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183章 以德服人,黑蛋吕蒙
  倭岛上,生活着一些身材很矮的“类人”物种

  在古代,它们一直被称为是……“倭族”。

  这个“倭”字,就是“人”字加上“矮”字的一半而合成。它们的平均身高只有1.3米左右。后来,通过几千年持续不断的“借种优化”,其平均身高才稍有提升。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非常艰辛的!

  许多其他民族的男性,为了帮助解决倭人的身高问题而做出过努力。

  有时候干活干得很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可它们却从来都不管别人累不累,不让别人停下来,还嫌别人干活不够用力。

  一点公德心和感恩心都没有的民族,是不适合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否则,必会遗祸未来。

  不过嘛……既然要灭倭人,那三韩就得放一放。

  三韩之地,可以成为进攻倭岛的跳板;三韩之民,亦可成为将来挥向倭人脖颈的利刃。

  何况,这些三韩民族中的辰韩,其主体还是中原地区躲避战乱而跑过去的移民。即使是三韩中的东夷胡人,也有不少人是融合了中原民族的血统的。

  毕竟都是人,不存在物种隔离和生殖隔离。

  “不能一味地去抢。”

  吕布很严肃地摇了摇头道:“咱们要以德服人。”

  顿了一下,有些担心大家会产生误会,便又补充道:“对于中原人的后裔,要给他们帮助,让他们重新做回汉人,并且成为那块地方的主人。

  而对于胡人嘛,那些在为汉人工作的胡人,可以给他们发放“临时可住令”。

  要经常派人缉查,抓到没有那个“临时可住令”的、或者没有随身携带身“临时可住令”的,直接送去树木头……呃,错了,是运来江东挖矿或修路,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每天给他们一点饭吃,使他们不至于饿死。若是累死病死,那就直接埋了,当成失踪人口……。”

  这就是以德服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文武官员们也就都明白了“以德服人”的真正含义。尽皆高呼:“主公英明。”

  武将们纷纷请命出征,文官们也都报名随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明朝时代,一个东南沿海名的某个地方,锦衣卫们曾经收容了上百万的、底层求生的“无证流民”,牵扯着周边黑白两道的巨大利益,让很多明朝人先富了起来。

  这其中微妙的道理,东汉的这帮文武官员们虽然未曾经历过,却也是同样心知肚明。

  所谓的“以德服人”,只是一件漂亮的外衣。

  漂亮的外衣下,剥削和掠夺是永恒的主题。

  ……

  那么,就不能只派武将了,文官也得派。

  经过慎重考虑,在武将方面,吕布挑选了太史慈和周泰。太史慈在辽东生活了六七年,对朝鲜半岛的情况比较熟悉。

  而周泰嘛,除了可以统领水师,还因为是贼寇出身,凶暴异于常人,正适合用来……“以德服人”。

  文官方面,本来毒士贾诩是最适合去干“以德服人”的事情的,但是,那毕竟只是一支偏师,贾诩得留下来陪着吕布,一起应对中原之事。

  想了一下,吕布决定抽调豫章太守虞翻担任此次出征的军师。虞翻多智,为人狠辣果断,让他担任一支偏师的军师完全可以胜任。

  吕布亲自定下了主帅、副将和军师之后,其它的部将和文官,则由州牧府属官们去挑选。

  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出动一万人马,乘坐两百艘大海船,多带一些粮草和战略物资,十天之后启程出征。

  ……

  大概的规划定下来了之后,吕布就离开了议事大堂,剩下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得交给下属们去完成。

  吕布出了衙门,带着胡车儿和许褚在秣陵的街头溜达了几圈,感受着这江东都市的繁华。

  这两年来,秣陵的发展日新月异。

  昔日因战乱有些荒凉的城镇,如今已是商铺林立、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百姓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笑容,早已不复当年的面黄肌瘦、骨销形立。

  百姓们都很热情,见到吕布后,都主动地跟吕布打招呼,更有不少年轻女子,对着吕布指指点点,一脸的花痴。

  看着城中的这一切,吕布的心里觉得很是踏实。

  ……

  转了几条街之后,吕布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围墙前。围墙里是一个巨大的院落,占地约有三十余亩。

  这是秣陵城中最大的院落。

  比吕布的奋武将军府还要大。

  巨大的院门两侧,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唯东有才,于斯为盛。”

  东是江东的东,不是东山牧雨的东。

  这副对联,是吕布盗版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的,略微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

  后世的岳麓书院门口的那副对联,写的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而现在这座书院位于江东,吕布就自作主张,将楚字改成了江东的东。

  这里便是当前江东的最高学府。“秣陵书院”。

  书院中除了二十几间大教室之外,还有图书馆、演武场、试验室和几十间厢房。

  水榭花园,亭台楼阁,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吕布参照后世的某某大学的校园来规划的。

  里面有全天下最大的图书馆。

  还有一个小湖泊……其实就是个大池塘,被吕布命名为“未名湖”;还修了一座塔……其实就是五层高的棱形房子,被吕布命名为“博雅塔”。

  美其名曰:“一塌糊涂”。

  走进院门之后没多远,在翠竹掩映之下,有一块高约两丈,长约五丈的巨石,巨石上刻着的字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诲无涯苦作舟”。

  这个,也是吕布亲笔所题。

  对于秣陵书院,吕布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除了效仿后世明朝的某位老大,在里面到处胡乱题字之外,还会经常来看看,有时也会客串一下老师,为同学们讲一讲乱七八糟的故事。

  ……

  有值班的护校军卒过来行礼。

  吕布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声张,也不必跟着。然后,就向书院的教学楼走去。在快要走到教学楼下时,吕布听到了一些兵刃交击之声。

  停下脚步,展眼望向后面的演武场。

  那里,有一黑一白两条身材高大的赤膊大汉正在练武……与其说在练武,不如说是在恶斗,因为,双方都是用尽全力,似乎毫不留手,斗得难解难分。

  一黑,一白!

  显得很是醒目,很是突兀。

  其中一持戟之人,脸色黝黑,精赤的上身也是健壮黝黑,手中所持长戟,又长又黑又粗,正在奋力抢攻。

  叧一持矛之人,却是脸色白晰,精赤的上身也是长满了白色的键子肉。手持一柄银白色的亮银枪,沉稳如山,虽守多攻少,却守得风雨不透。偶尔往前一个挺刺,便会逼得使戟之人回戟而守。

  这两人年龄相仿,都只有十五六岁。但观其武艺,却是不弱,应该已经可以胜过宋宪、魏续之辈了。

  那名持戟之人,吕布是认识的。

  也是吕布这次来书院要找的人。

  他便是吕布两年前在吴郡时认的那个义弟……黑蛋吕蒙。

  而另一皮肤白晰之人,吕布并不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