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逆子叛国>第332章 诡异?
  贞观十六年七月,大唐以民部尚书唐俭、工部尚书段纶为首的使团,到达了扬州。

  面对扬州码头驶往洛阳的铁壳蒸汽船,两人直接就傻眼了。

  “段尚书,这会不会是宁国的奸计?铁船,必沉无疑啊!”唐俭义愤填膺,吹胡子瞪眼。

  “嗯,理论上,是会沉的。可现在却好好的漂在水面上,诡异!自从登岸后,就感觉处处透着诡异,看不透啊。”段纶砸吧着嘴说道。

  作为工部尚书,他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突然不自信了。

  如今的扬州,不仅是大运河全线与长江全线的航运中心,同时也是进出境海船的始发港或目的港。

  大唐使团搭乘的是宁国海商的回程商船,从南亚半岛一路航行到达扬州,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对于船上的船员来说,来回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时间过去了。

  他们在船上向船员们打听宁国现状,而船员们提供的信息,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信息。登岸后发现,很多信息已经不准确了。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宁国的百姓不分身份高低,竟然都可以乘坐马车,甚至骑马飞奔。

  更让他们没理解的是,百姓见到身穿官服的人,竟然不避让、不行礼,而是急匆匆错身而过。

  那些宁国官员竟然一点不悦的表情都没有!遇到有装载货物的大车,竟然还立即站在路边,让百姓的货车先行。

  诡异、太诡异了!

  在大唐,平民百姓是不允许坐轿、骑马、坐马车的。

  与官员相遇,必须止步、避让、行礼。

  这些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宁国却完全反转。

  “那你看,我们是坐还是不坐他们的铁船?”唐俭再次问向段纶。

  “这铁船确实不让人放心,可若不按照他们宁国外事部的安排路线前往洛阳,恐怕会再起事端。”段纶也没了主意。看書溂

  “从那些百姓登船时习以为常的样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不如找个人问问?”唐俭看着陆续有宁国百姓登船,把宁国必有奸计的想法给否定了。

  “可行!多找几人问问。”说着话,他就已经朝一名即将登船的中年男子走去。

  “这位郎君请留步,某有几句话想问,耽搁你一会儿。”

  那中年男子听到段纶打招呼随即站定。

  “郎君有什么指教?”

  “不不,某刚来扬州,不懂这运河上如何行的了铁船?难道不会沉吗?”段纶也不绕弯子,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郎君新来扬州,不知道也情有可原。最初,扬州人也都不敢乘坐的,所虑与郎君相同。”

  “可这半年过去了,扬州到洛阳,到杭州,发船无数次,没有发生过一次沉船事件。这还不说,这铁船可比靠风帆、浆夫、纤夫行船快多了!”

  半年没有发生一次沉船事件!?

  速度还更快!?

  段纶一时有点难以接受。

  好吧,就算铁船能漂浮,可铁比木材重多了啊,怎么可能更快?

  “那,有多快?”

  “有多快?正常四天可到,最慢五天也能到。”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段纶直接呆愣当场。

  五天!

  扬州到洛阳五天可到!天啊,太疯狂了!

  正常情况下,扬州到洛阳,基本都在两个月左右,这是常识!就这还要看沿途的水文情况,要看天气,要看风向……

  见段纶听到自己说的结果直接傻眼,那中年男人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摇了摇头登船去了。

  同时,满脸都是得意的神色,好似在说,惊呆了吧乡巴佬!

  从两个月,缩短为五天,这让段纶无法相信。于是,他又连续问了六七个人,得到的也都是相似的答案,他这才肯罢休。

  此时,他的脑瓜子嗡嗡的。

  同样现出迷茫、错愕、困惑、难以置信表情的,还有唐俭。

  在段纶向登船的人打听的同时,唐俭也没闲着,他也仔仔细细问了五六个人,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答案。

  此时,唐俭与段纶两人的心里生出同样的几个问题,

  难道这不是之前大唐的那片土地吗?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究竟发生了什么?看書喇

  从贞观十二年到贞观十六年,淮南道已被宁国控制了四年。

  这短短四年时间,已经产生了太多的变化,这也就是两人感觉处处诡异的原因。

  其实,他们认为的诡异,只是眼前宁国的扬州,与他们印象中大唐的扬州,太过大相径庭而已。

  差别大到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大到他们完全无法接受!

  两人神情麻木的登上了铁船。

  宁国外事部可没有给他们特殊照顾,安排的都是普通通座位。虽然你们是使团,免费给你坐船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滴!

  另外,所有使团成员都是统一规格的座位,这让那些随行的小官吏以及护卫们,感到无所适从。

  毕竟官场上是讲究等级、地位、资历的。比如眼前乘船,要么把小官员、护卫安排到次一等的船舱;若是迫不得已同舱的话,领导坐着,你就得站着。

  进入船舱,他们看到了是一排排整齐的座椅,没有什么特殊化,区别只在于位置的不同。

  以唐俭、段纶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把必须坐在c位啊,可两人刚一坐下,就有船上的乘务员上前。

  “两位郎君,请凭票面座位号乘坐。这片区域的座位被张家织物商行的东家提前预定了,专门留给自己的员工乘坐的。”

  乘务员优雅、礼貌的请两人离开那些座位。

  “什么!我们可是……”

  开什么玩笑!这正中的位置,不留给身份尊贵的高官,竟然卖给了地位卑贱的商人?卖给商人也就罢了,竟然是给下人坐的!?

  正欲开口说出身份的段纶被唐俭拉了一下。

  他们一行人,为了能想看一下宁国如今的最真实一面,所有人都是平民装扮。

  再者,宁国外事部也没有告诉船上他们的身份。

  所以,他们今天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乘客而已。

  两人这才让又掏出各自的船票,环顾四周,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段尚书也不必气恼,原本我们就是为了探查宁国最真实的一面,这样挺好。如果暴露身份,反而失去了从旁洞察一切的机会。”

  看着气乎乎的段纶,唐俭笑呵呵劝解道。

  “不见得啊!就算我们公布身份,得到的待遇估计跟现在也差不多!”段纶翻了白眼说道。

  唐俭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宁国,完全体会不到做高官的快乐啊!

  回想自登岸以来,见到的所有宁国官员,仿佛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

  没有那些只务虚、不务实的作风,没有那些模棱两可、说一半留一半的弯弯绕,没有推诿扯皮推卸责任,没有摆谱耍威风的官僚习气。

  就连在路上,官员看到有满载车辆通过,也得给百姓车辆让行。

  这样的社会氛围,就算他们两个大唐尚书的身份公布出来,估计也没几个人当回事。

  顶多听到后,也就“哦”的一声,给个反馈,表示我是个礼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