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1658残明血歌>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不顺江而下攻南京?
  “这个王三国,白文选,也是憋狠了啊!”

  接到战报的时候,李柘刚刚到了武昌府,在新建的汉阳兵工厂转了一圈。

  汉阳兵工厂不缺人力,建的很快,已经开始出产平南军制式火枪,只是火炮还很少,还在调试中。

  张煌言已经理顺了湖北的行政体系,调来了大批官员推进平南军政策,已初见成效。

  最直接的展现就是,湖北前线的物资供应,一路顺畅,并没有因为新降之地,就乱成一锅粥。

  驻扎襄阳的第十六镇,也得到了荆州、武昌等府新兵支援,重新满了编制。

  河南的清军打了几场,原先好像是大战前的预备动作,不料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不了了之。

  王三国都打进了浙江,相对于湖北,江浙之地一马平川,显然更需要支援。

  情报也证实,原先调拨过来的满清火枪新军,掉头去了江浙,支援南京,杭州去了。

  “有些莽撞了!”

  张煌言伸手接过战报看了看,虽然语气上有些责备,但是脸上的笑容还是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

  谁不知道浙江是鲁王当初的老地盘,这么多州府不战而降,多得是内应,这不正显得他昔日的成绩依旧深入人心嘛?

  值得开心。

  “可不是嘛!第十二镇配合南洋水师一部,就逼降了福州、建宁、延平,整个福建收入怀中。”

  “第一镇憋了三年,三年没打仗,一开张都要奔杭州去了。一镇平半省,放以前,谁能想得到?”

  “这事儿在去年,还是天方夜谭呢。”

  李柘感慨了几句,内心里莫名其妙想起北洋军阀一镇平一省的壮举来,心里有些自豪,也有些担忧。

  打下来有打下来的好处,投降的太多,军事上是好事,政治上可不一定。

  尤其是平南军这种,轻农税,重商税,官绅一体纳粮,毫无特权的政策,在浙江这种官绅遍地的地方,吃不吃的开,还是个问题。

  他们投降,是因为平南军势大,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想念大明。

  经过几次清军屠杀,真想念大明的、硬骨头的几乎死光了。

  如今连皇帝都没有了,天底下抗清的实力,就只有平南军一家独大,说想念大明,就太虚伪了。

  李柘沉默不语,张煌言明显也想到了这个,开口劝道:

  “既然福建已平,第一镇、第十一镇已经要杀到杭州城下了,原先休养生息的政策,就不太合时宜了。”

  “清军必定在江浙大举反扑,既然如此,我军不如顺江南下,直接攻南京,一举定江南!”

  “至于士绅们的事情,以后再说,军事上要是打不了胜仗,现在思考那些也没有用处。福建、浙江犹如摧枯拉朽,此时不取,悔之晚矣。”

  李柘起身,让亲卫拉开地图,看了看敌我态势,有些踌躇。

  他不是不敢打,只是之前的兵力重心、或者说战略布局的重心在武昌,在湖北,甚至不惜让军械署的人北上汉阳,专门建立了兵工厂,供给湖北、四川。

  此时若是换了方向,直攻南京,配合王三国等在江浙会师,调度上需要时间。

  清军的火枪新军已经开赴江浙,虽然不知道战斗力怎么样,但看兵力的优势,很有可能打成僵持。

  怎么支援,是按照之前的想法,让江西派出第九镇前出支援,还是大举进攻,甚至亲自东出,李柘有些拿不定主意。

  按照目前的局势,只要平南军出兵,无论多少,都会有江浙士绅响应,就如同数年前张煌言兵入长江一样。

  李柘看了半天,目前最多能动用的队伍,只有长沙的第五镇,在广西历练多年,战意澎湃;江西的第九镇,距离南直隶最近。

  江防水师第一镇、第二镇合兵,各种船只加起来也就千余艘。

  江西水战过后,第一镇并没有恢复元气,这千余艘船,大多只能运输,不能作为专门的战船,战船只有四成。

  长江水战,南洋水师、东洋水师大部都用不上了,能派出来的船只,也就三百艘,即使加上崇明岛的驻军,也不过500。

  战船、水师是有了,但距离遥远,指望不上。

  只能约定日期,让这些战船西进长江,吸引清军水师,为上游减轻压力。

  大江南北,平南军还是强在陆上。

  第五镇、第九镇两镇,三万精锐,加上水师,不过五万人,有些不保险。这些精锐要是栽进去了,大伤元气。

  太平天国南下南京的时候,还号称五十万呢!

  “左王傅,再给我说一下数年前,你和延平王进军长江时,大江南北各县的反应,若是平南军此次进攻,还会有响应嘛?”

  情报是情报,李柘有些拿不准,想问问熟悉江浙的张煌言。

  “当年,我乘小船进长江的时候,兵力还不足千人。凭着延平王进军南京的威风,借势招降,太平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相继投降。”

  “当涂、芜湖、繁昌、宣城、宁国、南陵、南宁、太平、旌德、贵池、铜陵、东流、建德、青阳、石埭、泾县、巢县、含山、舒城、庐江、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广德、无为、和阳等县,或招降,或克复,并不困难。”

  张煌言报一个地名,李柘在地图上拿炭笔画一个圈,等张煌言说完,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有了一大片圈儿。

  “呵,顺着应天府往西,长江以南,浙江以西,基本平复了啊,听起来了不起,画在图上更了不起。”

  李柘赞叹道,手指在地图上一个一个地方点过去,开口询问:“根据情报,这些地方都换了官员、杀了一批,如今除了离我们最近的池州、徽州,别的有没有投降的可能性,说不准。”

  “苍水,我知道你一直负责江浙、南直隶遗民招揽事项,你以为呢?”

  张煌言看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圈儿,仿佛在回忆昔日的金戈铁马、霎那间的辉煌。

  “殿下,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江浙士绅比起别的地方,更重视自家利益。当年我招降这么四府三州之地,靠的是兵力多战力强吗?并不是,靠的是大势!平南军胜了,假投降迟早会变成真投降,平南军败了,自然就会和当年一样。”看書喇

  “殿下倒是不用纠结这个。”

  李柘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笑了笑。

  张煌言说的很对,只要打赢了,什么都会变的容易,起码在江南,平南军的实力,要大过满清。

  参谋司也这么想,甚至在此前拿出过进军南京的战略计划。

  经过与参谋司、情报司等连续两天的协商之后,李柘接连下了数道命令。

  第一条是密令,下给福建白文选和李向。

  李柘已经向王相府承诺,一年之内不再新建军镇,这才过了三个月,自然不能食言而肥。

  密令中,李柘命令李向配合白文选,在清军降兵中挑选精锐2000人,按绿营编制组成两个营头,由李向率领,装作建宁府逃出的败军,从仙霞关北上,经衢州,逃向徽州,宁国,若有机会,退回安徽。

  李柘同时承诺,若事成,授予李向平南军参将衔,实领一镇。

  第二条命令,改白文选为福建提督,镇守福建,在闽江以北,组建各府守备军,恢复秩序。

  第三条命令,陆世楷改任江西巡抚,黄事忠升任广西巡抚,刘泌升任福建巡抚。

  第四条命令,第五镇改驻湖口,由江防水师第二镇送达。

  李柘虽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已经动了东出南京试探的心思。

  张煌言也被派去九江,作为特使与曹振业会商。、

  各部调整完毕,至少需要半个月。

  李柘亲自坐镇武昌,观望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