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第472章 对科学的争论
  “后世子孙不争气,那是他们的事情,就算是大明从我之下就亡了,那又能够如何呢?”

  朱雄英满不在乎的说着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朱元璋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家伙居然没有把整个天下都放在眼中,就好像是一场游戏一样。

  “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爷爷你又能够替他们守这个江山守到什么时候?天底下哪有不进行更替的王朝?”

  他的这些话反而让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其实这种道理任何一个君主都明白,甚至有些皇帝都知道自己只能活几十岁。

  可他们心中都不甘心,明明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整个王朝还可以继续的往后辉煌数百年。

  就因为这个寿命的限制,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将自己治理的天下变得更好。

  反观自己的这位孙子,虽然看上去有些没心没肺,但做的事情却实打实的为百姓谋取了好处。

  哪怕现在下面的朝臣都已经纷纷上表,希望朱元璋能够重新考虑这个皇储的人选。

  但是在朱元璋的心中,没有任何的一个子孙后代能够比得上朱雄英。

  一直以来,他所希望的下一任皇帝都是能够守得住这个天下就好了。

  毕竟打天下的事情已经由他们这些老家伙完成了,没有必要再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继续去征战。

  朱雄英却用实际的情况告诉了他,自己不仅能够做一个守成之君,还能够让整个大明的发展发生惊人的改变,从而让自己手中的军力得到强盛。

  如今的大明可谓是在重大的转折之中,已经进行的诸多项目根本就不可能停下来。

  第一条公路也已经开始修建,这种用水泥所铺建的路线完全可以让将士们的行军速度提升数倍。

  这样一来的话,往后只要是在大明的境内调兵,速度的会比以往增强几倍。

  更别提还有火车这样的逆天之物,众人在火车之上还能够休息,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能够增加运输的物品。

  这些可全部都是实打实的改变,换作是十年前,朱元璋压根就没有想过天下会变成这样。

  他没有什么理由去阻止自己的孙子做这些事情,只是希望朱雄英能够在闲暇的时候,回过头来好好的想一下。

  怎么样才能够让大明的皇室继续的传承下去,看朱雄英的想法,就只是想拼命的扩大疆土。

  “我可是要提醒你,上一个这样做的朝代是元朝,他们的版图确实很大,可最终却亡在了我们的手中。”

  朱元璋的话,他不可置否。

  元朝的灭亡是注定的,如此的残暴凶狠,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怎么可能会不亡呢?

  大明却不一样,这一年的税收以及粮食的产量早就已经提升了,按理来说,百姓们已经饿不了肚子。

  甚至经过了统计之后发现,人口的出生率由这一年大幅度的增长。

  经过了朱雄英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如今的大明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水师。

  只不过因为上一次的海战之后,他们就陷入了火力不足的恐惧之中。

  之前装备在船上的火炮,原本就是陆地上所使用的。

  在海上这种繁杂的环境中,很多时候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

  所以朱雄英干脆就大手一挥,继续的投入研发。

  结果在不久之后,工部营造司就制造出来了足以震惊世界的火炮。

  这种巨型口径的火炮,光是装填火药都需要几个人的操作,等到点燃之后,足以将一艘宝船都炸的稀碎。

  要知道他们的这些宝船里面是夹带着铁板的,甚至于连这样的船只都抵挡不了火炮的威力,等到下一次遇见了之后,一定要让对方知道大明的厉害。

  郑和此刻的任务也不是下西洋了,而是在拼了命的训练海军。

  朱雄英给了一个恢宏的计划,需要他训练出三大舰队,这三大舰队就是大明的底气。br>
  现在令他感到不满意的一点就是,钢铁的纯度还不够,蒸汽机的功率还不足以带动船只的运行。

  必须要继续的加以改进,可张信已经把自己手中的这种蒸汽机改良到最先进了,还想要有所突破,那就必须要有更大的改变。

  可问题是朱雄英自己都没有掌握这个技术,只能够依靠着工匠自己去摸索,想要令现在的技术再往前发展,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否则他为什么要把创办学堂作为自己最主要的一件事,恨不得马上就开始行动。

  上一次他创建了这间海军学院就已经引来了不少人的不满,本来在读书人的眼中,当兵的怎么能够学习呢?

  要么也是他们读书人去指挥这些当兵的,现在却恰巧相反了过来,怎么能够让他们感到满足?

  只不过朱雄英却用一种最为霸气的语气回复了他们,若是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够承受的了军校里面的生活,那么读书人也可以报名或来参加。

  有些读书人不信邪,结果真的去参加了之后,出来就跟改变了一个人一样,众人都有些不太相信。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让他们这些人都极其的震惊。

  “你们究竟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让这些读书人都死心塌地的成为了军户?”

  就连勋贵们都无比的佩服,之前她们都信奉着一个观点。

  那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就连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哪怕不用参加科举,但同样要去学堂学习。

  所以就有许多的贵族,宁愿自己成为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头也不回的冲进了军营里面。

  自古以来,从马上建功立业的将军多了,可是想要从读书人之中杀出一条血路,那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大明的科举才会卷得如此厉害。

  一旦创立了科部,那天底下又多了一个向上的渠道,所挤压的就是这些读书人的空间。

  怎么可能会不令他们感觉到生气,甚至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曲阜。

  孔家就屹立在这个地方,他们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但是却没有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