,陛下现在到哪了?”顾炎武与王猛算是老熟人了,起身之时,连忙上前见礼问道。

  “顾大人放心,陛下说十月初一能到遵义,就一定能够到。”王猛淡淡的看了眼顾炎武,并没有因为熟络,就说出了皇帝目前的行踪。

  “呵呵,是顾某考虑不周了。”顾炎武见王猛态度冷淡,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个愚蠢的问题。

  “王将军,请上座说话。”顾炎武连忙给王猛介绍了在座的官吏,然后解释了一下贵阳的情况。

  “顾大人不必多虑,我立即派帐下斥候,前往贵阳打探情况,天塌不下来。”王猛得知事情经过,镇定的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