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医妃冲天>第525章 皇帝薨逝4
  按照皇室的规矩,皇帝的灵柩要在宫中停灵七日。

  这些日子,燕云翊一直在灵堂之上给皇帝守灵,除了必要的吃饭休息,不曾离开半步。

  他的身体本来就没好利索,身体里余毒未清,这一番折腾下来,这个人的苍白不少,时不时的发出一阵咳嗽。

  燕云昭进屋的时候,燕云翊正在咳嗽,咳得撕心裂肺。

  好不容易缓了口气,他平复了下呼吸,转头看向燕云昭,声音清淡中透着一分沙哑:“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燕云昭对皇帝,是半分父子之情都没有的,这些日子,他几乎没有来过灵堂。

  当然,燕云翊也不曾怪过他,对于燕云昭而言,皇帝自然不是一个好父亲。

  “来只会你一声,事情都办妥了。”燕云昭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他‘’已经被运到你在京郊的庄子上藏好,等过几日风头过去,随你处置。”看書喇

  燕云翊没有转过头,低声说道:“多谢。”

  这棺木之中,皇帝已经不在了。

  这是他与燕云昭做的一个约定,俩人合力将皇帝的遗体偷出了皇宫,这个棺材里什么都没有。

  燕云昭忍了半晌,还是不解的问道:“你为何不肯让他安葬在皇陵,非要将他弄出去?”

  若说自己恨皇帝,不想让他入土为安,那自然是情理之中。

  可燕云翊作为皇帝生前最喜欢的儿子,怎么也能做出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

  燕云昭实在想不明白。

  燕云翊也没有隐瞒,沉默半晌后说道:“我想将他带出去,与我的母亲合葬在一起。”

  此言一出,燕云昭眉眼微凝,最终嗤笑一声。

  是了,按照规矩,静徽长公主这个已经出嫁的公主,是肯定不能入皇陵的。

  所以燕云翊才想到将皇帝和静徽长公主的遗骸带出来,找个地方将那两人安葬在一起。

  生不同衾死同穴,这应该也是皇帝希望的。

  “你倒是孝顺。”燕云昭如此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燕云翊听见他这样的语气,忍着喉头的痒意,转过身对燕云昭说道:“此生种种,我替他,与你说声抱歉。”

  皇帝对静徽长公主有多痴情,对燕云翊有多偏爱,就对燕云昭和悯妃有多残忍。

  事实上,燕云翊完全能明白燕云昭对皇帝的恨意。

  “你没资格替他道歉。”燕云昭冷笑一声,如此说道,“他所亏欠的罪孽,死都还不清!我应承你,将他从皇宫中带出去,也只是因为你说过的那句话。”

  “燕云翊,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等此间事毕,你就离开京城,此生此世不得再回来!”

  这才是他和燕云翊打成合作,最根本的目的。

  燕云翊愿意离开京城,有生之年都不会再踏足此处,而他允许燕云翊带走皇帝,将一个空的棺材放入皇陵之中。

  燕云翊再也忍不住的咳嗽起来,过了好久才深吸一口气,声音嘶哑的答应道:“好。”

  听见他这么说,燕云昭总算是放了心,转身就要离开,却被燕云翊喊住。

  “这两日,京郊似有异动。”燕云翊说道,“若是我猜的不错,王六郎应该藏身在那里,打算伺机而动。”

  那人就像是一条毒蛇,随时都能跑出来咬一口人。

  燕云昭脸上没有一点意外之色:“我心中有数。”

  听他回答的如此笃定,燕云翊倒有些惊讶:“你已经知道了?”

  燕云昭没有回答,表情却默认了。

  他自然早就知道。

  实际上,这次手握兵权回到京城,他就已经提前做好了部署,像是京郊这种有些偏远,适合豢养私兵的地方,早早就被他安插了眼线。

  王六郎并不知道,每日上山砍柴的樵夫、山里那些普通的农户人,许多都是燕云昭派去的眼线。

  所以燕云昭早就知道他的藏身之处,只是一直不说罢了。

  燕云翊眉头微皱:“你既然早就知道,为什么不早早派兵,将他捉拿了?”

  养虎为患,可不像是燕云昭的性格。

  听他这么问,燕云昭勾了勾嘴角:“若是早早将他铲除了,谁来替我将世家的势力彻底铲除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世家因为这两年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有些抬不起头来,又因为王谢两家的没落,而开始被皇权压制。

  但这并不是燕云昭想要的结果。

  世家在这个世上存在太久了,几百年的时间,其底蕴太过深厚,只要没有连根拔起,将来说不准就会有死灰复燃的一天。

  所以他一早就打算好了,要借着王六郎的手,把世家残存的势力消灭的干干净净。

  燕云翊听了这话,不过愣了一下,就反应过来。

  不过,利用王六郎来将世家消灭干净,这是个极大胆,但是真的成功了,便是一石二鸟!

  “那阿瑜她……”

  “她知道。”听见燕云翊提到谢瑜,燕云昭神色骤然警惕起来,“我不会瞒她任何事,阿瑜的事情不劳你操心!”

  说完之后就径直离开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燕云翊自言自语般喃喃说道:“父皇,他才是最适合这皇位的人,这江山交予他手,您可放心了。”

  杀伐果断,目光长远,又懂帝王的平衡之术。

  所有皇子中,不会再有比燕云昭更适合当皇帝的人了。

  希望此生的燕云昭,有谢瑜在身边,可以收敛他过分穷兵黩武的性子,当个旷世明君,也不负这江山大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