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大国重器2智能时代>第57章 现代人工智能之父
  “我们不能依靠别人!”江伦私下里偷偷鼓舞着士气。

  尹文石点着头说:“目前来看,我们的战术是最棒的。”

  “kaist肯定是我们的最大对手!”江伦说。

  “现在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接下来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下一次,下次的比赛我们还会来。”

  “加油!”大家一起握拳。

  kaist的比赛很精彩,明面上就能看出汇博机器的灵活性要远远高于其它队,与kaist对阵半决赛的队伍很强,但是无法在kaist的手下占到半点便宜,不论是攻防全部失去作用,球门不断被攻破。

  “射门精准度也比想象中高啊。”尹文石边看着比赛边自语道。

  “是啊,毕竟是学术级的机器人,和我们的玩具不在一个量级上。”江伦说。

  “看来他们是打算在学术研讨会上对自己的机器人做重点宣传了。”

  “应该是……”

  原本一场友好的技术交流盛会随着一件又一件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后开始变了味道,虽然在机器人的对战中使不出任何力气,但是不妨碍彼此间的剑拔弩张。

  当ass队的队员们用恶狠狠的目光瞪着kaist队的队员时,那些不明真相的学生被看得浑身发毛,一个个不自觉地暗想,他们为什么用那样的眼神瞪着我们,难道我们之间有杀父之仇吗?

  2:0。

  当比赛结束后,kaist队胜出,决赛队伍诞生。

  李英勋听到好几次金在宇教授蔑视对手的话了,听在他的耳朵里,那样的话与其说是在藐视对手不如说是在给自己打气,他暗笑,还以为对方有多清高,原来还是很在意斯塔基集团的投资啊。他已经不是很关心比赛结果了,现在比较在意的是那些中国小子该怎么办?能否说服公司拿出一笔投资资金鼓励他们创业。

  从上次收购专利时,李英勋就开始在意这些学生,虽然那一他坑了这些小子一道,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愧疚,商场如战场,心慈手软要不得,现在看来这些家伙是潜力股啊,越早投资见效越快。

  只不过这次是他自作主张,还没有向公司正式报告计划书,他在考虑回去后这项工作的计划细节,至于kaist,在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背景支持下,如果连这种比赛都输掉,那么自己该考虑打一份报告质疑这项合作的真正价值了。

  “请你放心看我学生的表演吧,他们是最好的。”金在宇面带自豪地说。

  双方的机器人已经摆在场地了,从外观上看kaist的机器人色彩鲜艳,外观精美,不像江伦这边清一色黑色,看上去还有那么一点粗糙,但是能站在决赛的舞台上,实力不容小觑。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江伦觉得李英勋身边那个亚洲人面孔的家伙露出一丝坏坏的笑,对方会出什么招呢?

  尹文石从几个角度调好摄像头,这场比赛太重要了,他要记录一手资料。

  这时,其他的几支中国队伍也都凑了过来。

  “踢足球的,大家的比赛都结束了,就剩你们了。”何宏小朋友也来了。

  “你们的比赛怎么样?”柯静曼像个邻家大姐姐,弯下腰笑眯眯地看着何宏小朋友问。

  小朋友似乎对结果不太满意,轻叹着气说:“马马虎虎,亚军而已。”

  “哇,了不起!”柯静曼赞叹道。

  “没什么啦,下一步我要增加机械臂的功能,让它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传感器也要改进,这样有利于在不同温度下及时做出策略调整,甚至我要做出能在太空环境下工作的机械臂,这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太重要了。”

  听到何宏小朋友的“宏伟计划”ass队的队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有这么吃惊吗?术业有专攻,不必在意。”说着小朋友像个小大人一样摆摆手然后趴在栏杆上看着场地中间等待开赛。

  “他真的只是个小朋友吗?”柯静曼惊讶地说。

  “你已经是第几次问这个问题了?”江伦也不是很淡定,但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吧,自己这些人不过是先飞的笨鸟……

  ……

  ……

  “女士们先生们:第16届robocup类人组的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众所周知机器人世界杯致力于在2050年能够组建一支与人类进行对抗的足球队,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机器人很厉害,什么都能干,但是很遗憾,那是电影和小说里的内容,现实中机器人的运动神经还不如3岁孩子,看看它们踢起球来笨笨的样子就知道了……”

  现场解说员用流利的英语向观众们讲解着。

  其他比赛虽然精彩,但是类人组的比赛是最有看头的,如果说更像人类才能更吸引人类,那么观看类人组决赛的观众比看其它比赛的观众多一倍还有余,当地的节目组特意请来著名主持人进行解说,并向多国进行转播。

  此时的比赛有一种世界级的感觉了,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观众聚在一起,围观着一个长9米、宽6米的绿茵场。

  “虽然理论上可以做到11台机器人配合,就像真正的足球赛一样,但是目前的水平只能做到三机器人协作对抗,而且准确度差得厉害,这一点上我们有请机器人界的前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丹尼斯.亚希伯恩教授来做解答。”

  这时江伦发现主持人身边站着一位个子高挑的中年人,他长着一头棕黄色的短卷发,一身灰色笔挺的西装让他看起来十分挺拔,鼻梁上的眼镜给这个人增加了几分书卷气。

  “他就是丹尼斯.亚希伯恩?”江伦兴奋地叫起来。

  “他是谁?”柯静曼问。

  江伦说道:“在程教授的课上我听过这个名字,程教授对他十分推崇,称其为现代机器人鼻祖,他在现有的人工智能基础上着重研究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组织共存的深度问题,一直致力于让机器人融入人类社会,并且能够深度学习人类的行为、习惯与社会关系,同时作出反应。”

  柯静曼听得头大,不耐烦说道:“你能不能说得简单一点儿?”

  “如果说图灵是人工智能之父,那么丹尼斯.亚希伯恩就是现代人工智能之父。”

  “哇,这么厉害,如果给你留学的机会,你肯定会拜在他的门下对不对?”柯静曼调侃道。

  江伦看着她的侧颜笑道:“我会不会出国呢,我要一直守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