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逆子叛国>第440章 向西用兵
  这些俘虏兵,他们与天宁军曾经在战场上以命相搏,不砍下对方的头颅誓不罢休!

  不过,以往的敌对国兵士,如今已经成为宁国的忠诚兵士,成为天宁军的一大助力!

  另外,这也与李恪制定的奖惩制度有关。

  俘虏兵,严格来说,其实是奴隶的身份。不过可以通过立功以逐渐摆脱奴藉。

  不仅如此,在摆脱奴藉以后,可以编入天宁军的正规军,而后,就可以依照军功,逐级晋升。

  只要你有能耐,就算是升做将军也是有可能的。

  李恪就经常拿他的亲军三千营以及索鲁与述果剌举例。

  李恪的亲军三千营全都是曾经的俘虏兵。这三千人,最初是来自霫人、库莫奚人、契丹人。

  而这三千人的左右副统领也是来自库莫奚的索鲁与来自契丹的述果剌。

  这些人不仅摆脱了的奴隶身份,还成为了李恪的亲军,每每在俘虏了敌国的军队后,天宁军都会拿这支队伍为典型。

  以此来诱惑那些俘虏兵转变思想,开始奋勇杀敌,争取早日能够摆脱奴隶身份,并且当将领、做将军!

  这的确是碗不错的鸡汤,效果很好,数不清的各国俘虏兵都在这碗鸡汤的诱惑下,越发的勇猛杀敌。

  如今,在天宁军的正规军中,已经有了十多万的曾经的各国俘虏兵。并且这些俘虏兵的表现一直都很好,同时,也涌现一大批有天赋的将领。

  既然已经摆脱了奴藉,成为了宁国的普通百姓或者说普通将士,李恪自然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听李恪说了这些俘虏兵的状况后,阿罗涵也放下心来。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准备了。”

  “好的!放手去做吧!不管这是粮饷还是武器甲胄,你都不用担心,保证充足供应。另外,如果你的将士们立功的那些,我也会和其他兵士同样奖励。”

  阿罗涵翻了个白眼,“什么我的将士?你出粮饷、物资,获取的土地归你,以后我要在你的治下生活,连我本人都是你的,还说什么我的将士!”

  “哎!你可别乱说啊,我有你妹妹就行了,你就算了吧,我口味很单一!”

  “你……唉,不说了走了走了!”

  看到李恪得意的样子,阿罗涵一阵委屈与心酸。

  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自己也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皇子,而李恪也是一不受待见的皇子。

  自己带着一万余人出走境外,而李恪曾经也是带一万余人出走境外。

  可最终的结果咋就那么大呢!

  李恪凭借这一万人,在一片贫瘠之地立足,从吞并弱小部落开始,一步壮大,一步步拓展,逐渐创下了如此大的家业。

  而自己却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当初如果不是有亚历山大这块宁国的飞地可以为自己提供保护,自己也就如同那些兄弟一样,早就脑袋搬家了!

  同样的是皇子,差别咋就这么大!

  阿罗涵一副无奈又苦闷的表情离开了。

  李恪就喜欢阿罗涵这样的有自知之明的人。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肯舍弃看起来很重要但其实对自己无益的东西。

  比如这一万萨珊皇室的亲军。

  如果阿罗涵一直把他们攥在自己手里,李恪也会同意,并且只要不支军队有战斗任务,李恪就一直会为其提供充足的供应。

  但是,一直握有着支军队的阿罗涵想获得李恪的真正信任,那就不太可能了。

  阿罗涵毕竟是生于皇室,对与这其中的利弊,他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当李恪说出,要供应他全部军需物资,且要把打下的所有地盘都并入宁国时,他就已经决定了。

  把自己的这支军队,交给李恪。

  以此来换一个自己的安心,换一个自己与妹妹的安稳一生。

  从李恪的皇宫离开以后,阿罗涵就去了他的军营,召集麾下兵士们,想办法把这件事以合适的方法告知他们。

  尤其是这个决定一作出,那么麾下那些将领的辅国大臣的梦可就碎了!

  不可否认的,这一万余名将士如还跟随在他身边,必定有一部分人是想着,阿罗已经是萨珊帝国唯一的皇子了。

  如果阿罗涵挺过目前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说不定就可以登上至尊之位。

  如此以来,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这群人,岂不是就用了拥立之功,那样的话,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甚至,以后的祖祖辈辈都可享受这一荣耀。

  而阿罗涵如今这个决定,却直接让他们的梦想崩塌。

  所以,前往军营的阿罗涵一路都在想,该怎么开口,转告自己麾下的将士们。

  至于阿罗涵该怎么告知自己的将士,那是他自己的事,李恪没去操那可心。

  既然用阿罗涵稳住了亚历山大以东的大食,李恪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向亚历山大以西推进了。

  大食能趁唐军在欧洲征伐时,突袭其后方受保护的萨珊帝国,就也能在天宁军及东罗马新军西进时,突袭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李恪经营环地中海的依仗,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因此,李恪在西进前,一定要想办法牵绊住大食,才能毫无顾虑的向西用兵。

  兵力方面,第一批闻成松率领的五万天宁军,后续逐渐到达的十万俘虏兵,又有几个月来招募的十万东罗马新军,

  还有十余万埃及行省以及昔兰尼加两地的军队。

  另外,还有阿罗涵的一万人。

  水上力量,有廖志义的第五舰队五千人。

  此时,李恪在亚历山大地区已经有了超过三十万的军队,完全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

  那么,西征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恪以闻成松坐镇后方,以裴行俭为行军大总管,率领天宁军、俘虏兵、东罗马新军共计十万,向西挺进!

  西部的埃及行省、昔兰尼加行省,已经交出军队,明确表示拥护帝国中央的一切制度、政令。

  那么,裴行俭大军便沿着北非地中海沿岸西行,穿越埃及、昔兰尼加这两个行省,直扑再往西去的阿非利加行省!

  同时西进的,还有廖志义的第五舰队部分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