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明奉国将军>第368章 大明帝国的新式陆军
  新编的大明陆军第一军,又号龙骧军。

  这支军队,显然具备近代陆军的雏形,全军各步兵营,皆配备了燧发枪,火绳枪,炸药包。

  马队一千士卒,一人双马,全员虽然没有火器,但却配备了重甲和轻甲,既可以冲锋突袭。

  也可以迂回包抄,属于战略支援大队。

  炮营,分为重炮营和轻炮营,拥有迫击炮和红夷大炮等重型火力。

  辎重工兵营,负责粮草保障,挖掘工事,开路修桥等作用。

  可以说这样一支军队,拥有完全独立的作战能力。

  朱连壁在正月十六,视察过新编陆军第一军后,也是大为赞赏。

  虽然这次整编,是陈子龙负责的,但整个整编的方案,军事编制,军纪、军歌都是朱连壁一手策划的。

  也就是说陈子龙不过是照本宣科,按照朱连壁的计划在执行。

  陆军第一军的军服,也换上新式军装,所有将士们统一戴铁盔。

  军服统一为黄青色近代军服,鞋子为帆布鞋,今后还会配上雨靴。

  总之,经过两个月的改编,新编的大明陆军第一军,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战斗力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当朱连壁一身戎装,身披金龙战袍,在赵彪率领的锦衣卫力士护卫下,进入紫金山大营时。

  陆军第一军提督陈子龙、率领左总兵项鸣斯,右总兵陈万鼎,第一镇参将李通、第二镇参将高懋明、第三镇参将周尚斌。

  一众军中将领,躬身在大营门口迎候。

  “末将陈子龙,率军中众将,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营门内外,值守的三千将士,人人身穿军装,背着枪支,腰间挎着凤翅刀。

  戎装在身,可行军礼。

  陈子龙躬身拱手一拜,将士们纷纷响应高呼参拜。br>
  “免礼,入营!”

  朱连壁骑着白凤马,头戴着簪缨金盔,目光炯炯,在众将的簇拥下,进入大营。

  此时,第一军的三万将士,除了值守营寨的一营人马,其余两万七千将士,皆已经在校场集合完毕。

  朱连壁驱马徐徐走上点将台,居高临下,俯视着眼前这支新式军队,心中一股热血瞬间被点燃。

  眼前整编的大明新式陆军第一军,已然有了新式军队的气象。

  看着眼前这支换了新装备,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的军队,朱连壁仿佛有种回到后世的感觉。

  “明军威武!”

  朱连壁驱马人立而起,大喝一声的他,抽出马背上的战刀,高举过头顶。

  “万岁!万岁!万岁!”

  校场之上的三军将士,看到皇帝的雄姿,无不是爆发出一阵阵高呼。

  三万将士的高呼,声震原野,刺破苍穹,让人闻之胆寒。

  “传朕旨意,全军出发,兵发燕子矶,明早全军登船。”

  视察完军队,朱连壁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下达了旨意。

  在行军途中,朱连壁这才告诉陈子龙,宿州、泗州、遭到清军袭击,十万百姓惨遭屠戮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陈子龙也是大为震惊。

  “这帮该死的鞑子,真是手段残忍,昔日扬州城破,十万扬州百姓死于建奴之手。”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次定要让建奴鞑子有来无回。”

  陈子龙,以及左右总兵马儒齐、陈万鼎听到消息,无不是义愤填膺。

  “眼下这股清军,正在淮河北岸肆虐横行,亳州、徐州军队,被建奴大军拖住,无法驰援。”

  “朕料清军下一步,必然是淮安府,淮安乃是漕运重地,更是大军屯粮之地。”

  “绝对不容有失,明早渡江之后,大军立刻北上,两日之内必须抵达淮安。”

  朱连壁脸色平静,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杀气。

  “这一次,不但淮安不能有失,朕还要鳌拜的人头,你们下去之后,立即召集各营游击、守备、千总召开动员大会。”

  “要让将士们知道,此次北上的重要意义,告诉将士们,就算是爬,也要两天后,抵达淮安城下。”

  “谨遵陛下旨意。”陈子龙、马儒齐、陈万鼎无不是神情一震,躬身一拜,驱马而去。

  朱连壁率领的锦衣卫力士,八百轻骑,随军同行。

  淮安城下。

  鳌拜驱赶沿途裹挟的数万青壮百姓,以靠人命,对淮安城,展开了日夜轮番的进攻。

  “满都布、孙应聘,不惜代价,不计伤亡,给我进攻,务必在三日之内,拿下淮安城。”

  身形魁梧,满脸大胡子的鳌拜,目光炯炯,策马来到城下,挥舞着马鞭,对着淮安城下达了死命令。

  “喳!”

  满都布是女真建奴,担任固山额真一职,孙应聘是汉军旗总兵,二人各统率三千铁骑。

  督促着两万裹挟的青壮百姓,对淮安东南两门,发起了人海战术。

  依靠着运河中缴获的商船,鳌拜在淮安城下搭建了一片浮桥。

  一些船只直接被推到城下,成为攀登的阶梯。

  鳌拜率领一万八旗铁骑,破宿州、泗州数县,杀害十万百姓,裹挟五万青壮民夫,攻打淮安城。

  最终的目的,就是断了亳州、徐州守军粮草,进而夺回淮河北岸各州城。

  失去淮河北岸的亳州、徐州等战略要地,清军就陷入被动之地。

  反之,明军则可以随时袭扰山东、河南,这对于清军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淮安城头,经过两日的血战,护漕军总兵陈德,统率各营守城。

  副将朱纪,更是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被清军流矢射中,差点摔落城下。

  亏得左右亲兵救治及时,这才保住一条命,这会正在总兵衙门歇息。

  漕运巡按御史左光先,亲上城头,率领城中百姓抵抗。

  总督侯峒曾与淮安知府,在城中主持大局,号召军民坚守守城。

  淮安城中一万护漕军将士,三天下来,死伤过半。

  原本两万人马的护漕军,五千人马在参将顾奇勋的率领下在海州协防。

  另外五千人马由参将姜君献统率,在扬州督运粮草。

  也是姜君献率领的船只,为第一军渡江,提供了保障。

  朱连壁率领的锦衣卫力士,第一军重炮营,轻炮营、辎重工兵营乘船沿运河北上。

  陈子龙、马儒齐、陈万鼎率领步兵营,沿运河步行。

  三万新军将士,日夜兼程,与两日之后,抵达淮安城外。

  为了防止清军逃脱,朱连壁亲自督促姜君献,率领护漕军的船只,绕城而过,在运河北岸设防。

  淮安城下,接到斥候汇报,得知明军水师,在运河北岸布防。

  鳌拜瞳孔瞬间放大,扬声喊道:“全军集合,放弃淮安,往海州方向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