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身为农学博士的我穿成了农家长孙>第58章 执拗的陈旺
  陈家现在因为有了县城的店面,总是需要有人去看着的,但是家里那么多人,都知道县城好,选谁去都会有矛盾,而且县城的铺面是卖东西的,买卖的流水太好做手脚了,让家里人发难了。

  后来是陈乡做了决定,想去的人就轮流抽签,而且必须是懂得写字的人去。这个要求是很合理的,毕竟你在县城是要看着买卖的,如果不识字,连帐都算不清楚。

  但是这个要求却难倒了除了李氏外所有的媳妇。李氏是自己聪明,嫁到陈家后,就和陈才学了一点常用字,虽然陈才幼时学得也就那样,但是日常用的字还是熟练的。

  陈家学习这件事算是有了传承的,虽然陈家不算大富大贵,陈旺也是个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但是陈旺年幼时就跟家门口的秀才学了一点,这给他判断战场时局和同袍相处有了很大启发,他深刻的知道读书和没读书在某些事情上看法的区别真心太大了。

  在陈飞几人出生的年代,大夏百废待新,书本从战乱年代遗失了很多,掌握更多知识的士族在胡人入侵的时候,大多被杀了个干净,当时有文化的人几乎原本就是大户人家的子弟,或者都被大户人家请去当先生了,那个年代知识掌握在上层手里,很多人字都不认识,陈旺很难找到合适的夫子。

  陈旺只得用自己懂得那些来教着儿孙们,让孩子们看懂地契之类的没什么问题,但是写就不行了。后面子孙们长大了,觉得能看懂别人有没有纸上糊弄自己就行,学这劳什子也没甚大用,他们也不当官,更没有学习的想法了。

  直到后面和章家结亲了,陈万才慢慢从章家那边买了书,压着兄弟几人背书念字,如果不会的字合起来,抽空一起去问章怀。才算是让陈家男丁们都读写出来。

  而这时候陈家男人人均识字就有了好处了,米铺不比在市集上的小买卖,每天记得家里挣了多少钱就行。这种店铺买卖还是全家一起的,每笔账都得记下,不识字的人是做不到了。

  李氏这样就有了优势,和陈才一起去米铺做活的时候能帮衬着,毕竟铺子里只有一个人还是不方便的。

  陈才和李氏都是很愿意去县城的,如果一直困在同义村一亩三分地上,他们怎么能给儿子更好的条件。别说什么陈家没分家了,陈旺就算是岁数再能熬,总归会有离去的一天的,那时候陈家必分,宁愿现在多见识外面,以后自己小家打拼也好些。

  所以都不用抽签,第一对去县城米铺里上工的就是陈才夫妻了,剩下如果想去的媳妇们也得和丈夫那边稍稍学一点,好歹把数字认全了,再去抽签排班,这样去做活的话,也不会把帐弄乱了,反而给米铺添乱。

  陈旺已经渐渐老去了,虽然他的精气神还算足,但是明显感受到,家里开始不服气他了,一直是他的一言堂的陈家,儿孙们开始更多的想着自己的小家了。

  陈旺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有些怒气,但是看着自己满是皱纹的手,以及儿子们都不算年轻的脸,终究还是默认了现在的状态了。

  陈家因着陈乡和弟弟们差了十来岁,致使陈万的年纪和陈石都差不多大了,因此按理说孙子娶妻就可以分家,但是陈万成家的时候,陈石也刚成亲不久,陈旺当时就想着等陈才几个成家了再说。

  陈才几人相继成婚的时候其实是最好分家的,这几个兄弟年岁靠的近,他们成亲了的时候新媳妇进家门也是新气象,正好把陈乡这辈儿的几房分一分就行。但陈旺夫妻那时候肯定是老大陈乡奉养,老夫妻两个都不乐意。

  陈旺想的是年景总是不好,舍不得儿孙们相继分出去,怕出什么事情,想着一家人总是整整齐齐的。

  而杨氏则是觉得和亲儿子住更亲切,就算和陈乡相处还算融洽,但不愿意自己就这么和儿孙分开。

  因此陈家一直分不了家也是有着渊源的。可是儿孙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人一多,自然各家有各自的想法,强行把一家子都攒在一起,总是会有一些副作用的。陈旺明明都发现了陈家有这样的异常,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儿孙们就分家,只能把这烂摊子拖着,后面像是赌气一样给陈万处理了。

  按说这种事情给谁做都不好,除了陈旺,对陈家还有压制力的就是陈乡了。但是陈乡是个老好人,性子没有陈万果敢,加上年纪也大了,陈旺觉得如果给陈乡决定,说不定他还会被下面兄弟子侄们说服,一起来找自己商量分家。

  对于陈旺来说,要的就是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家里一片太平。分家这种事,陈旺可以提起,给众人一个大饼看看,但是儿孙们不准说这些。

  陈万很清楚爷爷这种想法,但是他也无奈,毕竟陈旺这种举动,是一个老人执拗的心愿。陈万是陈旺最爱的孙子,陈瑞则是最爱的重孙,这两个人是决计不会让陈旺的心愿落空的。哪怕陈旺有时候的所作所为对他们并不算是什么好事。

  因此陈乡将更多原本是自己才能干的事情交给弟弟们做,算是让弟弟们历练做做事加上捞点私房,缓和一下家里的矛盾。

  衣食足而知荣辱,陈家现在彻底满足了温饱的要求,自然是有更多的想法了。毕竟现在陈家最大的痛点就是陈旺不愿意分家,陈家几房自己赚到的钱还得交给公中,自己也没什么能捞私房给儿孙,陈万这一手,算是将家里的风波暂时平息了。

  陈万也没吃什么亏,他年纪也不小了,前面那场大病确实伤了底子,他正好也休养休养,家里的田地,除了陈家自种的,大都匀给了陈家几个亲家和熟识的人家种了,家里是躺着都来财,他也不需要这么操心了,陈万现在更多的是想看着陈瑞长大成家。

  陈瑞现在已经是个青竹挺拔的少年,这几年他是亲眼看着陈万费心力如何平复了家里渐起的风波的,他也知道陈旺的想法,但是他人微言轻,只能更努力的读书,用好成绩给陈旺和陈万安慰。

  这次他也知道徐夫子说的给他找新夫子的事情了。徐夫子什么都好,只是陈瑞现在读书不懂的,问徐夫子,他也是推敲着答,让陈瑞一知半解的。

  因此徐夫子不忍心耽误陈瑞才想给他找个新夫子。郭秀才要求严,但是他的学识更好,藏书也是县城里的老大,有些书甚至是郭秀才的老师托付给他的孤本,上面写满了注释,有时候书本为什么珍贵就在于给它做注解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