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第1章 烽烟滚滚
  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年了,傅斯年在努力打基础的同时,早就确定好了完成任务的方式。

  根据他对杨广的判断,如果用对待赵佶那样的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首先是性格因素,多疑、愿意猜忌。

  然后是品德有问题,有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思。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人交不下!

  为此,傅斯年决定改变策略,循循善诱行不通,就只能威逼利诱了。

  威逼,他现在已经有条件了。

  经营多年,在和突厥人的战斗中练出了一支强兵,纵横来去、莫可匹敌。

  其中最有战斗力的亲军侍卫,因为胸前铠甲为狼头造型,而皆披红色披风,人称赤狼军。

  利诱,就是他下一步将要实施的。

  我帮你夺帝位,你答应我一些条件,咱们各取所需。

  此时他把目光放在了南陈那边。

  这是隋朝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步,而杨广的机会也在此处。

  历史上,征讨陈朝就是由杨广挂帅,实际是高颎指挥全军。

  通过灭陈的功绩,杨广在他爹那获得了加分,后来又用了些小手段,把他大哥杨勇从太子之位上捅了下来。

  傅斯年需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首先获得谈判的筹码,顺便跟杨广谈谈合作方式。

  在此之前,他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先让隋朝周边的敌人消停消停。

  如何办到?自然是打得他们几年内无力出兵。

  突厥于五年前一分为二,其中就有隋朝的暗中挑拨,计划是长孙晟和杨爽制定、执行的。

  但说这俩名字,一般人可能没印象,换个介绍方式就都知道了——长孙晟是长孙无忌的父亲,杨爽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唐演义里靠山王杨林的原型。

  长孙晟出坏主意离间,杨爽负责逮着一个往死了捶。

  傅斯年打算在东、西突厥之间再添把火。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赤狼军并没有穿着以往鲜艳的大氅,而是换上突厥士兵的装束,直插东、西突厥部落之间的交界处。

  亲卫队长张须陀在行进间忍不住问:“殿下,咱这忽东忽西的,到底是要灭谁呀?”

  傅斯年笑笑:“都要灭,但暂时都不能灭!”

  张须陀有点不太明白,这位王朝未来的名将一生憨直,就不喜欢那些弯弯绕。

  知道他肯定要问,傅斯年索性解释清楚:“假如砸死一个人需要两块石头,但我手上只有两块石头,却必须砸死两个人,该怎么办?”

  张须陀想了想道:“先砸死一个,把石头捡回来再砸另一个。”

  傅斯年微微一笑:“那个人傻呀?就那么等你捡?”

  “那咋办?偷偷地砸?”张须陀有些想不明白了。

  “来,我教你个办法。先扔一块石头砸一个,然后告诉他是另一个人扔的。”傅斯年道。

  “然后呢?”张须陀有点懵。

  “然后就等着看戏呀!别人拿石头砸你,石头就掉在脚下,你不捡起来扔回去吗?当然,你得演得像那么回事,好让别人肯信你。”

  张须陀懂了:“这样他俩之间会先死一个,另一个也只剩半条命了!咱只要等他们互相扔完了,用手里那块石头砸死剩下的人就好!”

  “哈哈哈……就是这个意思!走,跟我扔石头去!”傅斯年说罢打马加速,发出一阵阵的呼哨。

  后面的亲军也跟着呼应,部队摆开了突击队形。

  这种事对傅斯年来说简直轻车熟路,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干过这种事。

  那时候他看两拨人打架,半天都是只吵吵不动手,为了看热闹,他捡了半块砖头,趁人不备扔进了人群。

  结果两边就打起来了,一个个打得老惨了……

  他就在路边不远的烧烤摊坐着,一边撸串喝啤酒,一边看两边上演全武行。

  最后还赚了五十块钱。

  一个大哥被打懵了,手机甩到了他脚下。看書溂

  等两边打完了,他上去给人家把手机送回去,人家还给了他一百块钱。

  撸串花五十,收入一百,还看了场热闹……

  ……

  目标已经在望,是不远处的一个部落,隆隆的马蹄声惊动了帐篷中的牧民。

  族长呐喊着提醒部众,告知众人有大队人马来袭。

  可光提醒没用,逃跑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只剩下两条路:殊死一搏,或者跪地投降。

  这个部落还是有血性的,选择奋力一搏。

  但双方的力量相差太悬殊了,微弱的抵抗很快就停止了。

  满身伤痕的头领跪地请降,祈求能够放过部落的女人和孩子。

  至于男人,他没有提,因为没有选择的权利。

  是全都杀掉还是收为奴隶,那全看对方的心情。

  傅斯年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头领,平静地道:“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求,并且给你们优待,条件是你们要替我作战!”

  他的突厥语说得不错,但部族头领还是听出了异样:“你是汉人?”

  对方没说话,头领知道自己冒失了,重新低下头表示顺服。

  看到对方的动作,傅斯年才再次开口:“为了有所约束,你们部落的妇孺要送到指定区域生活,说白了吧,他们是人质!你们作战勇猛,我会奖赏;中途逃跑,死罪,家人连坐!”

  头领只能答应,这也没得选呀!

  打不过那就加入呗!

  于是,傅斯年的队伍里有了突厥人。

  等遇到第二个部落的时候,行动就相对顺利了,因为有带路党,还可以帮着劝降。

  起初只是几个小部落,拢共两三百人,想要包围很容易。

  但要是遇到个人口众多的部落,几千人一个不漏地俘虏,那根本不现实。

  逃跑的人往上级部落报信的时候,一个个信誓旦旦地说:

  就是XX部落的人!那个谁谁谁我都认识!

  傅斯年也是会挑,就沿着东西突厥的边界袭扰,东一下西一下,最终挑起了多个部落的仇恨。

  只一个月的时间,草原上烽烟四起,直接惊动了各方首脑。

  东突厥的都蓝可汗、西突厥的达头可汗,以及东突厥的在野党、反对派突利可汗(杨坚使坏封的,为了离间东突厥),还有隋文帝杨坚,全都对战局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