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明奉国将军>第409章 孟乔芳授首
  孟乔芳率领帐下人马,在女真梅勒章京杜敏,总兵陈福众将的身先士卒下,悍然对李之芳的步兵营,悍不畏死的发起了冲锋。

  军阵前方的提督李之芳,手持一杆长弓,连珠三箭发出。

  “开火,给我狠狠的打!”

  九千步兵营的士卒,人人手持火枪弓弩,对着蜂拥而来的敌兵,毫不留情的展开了反击。

  军阵后方的朱连璧,通过瞄准镜看到战场上的情况,一扯马缰,抬手抽出马背上的长柄横刀。

  “全军突击!”

  “杀~杀啊!”

  左右赵彪、高得捷、王屏藩以及三千锦衣卫力士,动作整齐,军容鼎盛的高举起手中的明晃晃的钢刀。

  三千铁甲骑兵,分成三支攻击队形,犹如离弦之箭,杀进了战场。

  “投降免死!”

  “反抗者杀无赦!”

  策马挥刀的朱连璧,在赵彪与神枪小队精锐士卒的护卫下,头戴凤翅盔,身穿兽面麒麟甲,披着刺绣锦袍的朱连璧。

  一马当先,手中横刀横斩而出。

  与迎面冲杀上来的敌兵,迎面碰撞在一起。

  “嘭!”

  在战马的冲撞之下,迎面而来的敌兵,被撞的倒飞而出。

  身后的敌兵,握着长枪战刀,刚填补上来,就被朱连璧手中的横刀,横扫斩飞而出。

  “挡我者死!”

  目光如电,面容严峻的朱连璧,横刀连劈带砍,杀得冲上来的敌兵,无一合之敌。

  “杀!杀呀!”

  锦衣卫力士,人人鲜衣怒马,手中钢刀锋利坚韧,所向披靡。

  高得捷、王屏藩皆一时勇将,二人虽然是昔日吴三桂旧部,但毕竟都是大明出身。

  如今承蒙朱连璧抬爱,不计前嫌的录用,此次战斗,也是二人归顺大明的首战,二人自是拼命厮杀,不敢有丝毫懈怠。

  尤其是见到朱连璧这个大明皇帝,居然身先士卒,二人也是一阵动容。

  泾阳城外,东南西北各个战场,朱连璧统率的明军,士气高昂,人人奋勇当先。

  对孟乔芳率领的清军将士,进行了全面的压制。

  尤其是城北战场之上,孟乔芳意图冲破李之芳的军阵,亲率精锐冲在最前线。

  与朱连璧率领的锦衣卫力士,迎面碰撞在一起。

  孟乔芳是武举人出身,虽然年过五十,但也颇有廉颇之勇。

  策马持枪的孟乔芳,在军阵中往来冲杀,所到之处,锦衣卫力士无不是人仰马翻,竟然难以抵挡。

  孟乔芳率领的一队亲兵,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冲到军阵前,与朱连璧迎面遇上。

  火光映照之下,初次照面的朱连璧,二话没说,纵马挥刀便斩了下去。

  “锵!”

  刀枪碰撞,火星迸溅。

  孟乔芳虽然勇武,却也被朱连璧一刀震的虎口发麻,手中长枪几乎差点脱手而飞。

  “死!”

  朱连璧欺身而进,冷哼一声,手中横刀拦腰斩出。

  孟乔芳瞳孔瞬间放大,手中长枪猛然刺出,却依旧慢了一步。

  锋利的横刀,破甲而入,从孟乔芳腰身腹部狠狠切入。

  “呃~啊!”

  遭此重创的孟乔芳,腹部伤口鲜血内脏喷涌而出,马背上的他表情痛苦,哀嚎着倒下了马背。

  “敌将已死,投降者免死!”

  “反抗者杀无赦!”

  护卫朱连璧左右的赵彪,趁势而上,砍下孟乔芳的头颅,高举着呐喊而起。

  战场两翼的李定国,率领的禁卫骑兵第一军的将士,趁势掩杀。

  杜敏、陈福两员建奴大将,先后死于李定国与苏尼哈手中。

  东门外的孙得功,眼看大势已去,带着年少的儿子,以及旧部人马,向陈子龙投降。

  南门的王进宝,自持勇武,先是战马被射杀,之后又被火枪射中,受伤被俘。

  一夜激战,孟乔芳所部四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死于战火的人员,高达一万五千余人。

  两万余人投降被俘,数千人马四散而逃。

  清晨时分,硝烟散去,站在泾阳城头的朱连璧,登高远眺,放眼望去,战场之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立即打扫战场,我军将士,立碑下葬,敌军士卒,焚烧掩埋。”看書溂

  “李定国,你率领禁卫骑兵第一军的将士,立即回转长安。”

  “把孟乔芳以及帐下的将领头颅,带回长安,派人送到长安城下。”

  “派人向长安城的守军喊话,投降者免死,论功行赏。”

  “反抗者,城破之日,身首异处,决不轻饶。”

  朱连璧表情肃穆,语气透着寒意。

  一场大战,虽然大获全胜,但初步统计,各军死伤超过五千人马。

  这样的伤亡,看似不大,但代价实际也不小。

  泾阳一战,孟乔芳全军覆没,也绝了长安守军坚守的念头。

  长安守将任珍、马宁二人,皆是明军出身。

  任珍是河南宜阳人,清军入河南,以游击将军率众归降清军,后升任总兵。

  马宁则是宁夏人,原明军参将,清军入陕与张勇投降清廷。

  这二人虽勇武,但气节之上,属于有亏之人。

  当李定国率军来到长安城下,把孟乔芳、杜敏、陈福等几十颗将领的头颅,摆放在城门外。

  城头上的守军将士,无不是脸色大变。看書喇

  城内的陕西巡抚朱延庆,来到城头之上,见到孟乔芳那颗熟悉的人头,吓得当场瘫软在地。

  “城头的守军听着,当今大明圣上有旨,三日之内,只要开门投降,一律免责,官任原职,既往不咎。”

  “三日之后,大军攻城,破城之日,凡是参与抵抗者,夷灭三族!”

  策马扬鞭的李定国,一声高呼,骑兵将士,无不是齐声高呼响应。

  紧接着李过、马进忠率领的羽林第三军、第四军六万将士,也齐声高呼。

  三军齐呼,声势震天。

  长安城头的万余守军,无不是骇然。

  任珍双手搭在城墙上,面如死灰,一心求取功名的他,想到灰暗的前途,不由重重的叹了口气。

  “任兄,何故叹气?”马宁不知何时,走到任珍身后,挥退左右的他,淡淡的笑道。

  “你我皆是大明将士,不得已而从了建奴,如今大明天子,广纳贤才,既往不咎,咱们何不顺应时势?”

  马宁是回回人,对于归顺大明,他并没有任珍这样的心里负担。

  “马兄,你我身为大将,岂能不战而降?”任珍微眯着双眼,盯着马宁的脸庞,想要从对方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

  因为他并不确定,对方所言真假,若是试探之意,他答应了下来,必然立马就有杀身之祸。

  “任兄,不必怀疑,我族人马惟兴,此刻正在城北明军之中,我是真心实意而来。”

  马宁此言一出,任珍不由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