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逆子叛国>第254章 腾飞计划(二)
  “另外,这里有一份明细,列出了哪里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哪一种经济作物类型,你按照这个明细把种植计划安排下去。”

  “当然,这只是我们国营农场的经济种植计划,可以提醒一下当地农民,如果他们愿意可以和我们农场同步,不可强求。”

  “大体上,是京济道种植甜菜、蒲公英,河北道种植啤酒花,河南道、淮南道种植棉花,江南道、岭南道种植甘蔗、茶叶。”

  “臣几记下了。”贺连丰答道。

  李恪继续道,“你们也注意到了,以上经济作物都是集中种植,这也就是为了我们的各项产业可以集中,起到有效利用资源的作用。”

  “这也就是第六点要说的,结合当地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集中发展优势产业。”

  说到这里,工业部尚书班昌困惑道,“王上,这,资源优势,集中发展优势产业,做何解?臣不明白。”

  别说班昌不懂了,这个时代里,这些21世纪的经济概念,恐怕没几个人能弄懂。

  如今,盛行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不仅是单一县域内的自给自足,甚至是家庭内的自给自足。

  即便宁国发展了几年的新型经济政策,那也完全是李恪制定的计划经济政策,是为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忽略的各地的优势资源。

  注意到其他官员也是一脸懵逼,李恪解释道,

  “这个不难理解,比如河南道、淮南道集中种植的棉花,以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就地生产棉纱、纺织、印染。”

  “这样的话,整个生产环节都在当地完成,可以大量减少中间的运输环节,节省成本。而且棉纺产业在当地形成规模,也有利于各环节的商号发展壮大。”

  “再比如,在江南道建立竹器产业园、茶叶产业园、陶瓷产业园,以及造船业基地等。”

  “结合各自当地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集中发展单一产业,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更能把发展成行业内数一数二的顶级商号。”

  “产业集中发展,也能让当地形成良好口碑,无论是国内商人和是番商,只要有同类商品的采购需求时,优先想到的就是这一地区。”

  “这样化,无形中大力推动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更能大大提高当地税收!”

  官员们一听能大大提高当地挥手,立马眼冒精光,

  “这个好!这个好!”

  “终于有能进钱的了!”

  “这样的话,只要找到本地优势,就可以做全国第一了?”

  李恪清了下嗓子,下面的讨论立马停了下来。

  “还有一项新的策略,交给工业部与商业部,班尚书与范尚书要认真揣摩,而后做好普及。这就是今天的第七项。”

  “刚才我们说了,虽然世家大族逃离,但是还有大量商人,他们可舍不得离开,而且他们手握巨额资金。”

  “这部分资金,我们的一部分国营商号可以把他们利用起来。这里提一新的概念,就是股份制。”

  今天李恪的各项政策,让各部官员们应接不暇,新政策、新概念更是让他们懵逼树下懵逼果。

  “股份制?何为股份制?”

  “与商号精经营有关?”

  “王上说的是资金,应该是资金方面的新概念。”

  ……

  众人一番讨论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

  李恪喝口茶,继续道,

  “所谓股份制,也就是商号初立时,出资方可以是一名以上,各方共同资创立商号。所需资金划分成一定股数,每一名出资方各自认出股数,”

  “不同的股数,在商号的经营过程中,有不同的话语权。”

  “股份占比三分之二以上,获得商号的绝对话语权。其他出资方可以按期分红,且有监督权。”

  李恪说到这里,故意停下了,给了众人理解消化的时间。

  就连商业部尚书范淅川、工业部尚书班昌也在蹙眉揣摩。

  “妙啊!妙!也就是说,这样一来,本来我们们商业部出资一万元成立一家商号,现在只需要出资6700元就能成立一家同样规模的商号,而且同样还能获得商号的绝对控制权!妙啊!”

  商业部尚书范淅川最先反应过来。

  “你不要忘了,你同时还损失三分之一的利润!”运输部尚书宋万里提醒道。

  “那有什么关系?我还节省了三分之一的初始资金呢!有了那一部分资金,我可以让他流动起来,获得更多的收益,或者再与人合资成立一家利润更高的商号!”

  “再不济,就算公司经营不善,也能能少损失三分之一的资金不是?”

  随着官员们的讨论,大家对股份制这一新概念,逐渐有了初步的了解。

  “范尚书说的不错,他提到的几点,正是股份制的优点。小钱办大事,高效利用资金,减小投资风险,这些都是股份制的优点。”

  “不过,要补充的是,按照各行业性质,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可以把所有行业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不适合引入股份制,比如战舰制造、大型铁器锻造、玻璃制作等高度机密的行业。”

  “除了这些绝对不允许私人资金进入的行业,还有部分国营股份必须占有控制权的行业,也就是引入私人股份不能超过三分之一。”

  “还有一行业必须有国营股份参股,但不必占有控制权。另外就是彻底对私人资金放开的行业。”

  “关于股份制的详细事项,以及制定成册,商业部、工业部可以下发,尽快弄懂,然后开始普及。股份制的推广,将会个进一步推动宁国工商业的发展。”

  这时,民事部尚书温明轩蹙眉道,“王上,这……,似乎,有些不妥。”看書溂

  “不妥!不妥!臣也认为不妥!”督察院督察使毛秋慈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喔?哪里不妥?”李恪笑问道。

  毛秋慈当即说道,“国有资金与私人资金一起参与经营同一家商号,最容易滋生贪腐,而且手段必定更加隐蔽,让人防不胜防!”

  温明轩也点了点头。

  “好!温尚书与毛督察能够提前预想到这一点,本王甚感欣慰!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但是,不能因为有可能出现贪腐,就不采用这一制度。”

  “我们要做的是,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举报渠道,一旦证实,全家划入贱籍!后代子孙,永远为奴、为婢,永不得放良!”

  “责令其改为复姓:狗屎,永不得改姓!让他子子孙孙都因他的伸手,而背负万世骂名!”

  听了李恪最后一句话,所有官员立马脖子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