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唐:逆子叛国>第96章 伤口缝合
  贞观十年,春。

  大批运输船,载着宁国本土的移民来到了新罗,当然了,如今这里已经是宁国的海州了。看書喇

  然后再把大量新罗的男女老少分别装船运到宁国本地,投入到各个国有农场、工厂。

  有反抗的,就直接送去挖矿吧。

  其实,反抗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新罗与百济、高句丽,连年互殴,多少年来都是战争不断。

  新罗国内到处都是饿的皮包骨的难民,如今说做工有吃的,那是好事啊!

  起码不用饿死了,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其他的都屁都不是。

  同时,收缴天宁军已经控制的新罗所有土地,一切土地资源,全部国有化。

  至于那些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地主们,直接剁了!几十万军队都打跑了,还能被你个小地主挡道?

  新的土地政策迅速的推行开,大批的农场、工厂建立。

  大批新罗人被赶进了农场、工厂。

  本来就多山的半岛,并没有多少耕地资源,有计划、集中化的农业种植,节省了大量劳动力。

  粮食的种植面积产量也不需要太多,足够当地消耗就行了。

  因此,农业方面不用多少人,就能把本地粮食种植给担起来。

  反倒是工业方面,需要把大量的人。

  于是,一个个新的港口开始修建,一条条道路开始铺设,一处处矿藏开始挖掘,一座座城池开始营建,一间家家工厂拔地而起。

  获得了大量的人力,宁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必将获得一个井喷。

  海州的优势在于它的区位。它距离扬州等大唐人口集中地,比宁国本土更近,航程更短。

  另外,距离东边的倭国也很近。而且处于倭国与大唐的商道上。

  这一位置,在战争时期,是挺悲催的,但在和平时期,那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黄金地带。

  国际间的十字路口,想不发展起来都难啊!

  李恪从大唐回到宁国这几个月以来也没闲着。

  他亲自监督制作了一批用于战场手术的工具,止血钳、手术刀、镊子、缝合针等。

  还配制了速效止血白药,还有药麻醉剂草乌散。

  “你倒是割呀!”

  医生范治握着手术刀,在猪腿上比划了半天,也没有动手,李恪比较郁闷。

  “王上,这,生割呀?这猪还活着呢。”

  “那怎么办,煮熟了再割开?再缝合?那试验还有意义吗?”李恪怒其不争。

  “我来!”旁边的军医程毅,接过饭范治手中的手术刀,手起刀落,就在刮掉一片毛的猪腿上,划下一道深深的伤口。

  范治直接就是一激灵,心说,还是军医心够硬啊!

  猪还在吆喝,不过也没有吆喝的更厉害,说明灌了草乌散还是有效果的。

  “开始吧,猪皮比人皮厚,只要能顺畅的缝猪皮,缝人皮时就像缝纱布一样轻松了。”

  李恪说完,夹起缝合针交给程毅。

  程毅毫不手软,接过后,直接就开始操作,看来这几天没少练习。

  看他拿持针钳的手,丝毫不抖,下刺上挑,拉出,再刺……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相当熟练。

  很快就缝好了伤口,针脚还很均匀。

  然后剪断线头。

  “感觉怎么样?”李恪问道。

  “禀王上,刚才速度慢了些,如果是再快些的话,就能多救一些袍泽兄弟的生命!”

  李恪见他声音有些沉重,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程毅是军医,军队里,只要有战事,就能看到自己的同袍们的生命,一个个在自己的身旁逝去。

  因此,他这几天才一门心思学习李恪教的这些知识,练习这些技能。

  他不是作为一门吃饭的手艺来学的,他是把这作为拯救同袍生命的最后一个手段来学的。

  有了这些,就能挽回更多袍泽兄弟的生命。

  所以,别人可以心软,他不能;别人可以手抖,他不能!

  能操作的如此熟练,不是平白无故的,这几天他连睡觉都没好好睡,没日没夜的练习。

  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与死神争夺同袍生命的信念。

  他要追求的,不是敢不敢,而是好点、再好点,快点、再快点!

  “范治!你来包扎一下,这总可以吧?”李恪不悦道。

  “王上,这?血淋淋的……”范治唯唯诺诺答道。

  “你!你回去吧,外科这一行,你不适合!”

  李恪有心把这货直接辞退了,娘们唧唧的,干脆回家抱娃算了。想想毕竟太缺医生,还是忍住了。

  “喏!”范治一听让自己回去,提着衣摆就跑了。

  “下一个!”李恪朝着后面的医生招了招手。

  紧接着上来的这个医生虽然手有些笨拙,但毕竟从头到尾一丝不苟的做下来了。而且缝的也挺平整。

  然后,李恪又一个个看着后面几十名医生全都轮番缝合。

  一共用了十几头猪,每头猪身上都割了好几刀,也缝了好几次。这一堂实践课上下来,太废猪了!

  三天后,看这些猪伤口都恢复的不错。于是,李恪带着培训的这些医生又回到医院,看有没有相关的病患需要缝合的。

  询问之后,倒是有需要缝合的,但对方一听说,要像缝补衣服一样,在自己身上来回穿针走线,有几个人吓的脸都白了。

  “你!过来!这么大块头的汉子,怎么能怕一个那么细的针呢!愿意配合的话,赏钱一贯!”李恪放出了大招。

  “什么!赏钱一贯!小郎君,你此话可当真!?”

  李恪又是割猪腿,又是缝羊腿的,每次弄的身上血迹斑斑,因此和其他医生一样,都是穿着他亲自“设计”的白大褂。

  不认识的人,也分辨不出他的身份,说话自然随意了些。

  “自然是当真!”

  “好!那我来!”说着那人走上前来。

  其他人一听,扎几针给一贯!?我也可以啊!

  “我,我也配合!”

  “某也要参加!”

  “还有我!”

  “算某一个!”

  “你都没有伤口,凑什么热闹!”

  只见那人,拎起桌子上的手术刀,在自己手臂上划了一下,“现在有了!”

  尼玛,够狠!

  其他人不说话了,那就都来排队挨针吧!

  李恪看的哭笑不得,自己思量、对比了那么久的麻药配方。

  结果,现在才发现,效果最好的麻药,是钱啊!

  为了追踪缝合康复效果,待所有人缝合好后,李恪又宣布:

  “不能去挠,不能沾水。凡是能做到的,五天之后,还是这里,再赏一贯!”

  这些家伙幸福的快要眩晕了,手舞足蹈的,差点把刚缝的线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