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第25章 老考生的圆滑
  青川县试院是一片坐北朝南的巨大建筑群,分前院与考棚两大片区,前院正门也叫“龙门”,寓为“鲤鱼跃龙门”之意。

  林迎等人在试院前完成身份搜查后,再从“龙门”通过,就算正式踏入到了试院考场的内部。

  龙门后为一大院,占地极为辽阔,均由青砖铺就。但因试院修建年代久远,院内的青砖已有较多残破的地方,加之试院一年才使用一次,所以哪怕前些日子已经进行了一番修整,却依稀还是留有野草生长过的痕迹。

  此时天还没亮,无数悬挂的灯笼将整个大院照得明晃晃的。

  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迎面而来。

  林迎等经过了考前核查的考生在进入试院后,就被要求在院中等候,考生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以每列五十人为限,自觉排成了几条纵队。

  所幸试院规格够大,眼前的大院就如后世的小操场一般,那么多人站在院中,竟也只是稍微有点人头攒动而已,倒还不算拥挤。

  按照程序,等天亮的时候,本次县试的主考官县尊大人(县令)就会携一众廪生到达现场,之后就是点名唱保环节了。

  “林师兄,待会就要点名了吧,夫子也会到现场?”骆敏站在林迎边上,好奇地问。

  林迎点头道:“确实如此,待会要进行唱保环节,将由县尊大人带领一众廪生入场,之后按礼仪站位,喊到谁的名,谁就要上前应答,并从县尊手中接过试卷,而夫子也会在那时为我们证明身份。”

  骆敏这才明了,原来唱保是这样一个环节,倒是很有仪式感。

  随后他也不说话了,伸长着脖子望向前方。

  只见众人所站大院的正前方共有三间大厅,其中左侧一间为西厅,是考官监考的地方,中间一厅为过道,待会儿唱保就在那完成,右侧一间则为东厅,是一个简易考场,已然放了十几张考桌,那是给第一场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临堂作答用的。

  要到覆试时才启用。

  至于其他考生,则还是乖乖去考棚考试吧,考试环境较之东厅那片主考官眼皮子底下的位置,自然是差了许多的。

  由于时辰还没到,且龙门那边还不时有考生进入,林迎等人只好站在院子里耐心等待。

  要说这时候,其实大家的心情都不平静,一些愣头青更是神情紧张,眼睛时不时地往前面的大厅张望,哪怕脚底板站酸了,都不敢稍微颠颠脚放松一下,看得林迎等一众老考生脸上都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当被岁月磨去棱角前,谁还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终于,当天边露白时,所有考生都通过了龙门,又等了一会儿,前方西侧大厅终于有了些动静。

  “来了来了,县尊大人带着众位廪生出来了!”

  人群前侧响起了轻声的议论,在场的几列考生闻声后顿时站得愈发笔直,同时也都不说话,安静地等待着大人物的出场。

  这回倒是没再教大家多等,大概只过了几息工夫,林迎便看到以本县县尊为首的一行人,从西侧大厅走了出来。

  c位自然是县尊大人,那是一个身材中等,身穿青色官袍,且官袍上绣有“鸂鶒”图纹的中年男子。

  在他的身后,则是此次县试的考官,一共四人,均为县署的要员。

  之后还跟了二十几位读书人,一同从西厅角落的通道走出,乌泱泱的一片,倒是颇有气势,这些便是本县的廪生了。

  县尊姓杜,是去年刚上任的新县令,林迎也是第一次见到他。

  论相貌,这位县尊大人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器宇轩昂,在林迎看来只能算中人之姿。不过或许是因为有官服加持的缘故,步履之间,却是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只见杜县令带领着一群人来至中厅的位置,之后站立,稍稍摆了摆手,现场便鸦雀无声。在场考生都竖起耳朵,准备聆听县尊大人的教诲。

  杜县令是江南人,说话时声音浑厚,却带了点江南地区的吴语口音,咬文嚼字方面与陆江府这边稍有差异,好在根子还是大周官话,林迎他们听起来倒还不算费劲。

  只见他先向大家表示了问候、说了些勉励的话,之后环视一周,宣布了下考场的纪律,再然后杜县令也不多说话了,直接宣布唱保环节开始。

  与此同时,鼓声响起。

  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片嘈杂,不过很快安静下来。

  接着大家就看到县尊大人面朝东边站好,而在场的考官以及众位廪生,也都根据位次在他的边上站着。

  “下面开始唱保,第一位……汜水乡考生简孟轶,廪生姚春作保!”

  一旁小吏拿起文书照着文书上的名单开始唱名。

  被点到名字的考生简孟轶没想到自己会是第一个,等反应过来连忙从队列中走出,慌乱地上前来至中间大厅,面朝着县尊大人一揖致敬。

  这时廪生中也有一个男子上前,确认上来的考生是简孟轶本人后,高声道:“学生姚春保!”

  杜县令微微点头,拿起一旁的试卷交到考生简孟轶手中,慈眉善目地鼓励道:“好好考!”

  “是,县尊大人!”

  那名考生激动地接过试卷,然后在一名小吏带领下,照着试卷上的座次号,去了自己的考试位置。

  接下来诸位考生一一唱名,有了先前的经验后,后面考生应对起来就熟练许多了,不像开头的几位考生那样慌乱。

  很快就轮到了林迎,只听一旁的小吏唱道:“大安镇林明序,廪生孟杨作保!”

  林迎听到名字后阔步上前,来到杜县令面前低头作了一揖,由于低着头他无法目视四周,只感觉廪生中走出来了一个人,接着一道熟悉的声音很快响起:“学生孟杨保!”

  很显然,这个走出来的人就是他的老丈人兼业师——孟夫子。

  “嗯,好好考!”杜县令笑着将试卷递了过来。

  “是,县尊大人!”

  林迎作揖后伸手接过试卷,接着在一名小吏的带领下,去了自己所属的考房。

  他的卷子上写着“天二甲戌”四个字,这其中的天,即“天地玄黄”四排考房中的第一排“天字号”,而“甲戌”排在天干地支中的第十一位,“二甲戌”即第二个轮回中的第十一位,也就是第七十一号。

  那么“天二甲戌”的意思就是——天字排,第七十一号考房。

  手里拿着试卷,背着行囊,林迎很快就在小吏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考房。

  好吧,看着面前只有一个平方多一些大的考房,林迎表示他早就见怪不怪了。

  如此逼仄的狭小考房,放在后世,也就普通公共厕所一个坑位的大小。

  小是小了点,但林迎还是比较庆幸的,至少自己没有被分配到厕号。

  所谓厕号,就是毗邻茅房的考房,考场中茅房有限,一般每排的最尽头才安排一间,所以整个考场一共有四个厕号。因毗邻茅房,抽到厕号的考生,不仅意味着会在其他考生如厕时受到打搅,那飘散在空气中的迷之滋味,即便在冬季,也是十分酸爽的。

  向领路的小吏表示了番感谢,林迎毫不吝啬地从行囊中拿出二十几文铜钱悄悄递了过去。

  两人眼神一对,那叫一个合拍,那小吏见林迎如此上道,心想不愧是“久经战场”的老生,办事就是靠谱,顿时变得和颜悦色起来,恭敬道:“林公子,此次考试,还祝林公子榜上有名。”

  “哈哈哈,那就多谢老大哥吉言了。”

  说着,林迎挥挥手进了考房,将行囊安放好,之后架起桌板,将先前从县尊大人那领来的试卷,放在了桌板上。

  趁着现在题目还没有公布,他拿出砚台,有条不紊地先将笔墨准备好。

  ……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唱保环节终于结束,所有考生也都悉数进了考房。

  那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没被分到厕号的松了口气,而被分到厕号的,则一脸苦涩,无奈地叹息。

  唱保结束后,整个试院的大门由内至外的关闭,至此,所有考生,乃至监考的人员都不能出入试院,直到第一场考试结束为止。

  此间已经落座考房的考生也不能随意起身,否则将会以作弊论处,其严厉程度,堪比后世高考。

  这时东方已经大亮,一缕阳光照射过来,恰好斜照在了诸位考生的桌板上。

  而随着一声铜锣声响起,几名小吏举着考题贴板巡游而来。

  负责天字排考题巡游的小吏,正好是之前林迎塞过钱的那位“老大哥”,林迎看到他后不由一乐,这不巧了嘛。

  那老大哥也是个诚实守信之人,他举着牌子特地在林迎的考房前多站了一会儿,待林迎将考题全部抄下后,这才深藏功与名,去了下一间考房。br>
  林迎见他走远,忍不住摇头感慨: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此话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