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明奉国将军>第342章 破坏桥梁,攻打庐州城
  鳌拜率领驰援庐州的骑兵,刚出庐江境内,前哨斥候便发现,前方通过庐州的丰乐河、江口河石桥,皆被炸毁。

  如今正值寒冬,没有桥梁,大队骑兵也无法渡河。

  “统领大人怎么办?”眼看两处要道上的多座桥梁,全被炸毁,穆里玛有些焦急的问道。

  “绕道,撤回庐江,从舒城方向回庐州,告诉将士们,哪怕跑死辅马,也要抓紧时间,赶回合淝城。”

  鳌拜控制着战马,心有余悸的喊道。

  虽然眼前荒野茫茫,根本没有任何明军,但他却总有一种被人盯着的感觉。

  鳌拜的直觉并没有错,此刻丰乐河对面芦苇荡内,张平、张安兄弟率领的神枪小队,十二名朱连壁一手训练出来的神枪士卒,正蛰伏在其中。

  若不是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射程威力不足,此刻江岸对面的鳌拜,必然已经被狙杀。

  而丰乐河、江口河上的七座大小桥梁,正是张平、张安兄弟兄弟,带着火药炸毁的。

  虽然朱连壁并不确定,庐江的清军会驰援庐州府合淝的战事。

  但为确保顺利攻取合淝,夺取庐州的粮草,朱连壁还是派出神枪小队,在必经之路,对桥梁和山道进行了炸毁。

  切断交通要道,不一定能够阻拦清军的驰援,但却至少可以阻拦清军的步伐,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事实正如朱连壁预料,鳌拜率领的一万两红旗精锐,由于绕道舒城,救援合淝战事。

  足足多用了一天半时间,也正是这一天半的时间,让朱连壁亲率的血牙军、永忠军四万人马,得到充足的时间,攻克合淝城。

  十二月初九上午,寒风呼啸,气候格外的寒冷。

  合淝上空,天空灰蒙蒙一片,一副风雪欲来的架势。

  大军在合淝城东扎下营寨之后,朱连壁召集众将来到大帐:“合淝守军不足,但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

  “大军休整半天,黄昏时分,做好攻城准备。”

  “严从云你率一营,佯攻南门,郭承昊你率一营佯攻北门,主要以拦截为主,防止清军突围。”

  “末将遵旨。”严从云和郭承昊,是永忠军帐下参将,领总兵衔。

  “刘芳亮,郝摇旗、刘体纯你们率领永忠军各营,主攻西门,要打出声势气势。”

  “血牙军轻炮营,调一百门迫击炮助战。”

  “末将领旨。”刘芳亮、郝摇旗三人拱手应道。

  “李本深,你率领帐下主力,主攻东门,炮火给我压上去狠狠的打,掩护重炮营的工兵,在东门下挖掘一条地洞。”

  “天亮时分把炸药丢入地洞之中,一举炸开城门。”

  朱连壁帐下的神机军、血牙军,以及撤销的利刃军,皆有重炮营,也就是六磅红夷大炮。

  重炮营三千士卒,其中有五百土工作业的工兵,以及三百投掷炸药包的敢死之士。

  这样的兵力装备配备,只要不是自己盲目自大,都不至于败得太惨。

  夜幕降临,朱连壁登上营寨的箭塔,远眺之下,李本深率领的重炮营、轻炮营,已经城下摆开了阵势。br>
  参将高懋明、周尚斌各率一营,在东门城下,点燃了万千篝火,爆发出阵阵喊杀之声。

  “擂鼓!吹号!”

  “重炮营三轮齐射,轻炮营不间断发射,掩护步卒攻城。”

  李本深策马来到城下五百步开外,高举手中长矛,扬声发出一声怒吼。

  “重炮营三轮齐射!”

  “轻炮营不间断发射炮弹!”

  “步卒,向城下攻击前进,先登者,赏银五百两!”

  传令兵策马飞奔,挥舞着令旗,把李本深的军令,传达了下去。

  城头之上,清军庐州提督吴喇祥,知府朱之葵、汉军旗参将杨一鸣,虽然白天的时候,已经开始积极在备战。

  可这会面对明军猛烈的炮火,吴喇祥站在东门城楼之上,满脸都是凝重之色。

  “明军炮火,竟然猛烈至此,看来此战要凶多吉少了。”

  心怀忐忑的吴喇祥,咬牙喊道:“注意隐蔽,举盾躲在墙垛之下,不要轻易冒头。”

  庐州城中只有六千守军,虽然白天临时征募了一万青壮民夫登上城头。

  但这些民夫,也就是凑个人头,在炮火的轰击下,他们顿时抱头鼠窜,争相逃命而去。

  虽然吴喇祥率领亲卫冲到城墙之上,连续砍杀了多名逃窜的民夫,却依旧遏制不住奔逃的民夫。

  “轰隆!”

  “轰隆!”

  ……

  面对炮声隆隆,吴喇祥也只能退回城楼内躲避。

  而那些奔逃的民夫,在炮火的爆炸声中,接二连三倒了下去,有的直接被炸飞。

  夜幕下的城头之上,冒着火焰的炮弹,爆炸起的火焰,就像一朵朵璀璨的烟花,光彩夺目。

  然而,这些却都是夺命的炮火。

  “轰隆隆!”

  一颗炮弹落下,爆炸过后,硝烟还未散尽,爆炸中心的士卒,血肉横飞,残肢断臂飞舞。

  一些重伤未死的士卒,在血泊之中,挣扎哀嚎着,让人不忍直视。

  但这个时候,城头上的清军,根本没有人力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伤员,在绝望的惨叫声死去。

  “明蛮子攻城了……”

  重炮刚刚停歇,轻炮营的迫击炮,虽然没有停下,但威力却小了不少。

  这时躲在墙垛下的守军,探头之下,发现明军的人马,已经抬着云梯冲了上来,顿时惊叫的喊了起来。

  “滚木、擂石给我砸下去……”

  庐州各城头之上,清军将士,怒吼着在篝火的照耀下,声嘶力竭的搬起滚木,擂石朝着城下,攻上来的明军士卒砸了下去。

  一时之间,城墙内外的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

  不停的有人倒下,攻城的明军士卒,更是前仆后继,士气如虹的抬着云梯向城头发起了冲锋。

  就在这样的激烈战斗中,一支工兵队伍,借着冲城车的掩护,来到东门城下,拼命的挖掘起了地洞。

  挖掘地洞的目的,不是为了钻入城中,而是起到撬板的作用。

  因为炸药要是平放在城门下,即便再怎么爆炸,也几乎撼动不了城门。

  相反,要是挖掘地洞,找到炸点,再引燃炸药,虽然不能百分百炸塌城门,但成功几率至少可以达到七成。

  工兵队的士卒利用铁锹,铁钻,在攻城车和炮火的掩护下,忙活了一个多时辰,顺利挖掘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地洞。

  “传令各营后撤三百步,引燃炸药!”

  李本深在接到重炮营总兵陈万鼎,传来的消息后,立即下达了点火撤退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