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再次的间了萝卜菜,这才下山。

  “高粱什么时候可以收呢?”罗玉兰看着沉甸甸已经垂下来的高粱穗问。

  “爷说回来就可以收高粱了。”

  这活计还真是追着赶着的,不过山上的玉米还是能等的,再说也没有多少。看書喇

  回到家,于美英看到萝卜菜,决定包饺子吃,就不炖肉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罗玉兰问了王老头什么时候收高粱。

  “我已经看过了。还不着急,我掐着高粱还能掐动,还有浆。”

  这下罗玉兰是放心了,就能安心的在唐家干几天了。

  第二天三点于美英起来做饭,家里的牲口太多,要不然她也去帮忙。

  王新野赶着车四点到了。

  早上就是玉米渣粥,菜包子,吃剩下的让他们带走了。

  这次拉着走五十斤的小麦种子,绝对能够种六亩地了。

  所有的农具都放在车上,所以他们只能跟在驴车后面走了。

  到了唐家,唐家两口子已经准备好了,卸下了麦种,他们七口人赶车去了地里。路上碰上了很多唐家人,罗玉兰常来这里卖豆腐,还是认识不少人的。

  “一会儿你大伯他们一家也过来帮忙。”

  “大伯家的玉米还不能收吗?”

  “还不行,估摸着怎么也得后天了。”

  唐家六亩地的玉米,还是前两天那么分工。

  唐大伯一家五口过来帮忙,那速度就更加的快了,也是干到十点多,小翠回家去做饭。

  到了晚上,所有玉米棒子到家,玉米秸子也到家了一半。

  吃晚饭时,唐来福说“明天送粪,和小野家一样,能撒多少粪就种多少玉米。”

  唐来福兄弟两个撒粪,罗玉成他们就用小推车往家里推玉米秸子,

  干活的人多,小翠还借了三辆小推车,这样速度更快了,不到十点,玉米秸子也都到家了。

  这次点种没有用罗玉兰,她在家里和大嫂春生还有唐奶奶剥玉米,还有五六个妇女也拿着莆墩过来帮着干活。

  罗玉兰想着唐家的人缘真的挺不错的,这么多人来帮忙。

  唐小雨和春生两个就是负责往玉米篮子里倒剥好的玉米棒子。

  老早的,唐家的麦子也种上了,种了有两亩地,这样还剩下不少的麦种。

  兰草非常的不好意思。“大侄女,这麦种卖给我们行不?”

  “大娘你这么见外干什么?麦种我们就留下来了,等到明年你们收麦子再给我们就行了。”

  兰草觉得更加的不好意思,她家地更多,加在一起有十五亩地,种两亩小麦也不会耽误啥。

  晚上吃过饭以后,他们三个回家了,这里也不用罗玉成干什么了,两天,丈人家的活都干完了。

  “不知道现在回去泡豆子能行不?”

  “玉兰啊,明天你还是歇一天吧。”王新野心疼媳妇。

  “我一晚上就能歇过来。明天也不能收高粱,还不能上山掰玉米,现在正是大秋忙的时候,豆腐一定好卖。”

  这下王新野和罗玉成不说什么了。

  于美英听到了动静,赶忙的给孩子们开门。

  罗玉兰进来就问能不能泡豆子。

  “也能泡开的。”

  罗玉兰高兴的泡了二十斤的黄豆。

  第二天于美英和儿子在家里卖豆腐,罗玉兰他们两口子还是去了唐庄了。

  还真的让罗玉兰猜对了,留在家里做饭的都是年纪大的老汰太,换豆腐的就特别多。于美英那是楞是留下了一排的豆腐,这是给唐家的。

  唐奶奶接过来一盆子的豆腐,去给拿豆子的时候,罗玉兰他们两个已经赶车离开了。

  第二天接着卖豆腐,晚上吃饭的时候,老王头告诉他们可以去砍高粱穗了。

  这下豆腐也不做了,现在什么都没有秋收重要。

  第二天他们五口人都背着筐去了地里。砍高粱穗的活计不累,也不用猫腰,不费力气。而且两位老人干得比他们快,这是熟练的活计。这样他们三个就开始往回背高粱穗。

  “爷爷,高粱秸子怎么办?”

  “用镰刀锁下来,留着编成席子,盖房子要用到。”

  说到盖房子罗玉兰就有劲头,她现在听着老人的指挥干活就行了。

  本来也没有一亩地的高粱,一天老早的干完了。

  老王头在前面锁高粱秸子,罗玉兰在后面用小镐刨剩下的茬子。

  于美英在家里刮高粱穗子,这活计更加的轻松。高粱米下来以后,剩下的穗子就是笤帚苗。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我要是知道高粱能够这么高产,我也种高粱了。”

  “王叔,我捡着最好的高粱穗留起来不少,明年咱们多种点。”

  老王头笑着点头,乡下人最眼馋的就是谁家的庄稼长的好。

  第二天接着收拾高粱地,高粱秸子都拉到了王家了,老王头没事就开始编席子。

  罗玉兰他们三个特意的上山把山上的那点粘高粱穗也背下来了。

  于美英一边刮高粱笑着说“今年可以多做粘豆包了。”

  “娘,山上的红小豆也长的挺好的,今年多做粘豆包的想法一定可以实现的。”

  “我小时候就爱吃粘豆包,那个时候家里的日子还挺好的,我娘每年都会给我做的。”

  罗玉兰知道姥姥两口子已经去世多年了,娘和舅舅们的关系也不好,所以很多年都没有去过舅舅们家里了。

  “娘,我也爱吃粘豆包,今年一定多做。”

  “好,一定多做,那时候我看着人家腊月蒸完粘豆包放在大缸里我就羡慕。”于美英脸上带着笑容,回想着小时候的事情。

  王家就是玉米和红薯,棉花也有一点,剩下的两样都不着急。

  村里人都说着罗家的事,都羡慕人家,有几家秋收快的也种上了小麦。

  哪家不羡慕罗家呢?不羡慕于美英?

  “于美英这个女人也是挺会算计的,儿媳妇一家子过来帮忙,还有王家祖孙两个。”还有有眼馋的人。

  “不管怎么样罗家现在就是起来了。”

  还是明白人多,知道现在罗家已经不是罗友庆离开那几年的罗家了。

  现在两个孩子已经起来了,谁也不敢小瞧于美英了。看着这个情况,罗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