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三国之将星传奇>第7章 棋盘上的见闻
  夜尽天明,纷纷扰扰已经过去,城门口的血腥气似乎也淡了一些。然而冷冷清清的街道,却是给这座城带来了一丝风雨欲来的气息。

  马铮“你说,叛军今天会攻城吗?”他望着窗外,想到了昨晚那铺天盖地,数之不尽的点点火光,心中也不由得沉重万分。

  屋子中,韩明却一脸淡然的摆弄着棋盘。

  “这些事情自然有城中那些大人物去想办法,你担心什么?”

  马铮“怎么不担心,我可是答应过小慧,要把你安全带回去的!”

  韩明“放心好了!今天打不起来的!”

  马铮疑惑问道,“哦,你是怎么知道的?”

  韩明“你仔细听听,听到什么了!”

  马铮一脸茫然,仔细听去。果然从城门方向隐隐传来喊话的声音,只是听不真切而已。他大为惊讶,难道韩明能听得清楚?

  “你听得清楚?”

  韩明“没听清楚!”

  马铮那叫个无语,“没听清楚你说什么呀?”

  韩明“哈哈哈…………来来来…………一边下棋,一边说吧!”

  摆好棋盘,便是一阵厮杀。

  “你觉得,城门方向在喊什么呢?”

  马铮“这还用说,定是叛军在招降吧!”

  韩明“不错,王府丞清正爱民。有容人之量:吕功曹忠信果决,堪称能臣干吏。”

  “叛军招降自然不会成功!”

  马铮“好吧,既然如此,叛军招降不成。又岂是能断定今天打不起来呢?”

  韩明“叛军远道而来,突临城下,定然不可能带有攻城器械。”

  “既然昨夜不曾攻城,那就是要等兵械完备才会发起攻击。更何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叛军势大,漫山遍野。若是能因此动摇城中军心,那可就事半功倍了。”

  “既然有这些好处,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马铮听了韩明这一番话,真是佩服万分。

  “韩兄才智过人,实在是让人望尘莫及呀!”

  韩明“其实,仅凭这些,还难以断定叛军不会攻城。”

  马铮“这还不够啊?”

  韩明“雍闿、高定、朱褒之流,皆是一夫之勇。安能想得到这许多?又如何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行到永昌城下呢?”

  “他们若是有这能耐,去年就已经攻下永昌了,又岂能拖延到今日呢?”

  马铮想了想不错,就昨夜所见。叛军足足有十万人不等。而且昨夜偷袭城门的黑衣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了。以这样的军力,又怎么会始终被挡在永昌郡外呢?

  韩明“阿铮,你还记得昨夜与你生死相搏的黑衣人吗?”

  马铮“你说得是用斧的黑衣人吧,昨天晚上和我交手的黑衣人实在不少。但说到生死相傅,则是仅有此一人而已。”

  韩明“正是,不知阿铮有没有留意过他的口音!”

  马铮有些愣神,那黑衣人似乎只是说过几句话而已。当时经过生死傅斗,心情激荡,哪里留意过他的口音?

  “怎么,有什么特别的吗?”

  韩明“当然,他的口音中带着江南风味,这样的人绝不是雍闿之流能够招揽的!”

  “所以,不得不让人怀疑呀?”

  马铮“你是说,江东的人在帮助叛军吗?”

  “这不可能!”

  历史上,雍闿似乎是被孙权封过永昌太守,但也仅此而已!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吴蜀已经言和。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又怎么会派人帮助叛军呢?

  韩明“为什么不可能?”

  马铮“这…………!”他一时语塞,总不能说史书已经记载了吧!

  “魏国势大,吴、汉力弱,只有联合才能抗衡魏国。”

  “若是东吴协助叛军,导致蜀汉内乱不息,岂不是白白给了魏国大好时机了。”

  “唇亡齿寒,蜀汉若危,东吴又岂能独存呢!”看書溂

  韩明似笑非笑,“这些道理,汉、吴才俊之士,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然而联合之势,真的不曾变过吗?”

  马铮无奈的摇了摇头,如果没有变过。关羽又怎么会失去荆州?吴蜀之间又怎么会有夷陵之战呢?

  韩明“国与国之间,哪有永远的盟友。今日之盟友,安知不是明日之敌?”

  “所以吴一有机会,便夺了荆州。汉一旦得势,便有吞吴之心。”

  “所以的,无不是强大自己,削弱敌人,以求在乱世之中走得更远罢了。”

  马铮默默的听着,韩明的话却仿佛展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仔细想来,世事莫不如此。

  “可是…………南中与东吴相去甚远,东吴既无力控制。又何必与蜀汉交恶,实在是得不偿失!”

  “更何况,山高路远。即便是相助叛军,东吴又能派出多少人呢?又有什么自信可以凭这点人抵挡蜀汉的征伐?”

  “东吴不至于,这么不智吧?”

  韩明“谁说过东吴相助叛军就一定是想要控制南中地区!”

  马铮“难道不是么?”

  “如果不是,东吴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韩明轻敲棋盘,示意该他下棋了。可是这个时候,马铮哪里还有心思下棋啊!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夷陵一战,汉军损兵折将,几乎精锐尽失。”

  “无论是作为盟友,还是将来的敌人。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一探虚实,何乐而不为呢?”

  马铮“即使如此,可是这种事情一旦被蜀汉发现,恐怕东吴也不好交代吧!”

  韩明“谁知道来的人是不是东吴派来的,也许是来的人自己的主意呢?”

  “既然让对方无话可说,又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东吴还真是好算计!”

  “阿铮,你能想到这样的人选吗?”

  马铮“难道是诸葛家的人?”

  韩明“阿铮果然聪明,一点就通。”

  马铮“韩兄过奖了,我想来这样的人选也只有诸葛恪了。”

  韩明“听说诸葛恪的胞弟诸葛乔已经过继给诸葛亮为养子。兄弟相访,可以找的理由太多了。”

  “更何况两国现在已经言和,自然更加不会有性命之忧了。”

  韩明这些话,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更是与马铮所知的历史有些出入,可是他心里却偏偏信了几分。

  真正的历史,难道是这样的吗?还是说,历史已经在悄然之中,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呢?

  韩明见他魂不守舍,只好收了棋盘摇了摇头便起身离开了。

  这一天,便在恍惚间悄然流逝。而韩明的话,也似乎在逐步成为现实。这一天,叛军果然没有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