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第63章 府试落幕
  随着府试第一场成绩公布,对于许多学子而言,他们的童子试之路也到了曲终人散之时了。

  当天中午,宋教谕在客栈设宴为他们饯行,饭后就命几名差役护送这些落榜的学子,还有部分同行的廪生回县里。

  临行前,骆敏来到林迎面前:“大师兄,我和夫子先回去了,你跟老艾,还有马师兄要好好考啊!”

  林迎笑了笑:“放心吧,我们会考好的!”

  孟夫子也走了过来,拍了拍林迎的肩膀,又对林迎和艾金良道:“明序、金良,为师先送书辛回去了,这边作保之事已与程廪生和宋教谕沟通过,由他们负责,你们俩要好好考。”

  “为师相信以你们的能力,只要好好发挥,这次府试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为师在大安镇等你们的好消息!”

  “另外还有崇杉,这次你通过了府试第一场,实属难得,接下来的两场覆试,也要好好考!”

  林迎、艾金良、马崇杉齐齐点头,然后目送着孟夫子还有骆敏他们逐渐走远。

  随着落榜学子还有部分作保廪生的离开,青川县学子下榻的客栈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这天下午,林迎收拾了下心情,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当中。

  虽然如孟夫子所言,以他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想要通过府试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

  但林迎清楚,只要结果未出,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林迎备考时,马崇杉倒是跑过来串门,此时骆敏离开,林迎的房间空出了一个床位,这厮就恬不知耻地搬了过来。

  “林师兄,反正这边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让小弟过来沾一沾师兄的光芒……”

  马崇杉嘿嘿笑着,放下书箱,就趴到了林迎所坐的大方桌前。

  伸手,拿起了林迎刚作的文章看起来。

  林迎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马崇杉扭动着身子,像一条充满活力的蛆。

  “林师兄,要不,要不……你给我押一下题呗,我知道林师兄十分厉害,押题贼准!”

  马崇杉眨眨眼,举起三根手指,一脸虔诚道:“而且我刚才拜过了文圣人,说不定接下来的覆试也会一帆风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马崇杉对于接下来的覆试可是一点信心都没有,要知道当第一场的成绩出来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是真心没想到自己能过!

  毕竟考试的时候,当考卷打开的刹那,他的心都是冰冰凉凉的了。

  这么多题,以他的能耐,这得考到猴年马月啊。

  他对自己有着清醒认知,于是答题时就有了摆烂心理,会就会、不会的就是不会,遇到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的题,他就果断认输、跳过。

  只要当作没看到这些题,他心里就不慌。

  他想着,等答完了会答的,回头再来死磕也不迟。当然他最后也没来死磕,因为还没等他答完,特么就要交卷了。

  这下马崇杉觉得自己是彻底凉凉了,也就不在意后面的结果了。

  谁承想,烂有烂着,他最后居然考了个第二十五名,顺利入围了后续的覆试!

  真是万万没想到!

  这下子,马崇杉忽然有了动力,如果自己好好准备,万一……考了个童生出来呢?

  他老爹还不得高兴坏了?

  林迎被马崇杉晃得有些头疼,听着他信誓旦旦的发誓,无语地白了一眼。

  “林师兄,你就帮小弟一把吧,小弟要是中了童生,那好处大大滴有,到时候一定不会忘了林师兄的!”

  “林师兄,小弟心里惶恐。”

  “林师兄,还请怜惜一下小弟……”

  “……”

  林迎浑身一阵恶寒,随手拿起了左手边的一本书朝他丢过去。

  马崇杉一个激灵,连忙躲闪,那本书就顺势落到了地上。马崇杉不以为意地走过去将那本书捡起,伸手掸了掸灰尘,定睛一看,是一本《孝经》。

  这会儿他所面对的正是《天子章第二》这一页。

  “啊,我明白了!”

  马崇杉自行脑补了一番,马上喜滋滋地摊开《孝经》仔细阅读起来,甚至还不尽兴,居然拿出纸笔准备写一写文章。

  林迎也不知道他到底明白了什么,不过见他没有再来烦自己,倒也落得清闲。

  ……

  大周王朝,宣沣六年,农历四月十一。

  陆江府童子试,府试第二场正式开考。

  今日考题共有三道,上午要求写一篇“论”和一篇“判”,论的题目出自《孝经》,【一人有庆】,林迎以“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进行顺破,尔后开始了长篇大论。

  判,则是题干给出一个案件,要求考生书写最后的判词。

  这个很简单,主要是考察对大周律的熟悉,再结合风土人情,予以合理宣判。

  这题属于自由发挥,重点在如何书写判词,至于是否达意,反倒不太关注,大差不大就可。

  下午则又考了一篇“诰”。

  诰,是古代的告诫之文,常作为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大周朝凡有封赏,一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至九品,皆授以敕命。

  诰的文体固定,所以对考生们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

  当然,府试第二场最后还要写一篇试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各县都统一的。

  考完了第一场覆试后,紧接着第二天又考了第二场覆试。

  第二场覆试只有一道题,那就是策论,考一个上午。

  侯知府以“论宵禁之利弊”,让学子自由发挥。

  林迎后世时接触过不少史料,知道早期宵禁起源自文化中“昼为阳,夜为阴,阳动而阴静”的认知,后来各朝又引入了“防盗备寇”的功能,特别有助于维持宫城、京畿和关隘的治安,于是宵禁制度日严。

  不过后来各朝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促成了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的繁华夜生活,尤其到大周朝时,宵禁的起始时间往后推移,几个重大节日也有连续十余天的开禁,极大促进了民间商贸。

  有了这些史料基础,林迎立刻知道该怎么写了,再引入后世的“经济循环”理论,妥妥的一篇好文章。

  第二场覆试的最后,照例要默写一遍《御言圣训》,等一切完成,林迎便放下笔,等待交卷。

  至此,府试三场考试全部结束。

  ……

  “呼!”

  从府城试院出来,迎着暖和的日光,林迎重重吁了一口气,随即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

  这两天的考试,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十分良好,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童生”资格应该能到手了。

  都说“七十老童生,三十少进士”,三十岁前能考中进士的,那是极少数,属于读书人中的天赋异禀之类,而到了七十岁却依旧还是老童生,这才是常态。

  但哪怕是“童生”,作为读书人品级的起点,它依旧是众多学子为之奋斗的重要关卡,是万千学子中,大浪淘沙选出来的精华。

  后面还有秀才、举人,等等。

  林迎的科举之路,就是要从童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