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重生80-阿巴的野望>第571章 哪有那么多优质海滩
  两辆奔驰从酒店出来,离开酒店一点距离以后开始加速,在城里一路穿行到跑马地,汽车开始爬坡。

  一到山上,走了十几分钟以后,路边的楼舍人家开始减少,路也开始变窄,车已经开到了山上。

  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继续前行,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已经爬到了山的最高处,路开始下行,坐在车里只能看到前面破破烂烂的马路和路边的山峰树林,有些憋屈。

  老六甚至有一种回到了家乡的感觉。

  沿着山路一直往下,又走了一段,才看到路灯,栏杆和铁丝网,不时的在路边树林里隐映着几幢建筑,看上去都是比较老旧的欧式别墅。虽然老旧,但不失贵气。

  “瞅着也不怎么样啊。”刘鹃趴在车窗上和老六说话:“感觉这路也太破了,路边也没有人修一下。”

  老六笑了笑没答话。这不是很正常吗?这才是正常的,哪里不一样?不管哪里只要有人,不管穷人富人,外面肯定是乱七八糟的到处是垃圾。

  一路上竟然一辆车都没碰到,好像走进了寂寞,就是顺着山道拐来拐去,拐来拐去,偶尔能看到一个路口或者一块路牌一交而过。

  这些马路两边偶尔出现的路口就不能往里开了,都是私人马路。这边的富人也不知道为什么都那么害怕,房子都藏在两边的树林里用私人马路连接着,还要拐几个大弯才能进去。

  两边的树林又高又密,遮挡的严严实实的,从树林里还能看到铁丝网和围网。

  一路向下,在经过一段显得比较开阔(能看到蓝天白云)的直路以后,终于看到了房子,已经到了七十一号屋宅。这是老许家的宅子,他家在汇丰和怡和洋行都混的相当不错。

  许宅应该是深水湾道为数不多的把房子直接建在马路边的人家了,站在马路上就能看到主楼,前后两个大门,雇有安保人员二十小时值守。看書喇

  网红出现以后,很多人会跑到他家这里来拍视频。这会儿许家已经是港岛比较靠前的豪门家族了,资格比较老。他家是搞航空,矿业和建筑的。

  深水湾道上的门牌号码并不是按序排列,是按地块发租的前后排的,许家这栋楼是七十一,对面是六十八,再往前走是七零和七二。

  这三个号码是一家的,是嘉道理家族的宅屋,当时买了六十八号,怕被邻居挡住阳光,就又先后买下了七十和七十二号地皮。

  路从这里坡度开始有点陡,汽车连着拐过两个大弯。前面还有一栋屋宅也是许家的,比这一栋更大。

  香港八十年代的富豪宅子都集中在山顶,深水湾,浅水湾以及寿山村道这一带,大浪湾,石澳还有清水湾这个时候还是荒山农舍,赤柱也只是监狱。

  车顺着盘山路一路向下,说实在的虽然深浅水湾在整个华人世界那么有名,但真心不咋的,路窄弯多,破破烂烂的,比内地的村村通水泥路也好不到哪去。

  路边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私人的,有的用铁丝网,有的用围墙,有的用铁栅栏,围的乱七八糟不说,也没有人修整,不时的在路边林间看到一堆堆的垃圾。

  修路和修房子造成的植被和山体伤害也没人管,有些地方用砖头随意砌了一下,大部分就那么垮在那里。

  绕过绕过去,终于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一段明显是私人马路并在主路上形成一个上坡,主路继续往下。

  老郭一打方向盘,车顺着往上的私人马路走了上去,不到一百米就是两扇大铁门,老郭打开车窗,掏出一个遥控器按了一下,大铁门缓缓动了起来,向两边退去。

  老郭把车子开进大门,手伸去再一按,大门缓缓关闭。遥控门这东西其实早就普及了,但是国内没有,把刘鹃看的一愣一愣的。

  车进了门里又绕了一个c型弯,停在一幢房子前面。

  从大门那里进来是看不到房子的,转过c型弯就到了房子下面也看不清,不过根据一楼大门的大小能判断出来这幢房子的建筑面积不小。

  下了车,站在车旁看,视界比坐在车里要好很多,头上有门斗,看不到上面,脚下是起的石台,房子是建在半山的,不是平地,脚下的石台就是房子的地基。

  石台头上有步梯通向下面,下面是一个面积有近百平方的游泳池,这会儿池里没有水,而且明显年久失修,有点难看。

  老郭带着大家往里面走,坐电梯上了四楼的大露台,站在这里往下看,正好看到山下的海滩和不远处的高尔夫球场,山风习习,带着林木和野草的芬芳,闻起来让人心神舒畅。

  山下的海湾和银白色的海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海鸟在海面上飞翔,海面上还有两艘游艇随着海浪晃着。

  他们脚下的这个地块不小,不但不小,在香港来说算是相当大了。

  前后一橫一竖两幢楼,一幢三屋一幢四层,前后各有一个游泳池,后面的泳池要比前面的小一半,边上修着一个网球场。

  游泳,网球,赛马,高尔夫,游艇,这是香港富豪的五件套休闲方式。

  一行人楼上楼下的转了几圈,说实话这楼盖的没有特点,装修也很陈旧了,只是面积够大,住人到是够用。

  一层一半是佣人间仓库,一半是车库,能停个三台车的样子。

  另一幢比这幢要稍新一些,也更欧化一些,一楼的车库在背后,而不是像前幢这样并着。不过车库不大,将将能停下两台车。

  楼前楼后有水道,就是水泥抹的水沟,一直顺着树林里通到山坡下去了,泳池里的水也是从水道排出。

  房子的左右后全是大树,应该有些年头了,最高的已经和四层楼差不多了,其余的最矮也有三楼那么高,把房子遮的严严实实的,人从公路上是看不到房子的。

  逛了一圈,几个人把客厅沙发上罩着的防尘布掀掉坐到沙发上说话。

  “老板,感觉怎么样?”陈家骐给老六递了根万宝路,问了一声。

  “感觉好旧。”刘鹃说:“其实还可以,就是旧。”

  “刘小姐,”陈家骐苦笑着说:“这里的宅屋少说也是十几年的东西,没有新楼的,装修家具可以换掉,楼宅也可以申请重建的。”

  “那咱们自己买块地建不行吗?”

  “不太好买,”老六说:“这边是属于富人区,港府有意的控制地皮数量的,而且也不是想买就能买,费那个劲没用,不如直接买现成的。”

  刘鹃哦了一声就不吱声了。

  “原主要多少钱?”老六站起来走到落地窗边往外看,从这里就直接能看到海面和下面的高尔夫球场,这个视角有点无敌。

  “一千六百万。”

  “这么贵?”刘鹃吓了一跳。

  “还真不算贵,”老六笑着看了看刘鹃:“这是带地皮的价格,不只是房子,边上的空地都是在内的。说实话比我想像的要便宜。”

  刘鹃撇了撇嘴,也站起来走到窗边往外看:“这里的海水真蓝哪,咱那边的海看上去黑乎乎的,沙滩也不好,为啥呀?这差别也太大了。”

  老六说:“钱呗。这是靠花钱收拾出来的,你以为天生就这么漂亮啊。这也算是资源。咱那边老百姓饭都吃不上呢,政府哪有钱往这花。”

  这话没错,香港的优质海滩其实都是花钱,用人工铺出来的。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所谓优质海滩都是人工铺出来的,哪有那么多的天然美景。

  搞海滩是个相当麻烦而且昂贵的事儿,需要的人力物力都很大,关键这玩艺儿还不是一次性投入,需要常年的打理才行。沙子是会消耗的。

  “就算沙滩是铺出来的,那海水呢?人工漂蓝哪?”

  “这么说也没错,那是海底环境的原因,这边的近海海底都是经过改造的,也要铺沙,把礁石炸掉运走,铺沙了,打造海底环境,然后就好看了。”

  “这不就是有钱没地方花了吗?”这事儿有点颠覆刘鹃的三观,对于一个吃饱饭碗里有肉就算幸福生活的内地人来说,花大笔的钱去收拾海底当然是不可思议的。

  “不止是海底和海滩,港府这边还在修建大量的公园绿地,各种公共和公益设施,打造环境。”

  “真好,人家真有钱。这边的人太幸福了。”

  老六抽了抽嘴角。这些事儿和老百姓的幸福有个毛关系,住不上吃不上的。这不过是一种财产转移的手段罢了,把港府的钱合理合法的转移到资本手里搞回本土。

  这就和咱们那个拉链马路,年年换树,人行道一年一铺,逢年过节就要打造灯光景观是一个道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一群人在负重前行。

  “这边卖房子的多吗?”老六扭头问郭炳基。

  “不多,”郭炳基摇了摇头:“这边一共也没有多少屋宅,有一些还都是一家的,寿山村那边要多一点。”

  “他们弄那么多房子干什么呀?还这么贵。”刘鹃奇怪的问了一句,完全不能理解,就算有钱,这也花的太夸张了,那么大栋楼还不够住的?

  “这边可没有计划生育,”老六说:“而且这边的有钱人很多不止有一个媳妇儿,三四个的都有,就算一个媳妇生三个,那就是十来个了,长大了又要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