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第79章 院试开始
  因为是借宿在姚家,所以林迎他们也就没有在孟夫子那久待,吃过晚饭后,又简单聊了些家常,林迎等人就告别孟夫子,回到了姚家。

  此时天色见暗,不过到底是府城之地,沿街灯笼高悬,不少店铺也在开张做生意,故而道路亮如白昼,倒是不需要额外的照明。

  回到姚家后,几人与门房的两位小厮打了声招呼,就回到了院中。

  将房间灯火点亮,林迎等人齐聚一堂,准备温一温书后就休息。

  只是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门房却差着下人送了些茶水还有糕点过来。

  “几位公子,这是我家老爷差我们送来的,几位公子晚间温书难免觉得饥饿,备些食物自是应当的。”

  为首的门房姓桑,中等个子,头戴小帽、身着直裰仆役巾服,乃是姚家的家生子。

  这桑门房在姚家众多仆役中地位颇高,专司姚府前院的一应诸事。不过其说话声音轻柔温煦,丝毫没有大户家丁的那种桀骜。

  “哎呀,桑老哥,这怎好意思?”林迎连忙起身,迎着那个桑门房进来坐。

  桑门房摇摇头:“我就不进去了,东西送到,也该回去了,几位公子好好温书,切莫太晚,影响了休息。”

  “好的,那就有劳桑老哥了。”

  “林公子客气了。”

  桑门房笑了笑,挥挥手让几个下人将装有糕点的食盒放到一旁桌上,转身带着几个下人退出了小院。

  “啊,林师兄,是红枣绿豆糕和桂花鲜米糕诶,这茶也是上好的新茶。”

  桑门房等人退出去后,马崇杉上前打开食盒,发现糕点的种类还不少,这茶也是今年刚采摘的上好新茶。

  林迎和几位同窗面面相觑,心中都有些感慨,这就是大户人家啊,连待客之道都做得这么讲究。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姚家在陆江府想不兴旺都难。

  接下来几日,林迎等人就在姚府住下,安心地准备院试事宜。

  都说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夏日炎热,确实极大地消耗了人的体力,加之夜晚高温,又缺乏好的降温手段,白日困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好在姚府照顾周到,使得林迎等人具备了较之其他考生更好的备考环境。

  试想一下,那些因为找不到下榻客栈而住大通铺的考生,不仅要面对酷暑带来的煎熬,更是人员嘈杂,令他们无法安心复习。

  反观林迎他们现在的环境,不要太惬意!

  这几日,孟夫子也在府城,不过因为大宗师按临,白天时孟夫子和其他参加岁考的生员都要过去聆听大宗师讲读经书,所以林迎等人只有在傍晚的时候,才会到孟夫子那跟他探讨学习上的事。

  孟夫子也会将白天从大宗师那听来的心得,及时向林迎他们反馈!

  毕竟,考生若不事先熟知学政的学问文章倾向,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也正因为事关考试大事,所以伴随着一名学政任命,其所学偏好,往往会影响一地的学风,故而学政又有“司文衡”和“秉文柄”的称呼。

  有了孟夫子居中传导,林迎等人就能很好的把握大宗师近来所思,间接地也就了解院试的文风倾向了。

  随着院试开考之日不断临近,各县的应考童生不断云集府城,沿街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时光悠悠,岁月寥寥。

  眨眼,就到了院试开考的六月廿六。

  这天一大早,试院方向依次响起了三响号炮的声音。

  姚府,前院东侧的小院里,烛火通明。

  林迎等人穿戴完毕,确保考试凭证、笔墨,还有用于充饥的干粮,全都放到考篮里准备妥当了后,就在桑门房的护送下去了试院报到。

  这几日林迎与桑门房也混熟了,要说这汉子还是相当激灵的,虽然只是一名仆役,但事事都能预先一步准备,实在是仆役界的精英之流。

  倒是姚家的当家之人姚厝进,林迎除了在住进来那天经过他一次,之后几天一直未见。经桑门房之口才得知,原来今年姚家也有几位童生参加院试,作为姚家目前的当家人,姚厝进这些天都在族学学堂给他们上课。

  林迎等人一凛,这该死的科举啊,居然这么卷!

  不过他们也有些钦佩,即便这种情况下,姚家还对他们这几个外来学子如此照顾,名门世家的传承,果真不是“豪强”两字就能概括的,其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着大大的学问。

  ……

  试院前,当林迎他们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已是人山人海。

  本次参加院试的各县童生,共计差不多两千人。

  现场,既不乏与林迎他们一样充满活力的年轻童生,更不缺垂垂老矣,两鬓早已斑白的老夫。

  这些可都是历年积累下来的,心中仍有志于科举之路的老童生!

  因参考人数实在太多,府衙差役老早就在试院外围拉起隔离带,此处只允许考生和各县官差进入,其余送考人员,一律都拦在了外面。

  “几位公子,我只能送到这里了,祝你们在考场内诸事顺遂!”桑门房拜礼说道。

  林迎等人点头,也朝桑门房表示了番感谢。

  接着,几个人收拾了下衣裳,就朝着青川县考生集合的方向走去。

  和上次参加的府试一样,此时衙役高举着写有各县童生名字的准照牌,俨然将七县的考生分流到了七处集合点。看書溂

  在青川县集合点下,杜县令带领着宋教谕与一众廪生早已在那等候。

  与府试由县学教谕带队不同,院试乃学政亲自主持的大考,层级更高,所以是由县令亲自带队的!

  “林兄、范兄、艾兄、简兄,你们来了?”

  林迎等人刚走过去,柳新沅、廖清河等人就围了过来。

  他们也是几天前就到了的,这些日子林迎与他们也有几次走动,一同探讨过学政的文章倾向。

  林迎笑着朝他们见礼,周围其他学子但凡是当初一同参加府试的,也都相继过来打招呼,彼此熟络地聊起来。

  倒是往届的童生,看到林迎他们如此受欢迎,不免地有些酸溜溜。

  呵,应届童生了不起?

  应届童生就该这么春风得意?

  等院试过后,看你们落榜了哭不哭!

  想当年,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那是何等意气风发!

  随着笔杆舞动,播种着希望,燃烧着激情,点亮了梦想,阳光下迈着轻盈的步履。

  哼,那有什么用?!

  院试过后,什么都清楚了。

  当年那是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无眠。

  如今却是,两鬓白发岁月催,老来照镜空流泪。

  唉!

  ……

  当然,除了羡慕嫉妒恨,更多的童生,还是漠不关心,他们不时地望向龙门方向,心中一片期许与忐忑。

  终于,随着一声铜锣响起,搜身入场的时间到了。

  现场衙役举着牌子引导考生们慢慢入场,而那些作保的廪生们,此时则提前进入到了试院里面。

  杜县令和宋教谕这时候也挨个的跟考生说些宽慰的话,给他们打气,然后护送他们进入考场。

  与县试、府试不同的是,院试的搜身更加严格,分为外搜和内搜。

  外搜由外搜检官负责,地点也由龙门外,改到了在龙门内、仪门前进行。毕竟考生都是童生,已是跃过了“龙门”的。

  在参加院试这种更高级别的考试,哪怕是搜身,当然也要在龙门内进行。

  外搜检官共有两位,一前一后分别对考生进行搜身,一旦发现考生身上夹带作弊的道具或者携有可用于行贿的钱财,则立刻论罪,外捜检官则相应获得奖励。

  这大抵上与前两次考试的搜身差不多,只是更加严格罢了。

  林迎自然无惧,先行检查了下考篮,确认没被人栽赃诬陷后,便坦然地走到外搜检官前完成了搜身。br>
  接下来进入仪门,林迎等人又按照先后顺序,以二十人为一组,站到知府面前,再次由内搜检官进行搜身。

  完成了两次搜身,考生的外部作弊嫌疑可被排除了。

  接下来,考生来到学政面前,开始进行唱保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