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重生80-阿巴的野望>第432章 上过学没?
  “我让这边申请成立保卫科,也让人帮我申请枪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批下来。”老六喝了口茶水:“买不到别的茶叶吗?”

  “老板你想喝什么茶?”

  “反正不是这个茉莉花就行,我实在是不太喜欢这个味儿。”老六巴嗒巴嗒嘴:“看看有没有铁观音,实在不行就其他绿茶也行。”

  这会儿北方基本上都是茉莉花茶,商店卖的也是,厂子发的也是,夏天开门开窗到处都飘着一股子茉莉花味。

  是整个北方,不只是关外,像京城也差不多,这会儿京城人普遍喝的高碎,其实就是一等茉莉花茶的碎末。也叫劳保茶。

  这东西闻着还是挺舒服的,幽香幽香的,但是喝到嘴里那就因人而异了。

  “我喝着还行啊,习惯了。”张经理也喝了一口,巴嗒巴嗒,感觉挺好:“你让谁给你弄枪证?”

  “宽城那边。在这边我找谁呀?找连市长?”

  “也是,你在那边人头要广。”张经理点了点头:“行,我帮你找,这方面我还是有点东西的,给你找几个厉害的过来。”

  “能打,枪法好,身体好,会开车,搞过侦察的最好。”老六也点了点头,提了几个要求。

  这个年头这样的兵还是比较好找。这会儿只要是野战部队的,训练都跟得上,那是相当专业刻苦的,和后来完全不一样。

  张经理琢磨着点了点头,把这事儿应了下来。

  “建筑这边,你盯着点,保证质量也要提高速度。这会儿都停了吧?”

  “停了。”张经理点点头:“再不停上冻个屁的,又不是急的不行,冬天施工隐患太多。”

  关外的冬天也不是说就肯定不能施工,还是有办法的,原来不少大型单位建筑都是赶着工期寒冬腊月的施工。

  不过张经理说的在理儿,毕竟是气候不适宜,多少都会留下点隐患,就像缩短使用周期什么的,容易开裂。

  老六明白这事儿:“明年要几月份开工?三月底?”

  “那个就得看天老爷了,三月底四月初的,反正就那一阵儿。没办法,咱们这边,就是这么个条件,谁有招儿?”

  “好好干,等熟悉了有了经验,活有的是。”老六说:“这个其实不算什么高楼,等后面咱们搞几座三五百米高的。

  对了。以后还有老房子维修,这方面你研究研究,多找找这方面的人才。”

  “三五百米?真的假的?那特么……不能倒啦?”张经理抬头往天棚上看了看,想了想:“我靠,那得盖多粗?”

  “你知道皇后大道东活佛堂那里吗?”老六问王宝宝。

  “我知。”王宝宝点了点头:“那里在建大厦。”

  “知不知道那个要建多高?和张经理说说。”

  “听说是两百几米啦,有六十六层高。”

  “听见没?”老六问张经理:“两百多米,那栋楼建好就是亚洲第一高,你就不想干一个?”

  张经理搓了搓下巴,作为一个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说不想干这活那是假话,但是确实是心里虚呀。

  说句实话这会儿汽修厂那边都干起来了他还都不踏实呢。

  没经验嘛。其实这种高楼,重要的是设计,是图纸,施工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中建三局干国贸的时候有啥经验了?

  其实也就是明年的事儿,都是莽着上的,一边虚一边干,愣是干出来个三天一层的蛇口速度。

  那后面干地王总是有经验了吧?同样没有,两栋大楼的设计结构完全不同,地王是纲结构大厦,也是莽着干的,干出来个两天一层。

  有多少高楼大厦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干出来的?

  “只要严抓质量材料,严抓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高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老六对张经理说:“管理才是关键。”

  “你真要干高的?几百米?”

  “以后肯定要搞,”老六点点头:“你先把这两座盖出来积累点信心,净化一下队伍,弄些专业人才回来准备着。”

  张经理点了点头,啾着嘴琢磨了一会儿:“你刚才说,修啥?老房子?”

  “对,老建筑,老房子,瓦房楼房,石木的,砖木的,砖混的,钢结构的,三合土的,你没找点这方面的人没事琢磨琢磨,都是几十上百年的东西。”

  “……那还修个基巴?推了重盖不好吗?那老破房子还要它嘎哈?盖新的不香?想怎么盖怎么盖,盖现代化的大楼。”

  “屁个现代化,还特么总经理呢,基毛不懂。”老六嫌弃的斜了张经理一眼:“没文化真基巴可怕。”

  “我操……我特么,你啥意思啊?”

  “明白什么叫历史不?知道什么是文化沉淀不?上过学没呀你?”

  老六喝了口水:“盖新楼有个毛显摆的,你能把上百年的老楼修旧如旧那才叫能耐,明白不?挣的比你盖新楼多不说,出名更快,活有的是。

  你要是真能把上百年的老楼全面修复,恢复当初的样子和性能,我跟你说张总经理,你就全世界都成名了,出去到哪都得受接见。”

  “真的假的呀,我靠,这话让你说的……到是挺带劲儿。忽悠我吧?就修个房子?”

  “说你没文化你还不服,那能一样吗?这是对历史的再现,你盖栋新楼你就是个建筑工,你修一栋老楼那就是文化传承者,明白不?”

  “真有人愿意花大钱修老房子?那不是……特么的,那不是傻逼吗?”

  “你才是真是个傻逼,我跟你说,那老房子修出来,比你那现代化的值钱,明白不?同样在里面卖根冰棍都得贵几分,那是有历史意义的。”

  其实这还真是忽悠。

  这话要是放在十几年以后说就没毛病,不过在八零年这会儿就没啥意义,保护古建筑的国际公约才刚刚被提出来没几年。

  现在不光是国内没有这个意识,国外也没有,也别把他们吹的多高,一样拆来拆去的想搞现代化大楼,喜欢玻璃幕墙。

  就像港岛,从七十年代开始到八十年代,老建筑基本上都拆了,全都搞上了‘现代化’的水泥楼。

  整个八十年代就是香港拆除老建筑的十年,结果等到我们能随便去香港旅游的时候,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香港了,到处都是破烂的水泥筒子楼。

  国外也是一样,这股拆毁老建筑搞现代化的风气,正是从欧美传过来的,就是传播速度有点慢,历时二十多年。

  这是经济环境决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拆了开始保护了,正好轮到我们大拆特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外之所以有那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的老建筑,不是政府保护的好,而是在那个阶段想拆没拆掉,赔不起钱。

  那边大多都是私人财产。

  业主不同意谁也没办法,最后只好另外择地建设,所以国外的新城旧城总是那么界线分明,到了后来感觉就像是特意为了保护而另建了新城一样。

  他们也正是这么宣传的,其实不是。

  这就好像前面几十年他们对环境大肆的破坏,轮到我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刻意的高喊环保了。

  每一阶段的历史都是重复的,没有任何一个例外。

  不过老六有句话到是没说错,那就是将来老房子会比新大楼值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珍惜环境,珍惜历史。

  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着重保护老建筑了,赋予了它们格外的意义,不过都是花重金请老外来修,所以在国内没什么宣传。

  那真的是没少花钱,修一栋楼比盖一栋花的多多了,还不能还价。

  这个就和经济有很密切的关系了,就是越穷的地方越喜欢拆……主要是拆除成本低,赚的多。

  “你,确定不是忽悠我?”张经理感觉老六不像是在扯蛋,但是有点不太敢信。

  “我一天挣的比你一个月都多,稀的糊弄你?搞个修缮部门,好好研究研究,我给你提供点资料,明年就有活了。”

  “修哪?”

  “申城,京城。我弄了一批老房子在手里。”

  “……我靠,牛逼。”张经理举起了两根大拇指:“怎么弄到手的?我能掺和掺和不?”

  他不知道老六弄老房子要干什么,但是他相信这肯定是个机会。

  这会儿的老房子哪怕是申城京城价钱也不是很贵,缺的是弄到手的渠道。

  在八零年这个时候,房产在全国都是一个价,差异很小,而且都是只算房产面积不计算附属土地的,偏偏又有相关规定,附属土地的面积正经不小。

  就比如京城的四合院,房产面积就只计算房屋的占地面积,院子是不算钱的。这会儿拆迁占地也是这么算,院子再大没用。

  到了九十年代,土地可以买卖了,值钱了,拆迁才开始给计算院子,不过只给算一半。

  一零年以后……一零年以后还有几家有院子的?有的人家也不差那点钱了。这会儿拆迁最值钱的是庄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