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逆子叛国>第463章 战略包围
  李二的甘露殿里,大唐如今的几位重量级人物围坐在一起,一个个难以置信的看着手中刚刚收到的消息。

  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中书令岑文本、侍中长孙无忌、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个个眉头拧成了一朵菊花。

  “他终于还是做到了。”李二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喃喃自语。

  上次李恪在亚历山大宣布要扶持克莉丝做新一任皇帝时,李二就预料到了这种可能。

  当时在座的几位大臣也讨论过这件事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

  因为,他们太了解权贵的心理了,毕竟他们自己就属于这个群体。

  这些权贵最习惯给什么样的君主做臣下,当然是能符合自己利益的。

  比如,能有更通畅的仕途,让自己走的更远、爬的更高,政治理想得到实现。

  再比如,更给自己的家庭、乃至家族带来更多的荣耀与物质。

  回过头来看合并入宁国后的东罗马,不用说,在治理权方面,东罗马的权贵阶层已经被排除在外。

  作为依托权势而生的权贵阶层岂能善罢甘休?

  而权贵们掌握着舆论,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如果他们在政治上被排挤,必定会奋起反抗,给李恪的过多介入东罗马政治设置障碍。

  这就是就是当时房玄龄等人,料定李恪谋划没什么实质意义的原因。

  可如今事实就摆在眼前,不由的得他们不接受。

  “这怎可能?那些拂林贵族就会答应?”高士廉两眼困惑,似是在问旁边的是,也似是在质问东罗马的那些无所作为的贵族。

  “说不通啊!无论如何,这是国灭呀,那些百姓难道就不起来抗争?”房玄龄一手捏着信件,另一只手把信件拍的啪啪响。

  “信中说,东罗马百姓反过来求着宁王把东罗马合并入宁国的!这,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会不会信息有误?”

  高士廉托着信件反复阅读,生怕老眼昏花,看错了哪个字。

  “这里提到,三万人攻打两千人防御的城墙,竟然没能攻破,甚至没能进入城墙200步以内?”

  “而这靠的竟然是四件新型武器,就四件?打三万人?振威炮也做不到啊!这完全就是一派胡言!”

  关于亚历山大攻防战方面,程知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可是三万人啊!

  就算是三万头猪,也能冲到城墙上吧!

  毕竟三万兵士,再极速冲锋起来,什么武器才来得及阻止他们的前进?

  而且信件说,宁王亲军只用了四件武器就阻止了对方进入无法进入两百步以内。

  这怎么可能!?

  “城防有巨大威力的武器防御,城外又有驻军,只要援军赶到,前后夹击,三万敌军不是不能阻挡。”br>
  “关键是,那四件新型武器,到底是什么武器,传令下去,必须尽快查清楚!这一点太重要了!”

  对着地图审视良久,李二突然转过头身来,严肃说道。

  “难道圣上也认为,这事是真的?”房玄龄依然两过合并这件事持怀疑态度。

  “怎么不能是真的!”李二把眼睛一瞪,其实他还想说的是:那是我的种,不就是谋一国嘛,这都是常规操作好不好!

  “在那逆子扶持拂林公主登上皇位时,恐怕就已经计划好了如何将两国合并,不然他岂会做这些无用功?”

  不仅房玄龄不相信,其他几人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李二已经确信这是真的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消息是大唐在亚历山大商人传回来的,也是亚历山大城的人亲眼目睹的,作不的假。

  另一方面是因为,李二对自己儿子能力的肯定。

  这些年来,李恪无论是在大的战略规划,还是在军事行动、国家治理方面,李二随时都在关注。

  闲暇之余,他都在揣摩李恪的每一个举动,以及给宁国带来的影响。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很无奈的结论:这逆子的战略谋划、国家治理、军事统率等方面,好像、似乎、或许、可能都比自己强一些。

  只不过他咬牙不愿承认罢了。

  如今整个大唐被驱赶到了域外,虽然通过的不懈努力,又建立了一个更广阔的大唐帝国,可始终还是无法与自己这个儿子相抗衡。

  眼下,宁国又吞并了另一个巨型帝国,实力更是暴增。

  从地图上来看,自己想跳出宁国包围的战略规划算是彻底失败了。

  他对着地图端详时,就意识到了,恐怕自从拂林与宁国接触开始,自己这个儿子就在筹谋着怎么对大唐进行战略包围。

  而自己也在急匆匆扩张,目的就是跳出宁国的包围。

  宁国与拂林签约,获得了亚历山大,等于在大唐的西面打下了一颗钉子。

  而后,宁国又在亚历山大仔细耕耘,最终鲸吞当今世上为数不多的大帝国。从而完成了,对大唐的东、北、西三面包围。

  而大唐的南面是广阔的大洋,以及大食国。

  宁国的海上力量,称霸大洋;而大食也在阿罗涵的正面打击下风雨飘摇。

  也就说,大唐的南面,早晚也要被宁国所控制。

  最终完成对大唐的四面包围!

  其他几人也是不停的唉声叹气。

  他们之所以如此悲观,是因为他们也看到,地图上已经很明显的标注出来,宁国的版图与东罗马的版图合并之后,几乎把大唐包围!

  “圣上,前萨珊帝国的皇子带领的军队,已经把大食逼入墙角,如果大食没了,我们就彻底被动了。”房玄龄想到了早前收到的消息。

  高士廉接着道,“是啊,圣上。阿罗涵可是完全听命于宁王的。如今表面上是萨珊残军在收复失地,准备复国。可背后完全是宁国都支持!将来必定是要并入宁国的!”

  程知节眼睛一亮,“不如,我们也私下支持大食!坚决不能让大食倒下,若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夹在宁国南北之间了!”

  房玄龄立即摆手阻止,“不可!我们之前是萨珊帝国的盟国,当初没来得及救援,萨珊灭亡,就已经失了道义。如今他们打着复国的旗帜,我们反过来再阻止、打击他们的话,就更被诟病了!”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地中海大大小小一众国家,人口有数千万,军队合计也有七八十万之巨。若宁国真的已经吞下拂林的话,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啊!”岑文本一脸苦涩的说道。

  东罗马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再加上周边的西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法兰克王国等等,如今都被宁国以入侵东罗马为借口消灭了。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如今也成了宁国的一部分!

  不算俘虏的周边各王国的兵士,只计算东罗马招募的新军,以及收编各行省的俘虏,兵力总数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

  此外,阿罗涵手上,还有一支从萨珊各地召集来的复国军,以及从萨珊故地各处汇集来的残军,总兵力也有二十多万。

  如此一来,宁国在地中海这一区域,手中就已经有了超过六十万的兵力!

  “是啊!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和军队,一旦动员起来……”程知节话没有说下去。

  其实意思也很明显了。

  这么大的体量,动员起来其潜力是非常恐怖的,几乎可以摧毁一切!恐怕当今之世,无人是其对手。

  这还不算,在宁国本土,还有数千万人口,以及几十万军队!

  想到这里,几位大唐的大佬,一阵深深的无力感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