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第153章 有所不取,兵争为利
  陶谦脸色凝重,双手微抖地接过荀攸递过来的书信,看完之后,也基本上明白了前因后果。

  但却并不认为陈瑀的行为是陈珪指使的。

  因为对于陈珪和陈瑀这两兄弟,陶谦也是了解的。基于大家族分散投资的目的,这两兄弟并不和陸。

  陈家两兄弟,陈瑀是用来争霸天下的,属于“风险”投资。

  而陈珪则是用来“保本”的。也就是说,如果陈瑀争霸天下败亡了,仍有陈珪这一脉可以延续生存下去。

  陈瑀这个人,本书之前数次提到过的。

  也就是之前被袁术留守老家寿春,等袁术兵败逃回寿春时,却不让袁术进城的那个……被袁绍任命为扬州牧的那个人。

  后来逃回下邳,又辗转去了江东,并伙同严白虎造反,想要图谋江东,北向而争天下。

  这与他另一个时空中的人生轨迹几乎完全一致。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陈瑀也是在严白虎兵败后,被孙策所杀。

  陶谦虽不是穿越者,不知后来的事情,但是对陈珪和陈瑀二人是了解的。在陶谦看来,陈珪一直安份守已,只尽力做好有己职责之内的事情,从不与陈瑀亲近,更不可能与陈瑀合谋吕布。

  如果吕布带来的是活人,陶谦一定会向吕布解释,为二人劝和。

  但是,现在吕带来的是个死人。

  更确切的说,身子没带来,只带来了脑袋!

  这结果就不一样了。

  人都死了,还劝个屁啊!

  不仅不能劝,还不能说吕布做得不对,还得帮着吕布大骂陈珪。

  否则,一方面陈珪父子不能起死回生;另一方面,人都杀了,吕布也不可能承认自己杀错了人。此时指出吕布的错误,吕布会很没面子,也会很不高兴。这关系到徐州的安危,以及陶氏家族的命运。

  所以,这事必须做成铁案!

  想到这里,陶谦勃然大怒!

  一把将两颗人头扫到地上,大声骂道:“陈珪贼子,竟敢暗通曹贼。见温侯来援徐州,便指使其弟在温侯的江东起事。意欲逼温候退兵江东,以利曹贼继续屠吾徐州百姓。

  彼其娘也,其心当诛!”

  随后,又让人执了陈珪父子的人头,去祭祀徐州死难的百姓。并向吕布要了陈珪一家的子侄和亲眷,投入狱中问罪。

  ……

  有了陶谦的背书,这事便成了铁案。陈氏父子在徐州,也成了人人喊打的曹贼内奸。br>
  而吕布,则成了受害者,成了悲情人物。

  徐州百姓也因此对吕布多了一些同情和亏欠之心…………为了救援徐州百姓,人家的后臀都被人捅了,可人家却依旧是无怨无悔。

  这是何等的高尚。

  这又是何等的……可歌可泣?

  再加上吕布两次拒绝担任徐州牧,更使得百姓们深深地相信,这个吕彪子八成是具有某某主义的无私奉献精神。

  于是,百姓们都感动了,他们涌上街头,大喊着打倒杀人魔王!打倒可耻的内奸!支持温侯,支持飞将军吕布!

  城中衙役们控制不住,唯恐闹出乱子,却又不能以“寻衅滋事”的罪名将他们抓起来,只好又去求助于吕布。

  最后,在吕布的出面劝导下,这些非法集会的百姓们,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番骚操作,吕彪子民望高涨。

  不过,到了此时,吕布也该离开徐州回江东了。在召集手下将领们开会的时候,手下有不少将领不太理解吕布的做法。

  部将太史慈不解地说道:“主公深得徐州百姓拥戴,又有糜家和臧霸相助,陶恭祖也屡次表态要以徐州相让。何不索性取了徐州,领了州牧?”

  吕布闻言,笑而不语。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一旁的荀攸笑了笑,替吕布解释道:“如今,主公夺下江东四郡才不到一年,根基尚浅。江东自身的诸多问题都还没完全解决,贸然接手徐州,实为不智也。

  主公曾经说过,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扯着蛋。

  此前,仅是夺下江东四郡,便已经让袁术和刘表坐立不安,若是再公然接手徐州,则……曹操、袁术、袁绍、刘表这四方势力,都会成为主公的敌人。都会来扯主公的蛋,主公就两个蛋蛋,这么多人来扯…………”

  “打住,打住!”

  吕布有些窝火:“你一个斯文人,就不会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吗?整天把两个蛋蛋挂在嘴边,成何体统!”

  真是服了这些人,好的不学,专门学这些下三滥。

  吕布彻底无语。

  不过,话粗理不粗,正如荀攸所说。此时的吕布,确实没有必要接手州牧之印。

  首先是现在的徐州,陶谦虽为州牧,却只有两郡在手,这两郡就是郯城所在的东海郡和刚刚打下的下邳国。

  而彭城国、琅琊郡、广陵郡分别是徐州的东、北、南三扇大门。这徐州的三扇“大门”都分别控制在曹操和袁术手中。除此之外,在琅琊郡北边是青州,青州的主人袁绍是曹操的盟友。

  五郡之地,仅两郡在手,还是四面皆敌,要州牧之印又有何用?

  而且,最重要的还不止如此!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吕布公然宣称自己是徐州州牧,那就必然增加周边的紧张局势,并且会因此而成为众矢之的。

  纯属皮痒,想要挨揍!

  那么……既然如此,还不如让臧霸和糜竺扶持陶谦,吕布自己隐在幕后。

  ……

  见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样做的好处,吕布才又接着道:“曹操死了儿子和堂弟曹洪,必不会善罢干休。待平定兖州内乱,必会再犯徐州。

  鉴于曹操势大,恐臧霸独力难支,咱们也还得留下一些人马相助臧霸。

  本将稍后会去说服陶谦,暂借海州湾旁边的朐县(今连云港附近)给本将驻军。然后,由太史慈和董袭两位将军领五千骑兵驻于朐县,择机相助臧霸。”

  太史慈和董袭闻言,尽皆应喏遵命。

  而荀攸却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这样做,恐怕还远远不够。曹操势大,手下能人不少。若一心要攻徐州,就算有太史将军和董将军相助,难以抵挡曹操也兵锋。须得再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来牵制曹操才行。”

  吕布略一沉吟,便明白了荀攸的意思,遂笑着的道:“公达说的是袁术?”

  “主公英明。”

  荀攸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从地域势力来看,最适合牵制曹操的是袁术。袁术的地盘,与曹操有非常长的边界线。可以让人去说服袁术,使袁术与陶谦结盟共抗曹操。

  若曹操攻徐州,则袁术从汝南出兵,直捣兖州腹地;或曹操攻袁术,则陶谦挥军攻打彭城,从东面牵制曹军的兵力。”

  “如此甚好!”

  吕布赞了一句,让人依计而行。

  ……

  接下来,吕布便让荀攸去向陶谦献计,陶谦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便派出孙乾为使者前往寿春拜访袁术,说服袁术与陶谦结成同盟,抗击曹操。

  然后,又让糜竺向陶谦献策,将东边靠海的朐县交给吕布,以利于吕布的军队从海上登陆,随时给予陶谦支援。

  一切都安排好了之后,吕布才留下太史慈和董袭守朐县,然后,登上一直在海州湾等候的船队。

  沿海岸线向南,驶向江东。

  ……

  孙子曰:“城有所不取,地有所不争。”

  庄子曰:“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某子曰:“争有个屁用,不争才是王道。”

  彪子曰:“娘希匹,如果不争,我们连做人的机会都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