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上古>第240章 109、鳖 灵 艳 遇
  大禹再也没有话说。连丹朱本人都承认失败了,自己还有什么犹豫的?在丹朱的陪同下祭奠过帝尧,他匆匆赶回帝都。不过,与丹朱的这次对话,给大禹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为他处理以后的两次政权交接做好了心理准备。

  鉴于民意已经十分明显,朝廷早就做好了以天子之礼迎接虞舜回都的准备;但大禹的表态,还是使几位重臣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毕竟,通过治水活动,大禹的业绩无人可比,他的信徒和势力遍及四海,如果他支持丹朱登基,麻烦就大了。这年正月的一个吉日,虞舜举行登基仪式,祭罢天地,在大臣们的拥簇下来到帝尧的太庙,与四方诸侯君长谋划政事,打开明堂四门宣布政教,使人们见得真切,听得清楚。这是虞舜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记录的完整也殊为罕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四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国家雏型已经形成了,关爱民生、重教轻刑、公允和谐的治国理念至今让人掩卷深思。如此妙文,作者不敢省略,特译录其中一部分如下,以飨读者。(2)

  “啊,十二州的君长!”帝舜说,“生产民食,必须不违农时!安抚远方的黎庶,爱护近处的臣民,亲厚有道德的贤者,信任善良的百姓,拒绝一切邪佞之徒。能够做到这样,处于边远地带的蛮夷部族才会归附你们。”

  帝舜说:“啊,四方诸侯之长!你们看谁能奋发努力、发扬广光大尧帝的事业,来担任百揆之官辅佐政事呢?”

  众说:“伯禹可以做司空主治水掌管内政。”

  帝舜说:“好啊!禹,你平定水土很有成绩,担任司空后更要努力啊!”大禹跪拜叩首,让稷、契和皋陶。

  帝舜说:“好啦,还是你去吧!”

  帝舜说:“弃,黎民忍饥挨饿,你主持农政,教人们播种五谷吧!”

  帝舜说:“契,百姓不亲,父母兄弟子女都不和顺。你做司徒吧,谨慎地施行五常教育,要注意宽厚。”

  帝舜说:“皋陶,蛮夷侵扰华夏,强盗抢劫杀人,造成外患内乱。你做监狱之长、主管司法和军事吧!五刑各有使用的方法,五种用法各有实施的场所。五种流放各有处所,分布在三个远近不同的地方。要明察公允,使人信服。”

  帝舜说;“谁适合做百工的首领啊?”

  众说:“垂啊!”

  帝舜说:“好哇!垂,你就担任共工、管理工务吧!”垂跪拜叩首,让给殳斨(shūqīang)和伯与。

  帝舜说:“好啦,去吧!你和他俩一起去担任这项工作吧!”

  帝舜说:“谁能为我掌管上上下下的草木鸟兽呢?”

  众说:“益啊!”

  帝舜说:“好哇!益,你就担任虞官、管理山泽吧!”益跪拜叩首,让给朱虎和熊罴。

  帝舜说:“好啦,去吧!你和他们一起去完成这项工作吧!”

  帝舜说:“啊!四岳,(四方诸侯之长)你们看谁能为我主持郊庙祭祀呢?”

  众说:“伯夷!”

  帝舜说:“好啊!伯夷,你担任秩宗官吧。不论早晚都要恭敬地祭祀鬼神,而且要正直、清明。”伯夷跪拜叩首,让给夔和龙。

  帝舜说:“好啦,你去吧!要谨慎啊!”

  帝舜说:“夔!任命你担任乐官,掌管诗歌音乐助祭,寓教于乐,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大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诗言志,歌咏言,宫、商、角、徵、羽五声是依据咏唱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如果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搞乱次序,那么神和人都会因此而和谐了。”

  夔说:“啊!让我敲起石磬,呼唤百兽起舞吧!”

  帝舜说:“龙!我厌恶谗言和贪婪,因为它会惊扰我的民众。我任命你担任纳言官,不论早晚,传达我的命令,转告下面的意见,必须真实!”

  帝舜说:“啊!你们二十二位大臣,要谨慎啊!要领导好天下大事啊!”

  帝舜仍将丹朱封在丹渊,帝尧的其他儿子各有封地,其中就有人封在大陆泽一带的唐国。之后,虞舜三年考察一次下属的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之辈,提拔贤良之才,于是,许多工作都兴盛起来了。不久,帝舜决定从平阳南迁到蒲坂。这里有山河之险,盐池之利,东西通衢,沃野千里,是建都的好地方。当年他从东夷地面举家西迁,就选中了蒲坂,直到如今他的父母还居住在这里,无论如何也不愿去帝都平阳。

  一切就绪之后,帝舜乘坐龙辇、高挂天子旗衣锦还乡。瞽瞍身子骨依然硬朗,失明的双眼在娥皇、女英的料理下已可半明半暗地看清东西,只是那双曾经特别灵敏的耳朵有些聋了。听说虞舜来家探亲,赶紧捉来一只鹅在后院宰杀,准备给儿子做顿好饭吃。帝舜刚进院门就大声喊爹;瞽瞍听见动情,急忙放下刀和鹅跑到前院来迎接。此时,他见早年被自己虐待的儿子成了天子,心中五味杂陈,两腿一软就要跪地磕头。帝舜抢前两步跪在瞽瞍脚下,抱住他的腿,说:“爹,儿子把宫室搬到家乡蒲坂来了,以后可以在您跟前尽孝了。”瞽瞍说不出话来,用颤抖的双手抚摸舜帝的头发,眼泪簌簌地落下。

  一个少年慌慌张张地跑来,翻身下驴,又回身关上大门、插上门栓,趴在舜帝耳边急促地说:“爷爷杀人了,皋陶派人来抓爷爷了,赶快躲起来吧!”

  来者是帝舜的儿子。娥皇无子,女英给舜帝生了个儿子,取名义均。后来大禹登基后把义均封在商地,因此史书上称他为商均。帝舜没有带义均进城,而是让他呆在家乡从事生产活动,耕作、放牧、渔猎、制陶样样都要从头学起。帝尧生前,虞舜曾多次表态,他要坚持让贤的路线,不搞世袭制,也不打算让儿子出来做官。因此,他让义均学习各种谋生的劳动技能,以求自食其力,获取一生的温饱。义均爱好音乐,深得爷爷瞽瞍的真传,弹得一手好瑟,吹得一口好箫。因为帝舜要回家探亲,这天义均早早地就赶着牛群往回走,路上听到几个公差向路人打听瞽瞍的住处,说是瞽瞍杀人了,他们奉监狱长皋陶之命前去抓人。义均大吃一惊,撇下牛群、催动健驴跑来报信。

  听过义均的话,帝舜仔细一打量,果然发现瞽瞍身上有血迹,惊疑地问:“爹,你真的杀人啦?”

  “你说啥?”瞽瞍没听明白,用手罩着耳朵反问道,“你大声点!”

  “我问你是不是杀人啦?”虞舜大声说。

  “杀了!杀啦!”这回瞽瞍是低头看着舜帝的口型听的,像是听清楚了,接着有点遗憾地说,“太仓促了,敢情还没死呢!”

  “你怎么会杀人呢?”帝舜茫然地大声问道。他还从来没有这样大声对爹说过话。

  “还不是为你杀的!”瞽瞍回答说。帝舜的头“轰”地一声涨大了,一时手足无措。

  “咚咚咚!”传来踢门声。义均顶住门喊道:“爹,快逃吧!”

  一句话提醒了舜帝,他一把抱住瞽瞍的双腿抗在肩上,冲出后门,钻进山上的密林里。

  “瞽瞍出来吧!自首能得到宽大,老年人可从轻处罚,无心之过还可以减免,赶快出来自首吧!”山外传来声声呼唤。

  刑法是虞舜在当摄政王时主持制定的,条款内容他当然熟知。杀了人虽然不至于偿命,但也要被流放,最轻也得受到鞭挞。老爹偌大年纪,怎能受得起如此折腾呢?可是,自己制定的刑律,如果自己还要逃避,又如何让民众遵守呢?此时忠孝相克,舜帝一时犯了大难。

  “放过我爷爷吧,我跟你们走!”山外传来义均尚带稚气哀求声。

  “唉!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帝舜猛地一拍脑袋,接着凑近瞽瞍的耳朵说,“爹,您先在这里凉快凉快,我去去就来。”瞽瞍莫名其妙,没想到拜见天子的仪式竟是如此折腾人。他不敢乱说乱动,只好老老实实地听招呼。

  当帝舜回到家门时,正遇上皋陶骑着独角神羊獬豸匆匆赶来。皋陶跳下神羊正要下拜,帝舜急忙上前拉住他说:“家父杀了人,我请求代替他伏法,请监狱长大人开恩批准。”接着又加了一句,“我建议把这一条写进刑法。”

  “陛下的指示当然要执行,不过儿子应该是自愿的,不可强制。”皋陶说。

  “那么说你同意我本人的请求啦?”帝舜迫不及待地说。

  “这次就没有必要了。”皋陶一本正经地说。

  “为什么?”帝舜问。

  “真凶已经被獬豸找出来了,是一个装扮成盲人的刺客。…老大人是被冤枉了。”

  一只鹅“扑棱、扑棱”地跑出来,脖子上有一道伤口,还嘀嗒嘀嗒地流着血。

  舜帝恍然大悟。原来瞽瞍把“杀人”误听为“杀鹅”,使自己受了一场虚惊。他一把推开皋陶,一溜烟似地奔上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