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三国之将星传奇>第30章 蛮兵投诚朝廷大军
  如今大军都到了西洱河了,这两人才姗姗来迟。说什么为了感谢,骗鬼呢?

  董荼那“将军过谦了,丞相自是要感谢!将军的恩情也同样要谢,不然我二人何以心安!”

  正说着,韩明也走进了营帐。

  马铮“既然如此,便多谢两位洞主了。”

  董荼那“此次来见将军除了表达谢意之外,尚有一事相求,望将军成全!”

  看来,这是要到正题了!

  马铮“两位有何难事,但讲无妨!”

  董荼那“昔日见将军军威,某等虽居蛮方,却也仰慕大汉威仪。因此意欲遣族中儿郎加入将军大营,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这倒出乎意料,马铮下意识的看向韩明,却见到他轻笑着略微点了点头。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有被俘虏的蛮兵表示愿意归降汉军,但实际上被释放后要么回归洞府,要么依然追随孟获。真正加入汉军的却一人也没有,而主动来投降的更是半个也不见。

  究其源,大战尚未结束,蛮人们又会早早站队?但如果他们真心来投,那意义可就非同寻常了。

  董荼那“将军放心,我们族中儿郎都是精挑细选的勇悍之人,绝不会给将军丢脸,堕了将军的声威!”

  董荼那见马铮没有说话,便有些急了!看来,他还不知道此举对于汉军的意义,否则也不必担心马铮不答应了!

  马铮“既然洞主有此诚心,铮又怎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只是伯瞻将军不在营中,在下不过一个小小的司马,怎能妄作决断。”

  董荼那“这么说,将军是同意了!以马将军对将军的看重,只要将军同意,想来马将军也不会反对!”

  “况且,丞相昔日也曾有言,只要我等愿意,随时都可以前来加入朝廷大军。”

  马铮“不知洞主挑选来加入我军的有多少人呢?”

  董荼那“一千儿郎,如今正在大营之外,还被将军的部属们看着呢!”

  马铮“这倒是慢待兄弟们了,走,我们看看去!”

  一边说着,一边和众人一起走出营帐。

  马岱“这不是董荼那和阿会喃两位洞主吗?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刚出营帐,碰巧遇到马岱回营,而在他身后正是昨夜和马铮大战过一场的那员蛮将。

  董荼那“马将军久违了,这位是…………?咦,莫非是杨锋洞主?”

  “多年不见,没想到却在这里相遇?”

  董荼那、阿会喃和杨锋相见,自然是有一番话说。

  马铮也趁机将董荼那和阿会喃的来意向马岱作了说明!他略作思索,便也想到了其中的深意,自然大为赞同。

  杨锋“你说什么?”

  “我道营外是哪里人来,原来竟是你等要送族中儿郎加入汉军。”

  董荼那“这有什么可惊讶的?我南中之人一直以来都是大汉子民,加入汉军也是天经地义,杨锋洞主难道认为不应该吗?”

  杨锋“哼…………你们加入汉军,岂不是要与自己人开战?”

  董荼那“你不要忘了,是谁要挑起战争?”

  “大汉不曾亏待我等,诸葛丞相更是仁义为怀。某两次被擒,丞相都不计前嫌的释放我等,如此胸怀,某心服口服!”

  “而孟获此人,为了自己称霸南中。却是屡次与大汉军队为敌,如今已经四次遭擒,真是令人汗颜!”

  “更有甚者,前次兵败之后,孟获意欲杀我二人。如此之人与丞相心胸相比,高下立判!”

  “我二人如此做,也是为了早日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使我百姓族人免受战乱之苦,难道这有错吗?”

  杨锋“这…………!”

  马铮心下赞叹不已,这董荼那还真是生了一副好口才,倒也不用马铮再费心神劝说了。

  杨锋瞪眼与董荼那对峙了一会,却也不再说什么,而是看向马铮。

  “你便是马铮,原本还想和你再比试一场。”

  “如今看来…………罢了…………罢了!”杨锋说完便转身打算离开。

  马铮“将军忠义,可更该为百姓着想!是继续相助孟获以致双方伤亡惨重,还是早日结束战争和睦相处,望将军思之。”

  杨锋的身形顿了顿,却是头也不回的离去。

  董荼那“杨锋洞主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出了名的勇士,只可惜却为孟获所惑与朝廷大军为敌,实在是令人痛心!”

  马岱“若是人人都能如两位洞主这般明事理,自然就少了许多厮杀。”

  营门外,果然立着上千蛮兵。王青诸人刀剑齐出,却是小心戒备。

  董荼那“这便是我二人族中儿郎,特送于将军为平息战乱略尽绵力。”

  众蛮兵“我等愿入汉军,以尽绵力。”

  马岱“众位皆是我大汉百姓,虽一时受孟获所蛊惑,然终能弃暗投明为大汉效力,实在是可喜可贺!”

  “但入军中,即为汉军。丞相向来一视同仁,不论来历、不论出身、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

  “诸位但能一心报国,奋勇杀敌,他日封侯拜将定然不在话下!”

  董荼那“多谢马将军!这是犬子董吉拉,还望马将军日后多多提携!”

  这些蛮兵们自然是以董吉拉为首!

  马岱“两位洞主尽管放心,只要能立功。马某定然为贤侄请功,丞相必然不吝赏赐!”

  董荼那和阿会喃连连道谢,马岱又邀请众人到帐中叙谈。

  随着这一千蛮兵加入,马岱麾下兵力大增,大有可为。大军休整过后,继续向南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