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三国之将星传奇>第73章 魏国使团瞒天过海之蜀汉、东吴成功结盟
  第二天,一切平静,仿佛猎场的事真的只是一场意外。

  王寒“魏国司徒王朗,亲自带着司马师等人前去吊唁周循,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马铮“难道他们真的是有恃无恐?不管怎么样,继续查探!”

  王寒“得令!”

  这天晚上,王寒突然匆匆前来寻马铮。

  “文岳,文岳…………!”

  马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王寒“傍晚时分,魏国使团例行派出人手向国内传达出使的消息。可是这次他们派出了一辆马车,我越想越不对劲,刚刚查探过,那马车车辙极深,绝不是一个人那么简单。”

  “恐怕司马师已经借此机会出城了!”

  马铮“好一招瞒天过海!他们乘坐马车走不了多快,不能放过他们!走,去找诸葛恪借令牌,随我一起去追。”

  一路追到江边,果然发现了司马师等人的踪影。魏国使团中重要的几人都在此地,正准备过江。

  马铮“司马子元,何故匆匆离去?”

  司马师“就知道瞒不了多久,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

  马铮“有些事情既然做了,就得付出代价!”

  司马师“各为其主,师也没什么话好说的。”魏国使团这一行轻车简从,为了瞒过别人,连侍卫也没有带。这时候面对马铮和王寒等人,自然是想反击也难了!”

  马铮“既然如此,那也怪不得我了!”

  说着,马铮正想出手擒下司马师,却见夏侯徽挡在了他的前面。

  夏侯徽“文岳大哥,手下留情,还请放过我们吧!”

  马铮“徽儿姑娘,你是果儿的好姐妹,我不想与你为难。你们可以离开,但是司马师要留下!”

  夏侯徽“子元哥哥虽然做了错事,但是文岳大哥你也安然无恙,徽儿求你了,能网开一面。”

  马铮“司马子元既然做得,就不能不考虑后果,今日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况且,周兄死于非命,又岂能就这样轻易放过。”

  夏侯徽“周循的死另有隐情!当日猎场中,剌杀文岳大哥的并非都是魏人。还有别人也参与了其中,刺杀周循正是他们所为!”

  “文岳大哥想想,猎场守卫森严!怎么可能轻易进入,若是没有人帮忙,子元也无能为力!”

  “文岳大哥想要为周兄报仇,自然该去找该找的人啊!”

  马铮“吴国之事自有吴人去应对,用不着我来操心!只是子元既然动了杀我之心,我当然也不能饶他。”

  夏侯徽“文岳大哥若是要杀子元,就…………就先杀了我吧!”

  马铮看了看夏侯徽,又看了看司马师。

  “徽儿姑娘,我今日若是饶了他,恐怕…………将来你也会因他而死!”

  “这不值得,你还是让开吧!”

  夏侯徽“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子元是我魏国的俊杰,又岂能死在这里?”

  “正如文岳大哥是蜀汉才俊,自然也不该在吴国出事一样!”

  马铮“你不明白…………!”

  夏侯徽“总之,我不能让你杀了子元。子元哥哥,你先上船!”

  司马师“徽儿…………!”

  马铮“让开!”

  眼看着司马师将要上船,马铮想要上前擒拿,可是夏侯徽却固执的挡在马铮面前。

  如果在这里杀了司马师,三国的走向会怎么样呢?

  马铮不知道,可是这也许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了。杀了司马师,将来一切都将不同!

  马铮顿了顿…………

  夏侯徽“多谢文岳大哥了!”

  马铮犹豫之间,船已经开动了。

  司马师“徽儿,快回来!”

  夏侯徽奔回到船上,船渐渐开向江心。这个时候,马铮想追却也追不上了。

  夏侯徽“文岳大哥,徽儿永远都会承你今日之情!”

  声音从船上传来,马铮皱起了眉头。

  王寒“文岳,就这么放过他了?”

  马铮“怎么能放过他,怎么能放过他?”

  说着,马铮看向王寒,重重点了点头。

  王寒不语,拈弓搭箭,连珠三箭射向司马师。

  司马师似乎也早有防备,躲开了一箭。又挥剑拨开了一箭,第三箭却再也避不开了。

  千钧一发间,却有人将他推开,替他挡住了这最后一箭。

  司马师“徽儿…………!”

  夏侯徽挡在了司马师面前,鲜血渐渐染红了她的肩头。

  司马师“徽儿!你太傻了,为什么要替我挡这一箭!”

  夏侯徽“子元哥哥,你是我大魏的俊杰,我绝不能让你死在这里啊…………!”

  看着大船越来越远,马铮明白终究是功亏一篑了。

  司马师“马文岳,今日之仇,来日必报!”

  司马师的声音从船上远远传来,初秋的江边却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

  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

  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稀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秋意浓入肃杀,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

  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黑黄的色,边儿早已碎败,蜷曲着身子,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么?

  我悲秋,我亦恋秋。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愁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怀莫名的悲哀。

  人生,不都如这枯叶么?在转瞬即逝的浓绿后转黄,变黑,飘飘地落地,不知葬身于哪一角落。

  次日,全琮终于宣告对于猎场刺客事件的调查,是魏国刺客混在使团队伍之中进入猎场。待到全综带人到魏国使团驿馆拿人时,使团的重要人物早已离开,剩下的都只是一些毫不知情的人罢了!

  至此,蜀国与吴国的盟约终于可以顺利商谈了。

  月底,卫尉陈震与吴国达成盟约。中分天下,以冀、并、幽、司属汉,豫、兖、青、徐属吴。这一次出使总算是顺利达成使命了!

  八月,马铮众人辞别吴帝孙权与吴国群臣依依惜别。

  诸葛瑾“听说孔明新得一子,也可以略感宽慰了!”

  诸葛果“待得小弟再大上几岁,有机会一定会带他来东吴看望伯父。”

  诸葛谨“哈哈…………好,好啊!”

  诸葛恪“文岳此次出使有惊无险,我代太子殿下送送文岳,一路保重啊!”

  马铮“人死不能复生,还望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节哀顺变!”

  “元逊,告辞了!”

  陈震“诸位,今日一别,他日有缘再来东吴,告辞了!”

  蜀汉使团依依离开东吴,踏上了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