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北宋第一臣>第一章 群臣弹劾李牧之,触碰逆鳞却不知!
  大宋徽宗天子赵佶在位,宣和元年五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

  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

  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高声唱喏:“上朝!”

  满朝文武恭敬行礼,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天子朗声说道:“众卿免礼。”

  “谢陛下!”

  一众文臣武将躬身谢礼。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按照往常,见那徽宗天子无精打采的样子。

  就猜到天子昨晚又去哪个妓院寻花问柳一夜未归。

  百官也就心照不宣的准备退朝。

  徽宗天子急不可耐准备起身。

  在最前面一排的三位老臣从朝臣之中走了出来,执着玉圭对着徽宗天子朗声道:

  “启奏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看到这三名老臣出来,文武百官们却是都脸色认真了起来。

  这三名老臣可不是寻常官员,乃是太师蔡京、太傅童贯、太尉高俅。

  蔡京、宦官童贯、高俅常年跟在徽宗天子身边,深得徽宗天子的信任。

  他们最是擅长逢迎投机的把戏。

  蔡京与童贯二人相互勾结,私交甚好。

  不仅蔡京飞黄腾达,就连童贯也因被徽宗天子宠信而官至司空,长期掌管枢密院。

  此时的蔡京和童贯可以说是合掌半边天,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

  一下三名天字心腹大臣站了出来,徽宗天子都有些意外。

  “准!”

  太师蔡京上奏道:

  “启禀陛下,老臣蔡京,弹劾殿前司金枪班散指挥使李牧之,贪赃枉法,滥用职权!”

  太傅童贯上奏道:

  “启奏陛下,老臣童贯,弹劾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滥杀无辜,引发民怨!”

  太尉高俅上奏道:

  “启奏陛下,老臣高俅,弹劾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私藏刺杀兵刃,意欲谋反!”

  “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

  听了三位心腹大臣的上奏,徽宗天子楞了一下。

  “此人是谁?”

  殿前司所属诸班直、步骑诸指挥在内为皇宫禁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近卫,随侍左右。

  诸班直有二十是班直,比如梁山泊大聚义的金枪手徐宁便是隶属金枪值。

  一旁的内侍省都都知杨戬低声道:

  “半月前有刺客闯入皇宫内苑刺杀陛下,替陛下挡了致命一刀的那个指挥使便是李牧之。”

  殿前司与禁军乃是天子亲军,乃是对皇帝最忠诚,最值得信任的力量。

  断然没想到会出了这样一个危害社稷之人。

  徽宗天子十分不解:

  “不会吧?”

  “李牧之于朕还有救命之恩。”

  “朕之前还说一定要重重提拔此人。”

  “怎么半个月过去,他竟然会犯下如此之多的滔天巨罪?”

  徽宗天子刚说罢,已然看到丹墀之下一个连着一个言官出列,有御史台,枢密院,皇城司。

  紧接着,连各部郎中,侍郎等官员,纷纷走出列。

  只是须臾,竟然有将近一半的朝中重臣出列。

  一次性站出了上百位朝臣,徽宗天子看得惕然心惊。

  李牧之不过是一个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芝麻绿豆大小的官职。

  为了弹劾李牧之,连徽宗天子最信任的三大朝臣都亲自出马,带着上百位朝臣出来弹劾李牧之,莫不是要逼宫?

  上百位朝臣齐齐对着徽宗天子弹劾道:

  “臣等附议,万望陛下即刻将此贼逮捕归案,择日菜市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徽宗天子还不知这李牧之到底做下了什么罪恶滔天之事,一头雾水。

  可殿下百员朝臣不约而同、整齐划一齐齐逼宫。

  不知道的还以为提前串联,暗中联合,结成朋党,要不然绝不会如此齐整。

  再听听这班朝臣们说的是什么话?

  不问醉着,即刻拿下李牧之,逮捕归案,择日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岂不是你们随便给李牧之编织几个罪名来,朕就要按照你们想法行事?

  那还要朕这个皇帝做什么?儿皇帝?傀儡?

  徽宗天子昏庸无道,重用奸臣,信道教,重女色,好享乐。

  但对于皇权看的比什么都重。

  今日百官串联,朋党勾结,就连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臣都带头威逼。

  常言道,不怕文官贪,只怕文官结成朋党,威胁皇权。

  这一点是徽宗天子绝对不能容忍的。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乃本朝一害,他这种阉党小人听了脸颊上都泛出了错愕之色:

  惊煞我也!群臣逼宫,好歹毒的心思,触犯天子逆鳞,端的是不知死活!

  徽宗天子一脸怒意瞪着上百位朝臣:

  “尔等可有证据证明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滥杀无辜,引发民怨,私藏刺杀兵刃,意欲谋反?”

  听了徽宗天子的问话,上百位文武百官们均是楞了一下。

  他们倏地看向了太师蔡京、太傅童贯、太尉高俅。

  明显他们这些人被蔡京等人提前打了招呼,但对李牧之所犯之事一无所知。

  结果被徽宗天子如此一问,他们这些人就哑口无言了。

  太师蔡京一脸气愤道:

  “启禀陛下,老臣有证据,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昨日以谋反之名把皇城司公事张思德抓捕!”

  “皇城司公事张思德公正无私,忠心耿耿满朝皆知,怎么会谋反?”

  “仅这一条滥用职权,胡乱抓人,就该将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正法!”

  “更何况,这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在禁军中权利不小,定然是贪污受贿之辈!”

  “此等国之大贼,老臣身为宰辅,领枢密院,恳请陛下将其拿下,以正我大宋律法!”

  太师童贯怒气冲冲道:

  “启奏陛下,昨日殿前司金枪班指挥使李牧之在汴京成外,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诛杀无辜百姓六名!”

  “人证物证具在!陛下可随时召见。”

  太尉高俅义愤填膺道:

  “启奏陛下,老臣属下一名都虞候在李牧之杀人之时,看到他使的兵刃与此前刺客刺杀陛下的兵刃无二。”

  “如此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如果不明正典刑,处以极刑,我大宋天威何在?”

  左右文武附声齐喝:

  “不杀此人!天威难存!”

  “不杀此贼!国法何在!”

  如此云云。

  听及此言,徽宗天子不觉失笑:

  如若李牧之果真似这般人,皇城司的人岂能不向朕告密?

  如若李牧之果然似这般人,他何必替朕挡下刺客的致命一刀?

  反倒是尔等,所有文官大胆串联结党,向朕逼宫!触我逆鳞!

  李牧之啊!你定不能有问题!这样朕好借此事打压一下这些文官武将!

  徽宗天子冷着脸,飘然起身。

  看着徽宗天子站起身来,满朝文武心中皆是一凛:

  如此这般,可是逼迫太甚?

  李牧之,不过皇城内一个禁军指挥使,根本不入流,在此之前根本入不了群臣的眼睛。

  半个月前,一名刺客不知如何进入皇宫,行刺徽宗天子,将要得手杀死天子之时。

  李牧之忽然跳出,挡下一刀,不但反手杀了刺客,更是救下了徽宗天子。

  虽然受伤,所幸没死。

  劫后余生的徽宗天子当即降下口谕:等李牧之伤好之后提拔重用。

  就是因为这句话,使得朝中权臣蔡京、童贯、高俅等六贼以为李牧之日后必然从他们手中分权。

  一旦分权,无形之中削弱了他们的权利,相应的利益所得也会减少,他们哪个能忍?

  他们均认为但凡李牧之老老实实,乖乖听话,跟那些殿前司、禁军头头们一样混吃等死,定然不去动他。

  谁能料到消失了半个月之久的李牧之昨日突然就派遣手下金枪值的弟兄兀自拿了皇城司公事张思德。

  皇城司,权柄甚重,其职司极类锦衣卫之大汉将军与南北镇抚司。

  一掌宫禁宿卫,一掌刺探监察,上至太子,中至百官,下至百姓,皆受其秘密监视,不受任何人指挥,只听皇帝一人。

  与汉朝的绣衣使者、唐朝的六扇门、后世的锦衣卫齐名。

  而这皇城司公事张思德乃是太师蔡京、太尉高俅、太傅童贯等人提拔的心腹。

  上可汇报皇帝行踪,下可得知百官的罪状。

  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太傅童贯等人便是通过皇城司张思德逢迎皇帝,向朝中百官索要贿赂。

  皇城司张思德一失,等同断了太师蔡京、太尉高俅、太傅童贯等人的部分财路和权柄。

  他们岂能不怒?

  如此才有了百官弹劾的场面。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对着徽宗天子行了一礼,,低声提醒道:

  “启禀陛下,李牧之之前受伤,还在家中治伤……”

  “移驾李牧之府宅。”

  宋徽宗赵佶瞪着文武百官冷笑道:

  “正好让太师、太傅、太尉看看,李牧之究竟是如何贪污受贿的,且看他家中到底藏着多少金银!”

  蔡京、童贯、高俅一脸惊愕之色地看着徽宗天子:

  天子真就生气了?果然要去李牧之家中看有多少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