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永乐长歌>第 76 章 公主
  五月下旬晋王妃丧礼办完,秦晋燕三王又奉旨返回凤阳继续练兵。这次秦王二妃随行,仪华则留在应天。

  她原想跟去照料朱棣饮食起居,朱棣道:“反正大姐婚礼将近,我很快就又回来了。倒是你,去凤阳倍增伤心,不如这次就留在应天,帮着母后张罗张罗大姐婚事。依我看,后头朝廷用兵的时候多着呢,咱们往后恐怕还要在凤阳常驻,你要来陪我也不急于这一时,先将身心养好是正经。”怕仪华不答应,急急补了一句:“你说过要长长久久地陪我。”

  仪华只得微笑道:“好。四哥,你放心。”像哄小孩子似地。

  为朱棣打点好行装,送他走后,仪华再次入宫侍奉马皇后。

  马皇后历尽了尘世沧桑,看惯了生死离别,猜得到仪华心结,单独相对时便温言抚慰她道:“你不要为谢氏的事自责。当初就算你和四儿不说,老二老三也都想将媳妇带在身边的。”

  仪华道:“多谢母后体贴关怀……但终归是因为臣媳……”看書喇

  “后面的事不是你能预料到的,非人力所能为也……”马皇后叹道:“孩子,各人的命,都是各人自己种的因、结的果。你若动辄便将别人的命运归因到自己身上,未免将自己看得太‘大’了。其实咱们人呐,都是很小很小的,很小很小的……做自己力所能及,就够了。能救的,救;实在救不了的,就放过自己罢。”最后一句,不知她到底是说给仪华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济熺被接回晋王府,以便分隔几个月后重新与梓君、潼君熟悉起来。

  卓夷等人离京时,济熺才十个月大,还不太会叫人。现在他会含含混混叫“爷”“奶”,却不会叫“爹”“娘”。

  皇后偶尔命人将他接进宫,叫潇虹把雄煐也送来坤宁宫,哥儿两个放在一起照看。

  雄煐和济熺玩得很融洽,雄煐什么玩具都乐意给他。济熺得了新玩具,高兴得格格笑,他笑,雄煐也笑。

  两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令人忘忧,仪华笑着称赞:“雄煐还这么小,就有皇长孙的气度。”

  恰好镜静也在,闻言笑道:“他真是跟大哥一模一样,大哥也是从小儿就让着我们。”皇后点头称是。

  前朝正给镜静议婚。

  镜静是皇长女,又是皇帝宠爱的成穆贵妃所出,地位非凡,她的婚事也被赋予了不同于寻常公主的寓意,文武百官都盯着。

  为镜静择婿,皇帝与其说是在满朝青年才俊中挑花了眼,不如说早早有了考量:当下尚未与皇家联姻的重臣中,地位最高的便是韩国公李善长。他是功臣之首,且家中长男尚未婚配。

  虽然李善长早前称病引退,但皇帝仍在密切注视着他的动态。他与何人交往,他的亲友旧部与何人关系密切,他与谁家联姻。而李善长迟迟不为长子娶妇,或许也在试探着,等待皇帝的动作。br>
  李善长很不安。中原已定,除了北方蒙元残部,皇帝已经扫平天下敌手,在四海之内已无威胁,他不再需要一个“萧何”为他统筹兵马钱粮。李善长既不像徐达那样与皇帝光着屁股一起长大,又不像李文忠那样与皇帝有血缘牵绊,也不像邓愈那样仍有用武之地。他只能通过皇帝的一些表态,来确认自己的安全。此外,就是扶持胡惟庸,在朝中培植更多亲近自己的年轻势力。

  功名威望,这些东西,得到了,他就不想再失去。

  李善长功劳大。皇帝不放心他。

  若要杀,似乎有刻薄忘义之嫌,且李善长至今并未犯下死罪;若要留,皇帝的心里,总不踏实。

  只剩一个最好的办法:拉拢。

  爵位,赏赐,免死铁券,能给的,已经给过了。

  那便再结个亲家。

  两家结为一家,各自都能买个安心。

  李善长的长子李祺,他见过,并不差。仪鸾司的人,也未曾发现他什么劣迹。

  而镜静,沉稳能干,是个他能放心的女儿。

  皇帝每每路过贵妃旧宫门前都会想起孙贵妃,每每看到镜静和福宁都会想起孙贵妃,甚至无端端都会想起她,梦里,恍惚间。但为镜静择婿时,他没有。

  当年与贵妃说,功臣子弟都不配镜静,他是真诚的。作为丈夫,作为父亲。

  但如今,觉得镜静嫁给李祺正合适,也是他对自己的诚实。作为皇帝。

  镜静不愧是孙贵妃教出来的女儿。成熟,稳重;一举一动,合于礼法;一言一行,贤淑明/慧。

  不知她是否已经隐约猜到自己的归宿,在众人面前,她不曾表现出对自己婚事的好奇,甚至没有小女子的娇羞作态。别人提起,她只温温婉婉地笑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是“姻缘天定”。清丽的眉眼如无风时的玄武湖水,淡然端雅,无任何波澜。

  江贵妃作为养母,曾问过她,是否有中意之人。镜静谢过她慈爱关怀,说宫禁森严,不曾留心外男。

  相依为命的小福宁也曾扑闪着怯怯的大眼睛问过她,镜静将她拥进怀里,笑道:“小丫头,小小年纪,怎么懂得这么多?是谁教你的?”

  仪华是妯娌,毕竟关系远一层,便不曾问。只是以己度人,觉得镜静可怜。

  就连功臣之女,尚且是皇帝摆弄风云用的棋子,何况皇帝自己的女儿。

  贤女若斯,盼着她能得一个如意郎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