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第268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二)
  谢迁呆呆看着朱厚照。

  眼前这个皇帝,已经将江南世家,打得元气大伤了。

  结果还是不愿意放过江南吗?

  “陛下!这……”

  “别这这那那的了。朕从小就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你应该明白,三代为祖,朕早就已经是北京人了。既然是北京人,那么朕的利益就是北方。北方有大敌,没有彻底消灭之前,江南这边,不能做大。想要做大,就得挨朕的铁拳。反正朕已经杀了一个魏国公,不差一群不听话的士绅。”

  朱厚照摆开了车马炮。

  明码标价。

  谢迁下边的人如果不答应,那下场只有死亡。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下边的选择。

  “朕与你说,人生在世多有不如意,往往选择大于努力。”朱厚照开始给谢迁上鸡汤,笑眯眯道,“江南是好,可是江南靡靡,岂有王霸之气?倘若有,那为何太祖高皇帝在世之时,便想着北迁都城呢?”

  “所以说啊,不要太把江南当一回事。在朕的规划之中,江南只是大明的奶牛,整个大明给他们供给草料,江南也得给整个大明供奶。所以,江南不准有士绅、地主,只能有朝廷、商人、工匠、农户。士绅想要控制江南做大,朕会出手摁死。”

  “朕之前与你们说过,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政策导向型国家,朝廷负责引导百姓朝前走。士绅都是一群可以当官的主儿,这个时候不考虑跟着朝廷走,还跟朝廷对着干,是想要干什么?若是担心被宗族拖累,没事,可以来找朕。朕会出手。”

  朱厚照的话,如同魔音,让谢迁身体在颤抖:“可是陛下,若是东南没有士绅,如何安宁啊!”

  “有了士绅,才不安宁。商人可以做大,然后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成立自己的阶级,这样一来,朕的目标也就达成了。”朱厚照呵呵解释道,“与你说也没事,商人与地主之间,必定会产生冲突。因为商人想要获得利润,就得想办法压低生产商品的成本。”

  “那么什么成本降低,会导致见效最快。除了人力,自然是土地成本得压到最低,这样一来,商人和地主之间矛盾必然存在,彼此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合流,但这个牵扯了谁主导的问题,士绅还是商贾?

  二是决战,一死一伤。

  但不管谁死谁灭,朕只管控制天下最多的土地,并且不断降低租子,甚至干脆不收租子,让百姓站在朕左右,也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朱厚照看着谢迁:“知道为什么朕能一直赢你们吗?”

  谢迁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选择摇头。

  “你是懂的,但你不敢说。”朱厚照看透了谢迁,“子曰:有教无类。”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韩非子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朱厚照看着谢迁捏着拳头:“儒家主张有差的爱,很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法家主张世界在变易,所以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所以朕根据大明一百五十年发展之后,开始做出了改变。

  你们偷漏田税,朕看不上,因为田税对于大明而言,只是小头,真正大头的收益,被你们藏在了手中。

  朕只是随便用了一套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就从江南收拢了将近十五万万的财富,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朱厚照嗤笑道:“不要觉得朝廷一直主张儒家治世,那么儒家就是唯一显学。

  错了,我华夏儿女,从来都是哪一种好用,那就用那一种。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土地,常有大灾,无论洪涝,总是今年风调雨顺,来年风雨飘摇,这就导致我们面对的灾难,往往都是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级别。

  倘若一个人对抗天灾,必然毁灭,但一群人,一万人,甚至一个国家六千六百万人一起对抗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华夏大地,一定是郡县制,一定是中央集权体制的根本原因。”

  朱厚照看着谢迁呆愣的表情,呵呵一笑:“行了,与你剖析这么多,就是在告诉你,儒家在中央集权之中,只能充当一个润滑剂作用。因为儒家主导的德行,朕得推崇,这样能减少大明的行政成本。

  经济节约,才是这个时代,治国的首推。

  但光有德还不够,德得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法。

  高于法,那就是德,低于法,那就是罪。

  有德者可以称赞,可以奖赏,但不能乱法。

  有罪者可以赎罪,可以惩罚,但必须严惩。看書溂

  而儒家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所有人对于德行要求提高,减少执法的成本,这就是儒家存在于世的意义。

  但儒家却成为了统治层级,于是你们就开始乱法,这就是韩非子厌恶之处。

  而朕在处理国事的时候,也发现了你们的所作所为,但现在你们势力庞大,那朕就只能避其锋芒,然后暗下杀手。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群国子监生死,牵连他们的家人,多少地方百姓交口称赞,口诵悦,死得好?

  替天行道,是朕的法旨,不能为大明强盛为前进的官,死多少朕都不会心疼。

  因为朕要当的是圣君。

  所以你们就得遵循儒家的准则,辅佐圣君志大同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