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玄幻奇幻>不凡修仙>第91章 一张空白考卷
  皇上周隆昌坐在龙椅上,眯着眼睛瞧着殿下的花不凡,又瞥了瞥杵在一旁的花不尽,眼神之中不经意的露出的嘲讽神色,很明显在等着看花不凡的笑话。

  花不凡的对手是前些年的探花,如今在某个边陲小县城做了七品县官,此次应考驸马对于他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见到对手是“闻名”天下的纨绔世子花不凡,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

  当即对着花不凡拱了拱手,“世子,请恕在下不恭了!”

  众人眼中的不屑表情花不凡早就尽收眼底,慢吞吞的整理一下衣着,花不凡这才走上前去。

  然后一鸣惊人。

  “各位主考官儿,武试就免了吧,我直接认输。”

  花不凡不想让皇上知道他身上太多的底细。

  “让我跟他直接进行文试,我要在文试中击败他!”花不凡指着对手,态度嚣张狂妄。

  大殿上响起一片嘲笑声。

  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居然大言不惭的要在文试中击败曾经的探花郎,简直是痴人说梦一般。

  相国年威上前几步。

  “世子武试认输,那么你们直接文试如何?”

  花不凡和探花郎一起点头。

  年威捋了捋胡子,略微思索一下,边走边说道:“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

  “两位请阐明这个故事的治国之策的要点!”

  众人都没想到相国年威会用一个故事出题,随即把目光投向了花不凡和探花。

  探花郎学识渊博,自然知道这则故事的出处,不过为了迎合皇帝老儿的君权,这些文人主要把精力大都集中在了孔孟之道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基本上都是一掠而过。

  探花皱着眉头思考着。

  花不凡面色平静。

  年威笑眯眯的左右巡视着花不凡和探花二人。

  皇宫大殿一侧的偏殿门口,羞月公主正紧握着手帕,忐忑不安的盯着大殿内的发生的一切。

  “你们谁先回答?”年威问道。

  还没等花不凡应声,探花已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相国,下官先回答。”

  随后探花郎用字面解释把故事的意思大致上给描述了一遍,并没有什么更深的见解。

  年威深深的看了一眼探花,然后转头瞧着花不凡。

  “世子可有不同的见解?”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齐齐把目光落在了花不凡的身上,等着好戏上演。

  花不凡笑了笑,“相国,我的回答很简单,请相国评断!”

  “定分止争,物尽其用!”

  所有人都在暗暗琢磨着花不凡的论断,相国年威捻着胡须,眼光中透出赞许的神色。

  “这场文试,我判花不凡胜出!”

  “你可有异议?”

  年威看向了探花郎。

  探花满脸羞愧,后退几步,低下了头。

  皇宫大殿上议论纷纷,谁也料想不到花不凡竟然以短短几个字便胜出了?最后众人在心中得出同样的一个结论。

  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蒙的!

  只是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大殿外,武试的场面异常激烈,不断的传来呼喝声和叫好声。

  只有花不凡悠哉悠哉的站在皇宫内,不去参加武试。

  随后,文试再次开始。

  花不凡用简洁明了的言语,深入透彻的解答了相国年威的各种问题,最后无可争议的一一击败另外几个对手,以第一名的身份率先进入了最后的比试。

  整个皇宫大殿上的众臣简直快要惊掉了下巴。

  原来这个纨绔世子是深藏不露啊!

  最后胜出的十位“选手”,除了花不凡之外,真可以用众星云集来形容。

  三届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几乎都在。

  为了显示公平公正,彰显王权,相国年威识趣的把最后出题的权力交到了皇帝老儿的手中。

  宣德皇帝略微沉吟一下,随后大笔一挥,写下了四个大字:治国良策。

  “笔墨伺候!”

  年威一声令下。

  宫内的小太监们赶忙搬来桌椅,摆上文房四宝,为十人研墨。

  “两柱香的时间,你们要按照圣上的题目完成作答!”

  “燃香!”

  年威又一声令下。br>
  其他人立刻开始奋笔疾书,花不凡却是杵着下巴一动不动。

  一炷香燃完。

  其他人已经作答了差不多大半的文章,花不凡的题纸上却还是空白一片。

  花不凡的异常举动又引起了大殿内的骚动。

  不少人开始低声议论着:“瞧见没?黔驴技穷了!”

  “呵呵!嘴皮子倒是挺利索,这回动了真格的,怕不是连笔都不会用吧?”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此时,花不凡身旁紧挨着的一位应考者放下了笔,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看样子对自己答卷颇为满意。

  一转头,瞧见了花不凡桌上空白的卷子,嘴角一歪,“世子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不过此次可是圣上亲自出题,难道世子还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蛊惑当今圣上不成?”

  花不凡懒得搭理他,哪里都有这种人,像只大尾巴狼一样令人讨厌。

  干脆直接冲着他竖起了中指。

  通俗易懂!

  很快两柱香熄灭,花不凡的面前依旧是白纸一张。

  年威诧异的看着花不凡,而后把十张考卷交到了皇上面前。

  皇帝老儿也留意到了花不凡的举动,咳了几声后开始翻阅其他人的答卷,一会儿摇头,一会儿晃脑,十分认真的看着面前的才子们给他制定的治国良策。

  九张卷子,内容各有千秋,一时间皇上也很难判定谁能胜出!

  正在犹豫不决之中,瞥见了花不凡的那张空白卷子。

  皇上放下了其他几张卷子,拿起了花不凡的空白卷子。

  “花不凡,你这是何意?难道不屑为朕出谋划策吗?”宣德皇帝沉下了脸,目光冰冷的看着花不凡。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了?

  其他文武大臣都在心里偷着乐,花不尽的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可是容易落下个欺君之罪的罪名,要掉脑袋的。

  花不凡不紧不慢的走上前来,恭恭敬敬的给皇帝施礼后,这才款款而谈。

  “陛下,纵观历朝历代,所谓的治国良策层出不穷,多如牛毛,可是真正达到清明盛世的又有几朝几代?

  由此可见,治国良策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治国之人!”

  花不凡说完话,大殿上落针可闻。

  宣德皇帝的表情忽明忽暗。

  “那,依你之见呢?”宣德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