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逆子叛国>第240章 诡异的沦陷区
  苏诚是苏嫣、苏婳的父亲,是李恪实实在在的老丈人。

  当初,李恪从湖里捞出了溺水的两人,又用惊世骇俗的手法让两人死而复生。

  为了杜绝风言风语,长孙皇后千挑万选的太子妃人选,被册封给宁王妃。

  太子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难受。

  自那以后,他不仅更恨李恪,还厌恶上了所有姓苏的人。

  如今,长孙皇后竟然让苏诚也去宁国谈判!

  苏诚是什么人?那是李恪的岳父!要去谈判了,赶紧递上对方关系最密切的人,这不是明摆着服软、巴结吗?

  “作为一个太子,一国储君,你不能凭自己好恶做决定,一切要以国事为重。当前对大唐最有利的做法是,阻止宁军继续占领大唐国土。”

  “而要缓和大唐与宁国的关系,原本派你们成年兄弟中任一个人去都可以,可你们生在皇家,如今又明争暗斗,若皇室的人去了,只能适得其反。”

  “好在三郎的姻亲都在大唐。你若对苏诚前去无法接受,那就让阎立德去吧!至于郑仁基和徐孝德,品级低了些,不太合适。”

  听到自己母亲提这几人,太子差点吐血。

  这一个个的,全都是李恪的老丈人!

  大唐出了名的才貌双绝的女子,似乎都被那庶子给搜刮走了!

  “既然如此,那还是苏诚吧,阎立德一个将作少监,去负责两国谈判,服软的姿态也过于明显了!”

  太子说完,转身走了,完全没了刚来时的恭敬与乖巧。

  “或许是儿子最近压力太大了吧。”长孙皇后心里这样想着。

  苏诚宅。

  “太子让夫君你去宁国交涉?交涉什么?”

  苏嫣的母亲诧异的看向苏诚。作为两个绝世佳人的母亲,苏母的容貌自然没的说。

  美目中满是疑惑。

  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五品的秘书丞,距离权力中枢还有十万八千里。

  同行的中书侍郎岑文本虽然也只是正四品上的品级,但中书省的一把手中书令温彦博刚刚亡故,作为中书侍郎的岑文本如今人中书省实质上的一把手。

  可苏诚作为五寺九监之一的小小秘书监的一个小小监丞,却和一个中枢机构的一把手代表大唐去谈判。

  这,怎么想就怎么不合理!

  当然,做为一个秘书丞,苏诚是没有资格知道如大唐与宁国之间的战争局势的。

  这可不是媒体、网络发达的年代。

  朝廷想封锁什么消息,简直太容易了。

  更何况还是丢失大量国土这么丢脸的事情,朝廷一严禁民间传播的。就连那些刚刚逃的长安的世家大族,也被下了封口令。

  上面只是通知苏诚陪同中书侍郎前去宁国交涉,至于交涉什么,没有说。

  “我也问了,可没有收到答复,说去了就知道。好了,不去想了,女婿可是宁国之君,有什么好担心的。”

  苏诚说着安慰妻子的话,但心里却毛毛的。

  “夫君,你这次到宁国,一定要去看看女儿,要亲眼看看她们的吃的、住的,看看她们过的好不好。”

  苏母说着,眼泪就不自觉的流下来。

  两个女儿经常来信,可信中都是告知的她们在宁国如何幸福、如何快乐。越是这样,苏母就越觉的心里没谱。

  担心女儿是只报喜不报忧,有什么苦、什么难都压在心里,不愿意诉说。

  “我去就是了,你哭什么!”

  “嫁那么远,本来一年也见不了一次面。如今,她们两人都有孕在身,娘家人却不能在身旁照顾,我这做娘的怎么能放心。”

  苏嫣和苏婳前些日子来信中提到,姐妹两人都怀孕了,字里行间压抑不住的喜悦与幸福。

  “唉,还不都是那个臭小子!哼!”苏诚一想起李恪一下子端走自己两盆小花花,就无比气愤。

  “你也不必担心,咱们嫣儿好歹也是后宫之主,想必不会受委屈的。你想想看,就算没嫁那么远,做了大唐的太子妃,还不是一样的,也是不能经常见面。”

  “夫君,要不,我随你一起去吧,也好照顾女儿,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再者说,女儿正是受罪的日子,哪能没有娘家人在身边?”

  听了妻子的想法,苏诚有些意动了。

  自己的宝贝女儿,经历这样的人生大事时,必定很害怕很无助吧?

  生产一事,就连在医学高度发达的后世,初次分娩的产妇都如同走鬼门关一样,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前。

  “好!我去上奏,娘子你准备一下吧,如果准奏话,两日后就要启程。”

  苏诚说完,就回书房写奏折了。

  使团成员加一个人、减一个人,都不是随便决定的,必须上报。

  更何况苏诚夫妇这么敏感的身份。

  没有意外的,太子看到苏诚的奏折,直接扔了出去。

  母女相聚?想的你美!

  可巧就巧在,立政殿的宫女到尚食院叮嘱准备皇后的饮食时,遇到了东宫的宫女,对方刚好谈到了太子怒抛奏折一事。

  更巧的是,立政殿的宫女回来后,几个小宫女闲聊到这件事,刚好被长孙皇后听到。

  一切都是刚刚好。

  长孙皇后无奈地摇头苦笑。

  然后亲自下懿旨,令苏诚夫妇,代表自己这个皇后看望自己远在宁国的一众儿媳。

  同时,安排两个经验丰富的稳婆随行,并送了二十名宫女,又赐锦缎金银若干……

  这下,苏诚两口子更懵了:怎么就惊动皇后了!?

  虽然困惑不解,但夫妇二人还是在即将见到女儿的喜悦中启程了。

  使团出长安,穿潼关,过洛阳。

  “刚离开驿馆,怎么又停下了?”苏诚挑开马车的帘布朝外看。

  等了片刻,使团还是没有开拔的迹象,苏诚下车朝前方走去。

  看到前方几名兵士正在核对过所,旁边一排拒马,拒马后方是一个小型的营地,军营门口悬挂着一面旗子,上书三个大字。

  “骁武军?岑侍郎,这是……”苏诚疑惑问道。

  岑文本长叹一声,“前面,就是宁国的控制区了。”

  “什么!”苏诚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岑文本也看的出,苏诚对此一点的咋不知道。不过,一个五品小官也确实没有了解这些事的资格。

  如今让苏诚随行,也只是个工具人的身份。是为了向宁王李恪示出善意,仅此而以。

  “这,这不是我大唐的河南道吗?什么时候被宁国控制了?”

  虽然自己的女婿是宁国之君,但大唐毕竟是自己效忠的国家,一时间有点难以接受。

  “这些先不急,后面宁国方面会安排我们乘船北行,咱们船上再细说。”

  到现在,苏诚才逐渐意识到,这次与宁国交涉,为何有他随行了。

  核验之后,使团继续前行,路过一个万余人的大营。

  营内兵士正在操练,那杀气腾腾的阵型,震耳欲聋的口号,让使团成员心中颇感难受。

  再往前,洛阳通往幽州的驿道,正在进行拓宽改造,新的官道有原来的三倍宽。

  工地上,百姓们正干的热火朝天。互相之间,一边干活一边看着玩笑,讲着荤段子。

  这让岑文本都使团一行人大为不解:这帮贱民!做了亡国奴,被押来服徭役,还这么开心!

  “岑侍郎,这河南道,怎么如此多的耕牛?这可比关中还要多啊!”

  苏诚指向官道旁的田地里。

  只见田地里,一排几十多头耕牛一字排开,每头耕牛都拉着一张犁,后面农夫挥鞭呼喊。

  这场面十分壮观。

  “奇怪了,他们的地块怎么这么大?”岑文本没有回答苏诚,自己也好奇的嘟囔起来。

  再往前走,一些干渠、支渠正在被挖掘,同时安装水车、筒车等灌溉工具。

  一路看下来,仿佛到处都在做建设,交通建设、农业建设,岑文本越看越觉得诡异。

  怎么这些当地百姓,都是一副开心过大年的表情?

  不是应该渴盼王师来收复失地吗?

  你们不是应该悲伤、迷茫、彷徨吗?

  为啥你们如此兴奋、明朗、激昂?

  为啥一点沦为亡国奴的自觉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