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宋文魁>第301章 打破三足鼎立
  第二日,富弼睡醒,看了张唐卿的奏本,彻底无语了。

  张唐卿把分化瓦解之术运用到了极致,刚把西夏搅的天翻地覆,这会又看着吐蕃不顺眼了?

  “弼不得不承认,明峻的方法,够不要脸,可能不能暂缓半年再递交给政事堂?”

  富弼是真的怕了,如果张唐卿的奏本送进政事堂,出使吐蕃之人必定是富弼。

  如果再去吐蕃几个月时间,富弼要疯了。

  张唐卿笑着说道:“不行啊,时间不等人,如果李元昊在开春之前稳定住了兴庆府,下一步,李元前的夏州就会首当其冲。”

  富弼不说话了,张唐卿说的是实情。

  夏州控制了最富庶的河套平原大部分,距离兴庆府只有五百里距离,快马一天即可抵达。

  如果大宋趁机控制住了夏州,西夏兴庆府以东再无险可守,兴庆府静州等地方,彻底暴露在大宋的刀兵之下。

  所以,为了增加李元昊和吐蕃诸部的战争几率,张唐卿觉得有必要再好好谋划一番。

  富弼盯着地图看了半晌,指着辽国说道:“小心别搞砸了,别忘了,辽国也在虎视眈眈盯着西夏呢。”

  张唐卿笑着说道:“我们的目的不是扩大地盘,而是这一块。”

  张唐卿用手划了一下,把黄河几字形之下的大片区域揽入了怀抱,“哪怕把西夏其他地方全部送给辽国,这一块,我们也志在必得。”

  富弼对于张唐卿的雄心壮志惊呆了。

  富弼盯着张唐卿看了会,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比自己品级高半级的大男孩,已经成长到如此恐怖的地步了吗?他已经开始为大宋谋划上千里的土地了吗?

  此刻,富弼富彦国生不出丝毫的嫉妒之心,只剩下了敬佩之情。

  张唐卿看到富弼盯着自己,问道:“我脸上有花?”

  富弼一下回过神,摇头惊叹道:“你的谋划比政事堂和枢密院的相公们更大胆。”

  “西夏内乱,这是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好机会,一旦失去这次机会,大宋将再无出头之日。”

  “你不怕辽国占据西夏大部分土地后,会对大宋形成威胁吗?我可是记得,《三国演义》中说了,三足鼎立,才是最稳固的关系。”

  张唐卿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你啊你啊,也拿小说话本来分析问题?”

  “但我觉得很有道理。”

  张唐卿说道:“三足鼎立固然最稳固,但三足鼎立是建立在三方实力相当的基础上,如今,宋辽夏三国,实力相当吗?”

  富弼瞬间哑然,论财力,大宋首屈指一,论战力,辽国最强悍,论胆子,西夏光脚不怕穿鞋的。

  “彦国兄,你可曾听过岁赐和岁币?说好听点叫岁赐,实际上,这就是个平安钱,每年几万贯支出去,就能换来和平?再下去几十年,大宋出了会花钱买平安,还会干什么?”

  “所以,你想打破三足鼎立之势?”

  “对,大宋缺少养马地,只要能拿下河套这一块,能弥补一部分大宋骑兵短板。”

  “你不是发明了一种杀人于无形的火铳吗?难道火铳还弥补了不了骑兵的短板?”

  “骑上战马的火铳兵,所向披靡。”

  富弼脑子里,想象出了一副骑兵的模样,每人背后背着一杆火铳,需要打仗时,火铳兵快速下马结阵,打完了,骑上马又消失不见。

  这是何等的强军啊。

  富弼回过神,接着说道:“正事给忘了,李元前需要咱们支持。”

  张唐卿说道:“需要武器装备?”

  “不止,所有东西他都需要。”

  张唐卿想了会说道:“在我的权限之内,最多给腰刀一千把,红缨枪五千杆,如果要多要,需要夏相公同意。”

  富弼想都没想,立刻说道:“先把这些送到长城口,让李元前先用着,我立刻去泾州。”

  送走了风风火火的富弼,张唐卿的目光,转向了银州的经济建设。

  整个银州人口不足四万户,二十万人口,其中还以米脂县人口最多,将近九万人,横山县次之,人口五万余人,银州县只有可怜的三万人左右,这还包括银州县附近的村庄人口。

  如果单说银州城里,只有人口两万人。

  要想发展经济,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人,哪怕你有再多的招数,也发展不起来。看書喇

  所以,当务之急乃是如何增加人口数量。

  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经济和人口呈现正相关性。

  人口越多,经济增长越快,经济增长,又会带动人口越来越多。

  所以,张唐卿打算从发展经济入手,带动人口增长。

  在张唐卿看来,要想发展银州的经济,无外乎几条路,一是发展边贸,二是把银州的特产打响,三是挖掘银州的矿产资源。

  边贸?可能性不大,银州虽然靠着西夏,但银州地区并没有榷场。

  要想开榷场,可不容易,需要宋夏两国同意,从目前的情况看,西夏同意的可能性不大。

  银州地处边地,常年征战不断,民生凋敝,再加上银州地处西北苦寒之地,物产稀少,最多的是荞麦、小米等杂粮,或者再加上一个羊肉。

  至于矿产资源,倒是不缺煤炭,可河东路的煤炭就能满足整个大宋所需,银州的煤炭并没有优势。

  张唐卿把曹佾叫到值房,交给了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调查一下银州三县的物产和矿产。

  银州所辖三县,每年的税收只有可怜的五万贯,以往还要解往开封一大部分,好在因为银州新立,政事堂给了银州五年优惠,所收之税留在银州,用以修缮衙门和城墙。

  后世,经济开发区的套路,搬过来。

  所谓无士不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时的银州,什么都缺,缺官员,缺农业,缺手工业作坊,缺商业。

  张唐卿准备把商业作为纽带,盘活银州这盘棋,只要经济发展了,就会有大量读书识字的人进入银州,无数的手艺人会积极的落户银州。

  只要人口多了,农业自然也会兴盛起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