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二刚来就被招岚打发去秧田松土,赵十七也从附近村落中买下了几个人,托梁翁帮忙教规矩,他自己依小娘子的吩咐去看秧田。

  佃户们听说地主要自己培育秧苗,都有点为自己的未来担心。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人们如何懂得侍弄庄稼?于是佃农们聚在一起想办法。

  他们不知道招岚的身份,但知道她和节度使沾了点关系。节度使凶名在外,比胥吏还要可怕,佃农们不敢随便提意见,最后说来说去决定推举出一个人来,向苏勉提一提意见。

  苏勉今年不过十四岁,行事不如兄长们稳重,那日跟着招岚来城外也是因为苏致暂时无人可用,不料被招岚派了差事。苏致读了一辈子的书,各代历史均有涉猎。那些名臣名将甚至明主,哪一个不是天生就异于常人?

  小孙子被驱使,苏致不但不生气还非常开心,为此他特意夸赞了苏勉几句,苏勉激动地一夜没睡着,第二天起床后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走路都差点摔倒。

  听到佃农质疑的时候,苏勉很不耐烦:“不愿意做就先把欠的钱还了然后滚蛋!”

  佃农吓得冷汗岑岑,连声告罪又痛陈利害。

  可苏勉是个没种过地的,佃农说的他也不懂,但他听祖父说,郁郎君是有大造化的,所以郁郎君的决定必然是对的,因此根本不听就把人撵出去,活像个纨绔小霸王。看書溂

  佃农们得知消息后,越发觉得人生无望,做起事来也不积极了。

  没两日又听说地主要在附近建房子,让会泥瓦、木匠手艺的人去报名,待遇和建围墙一样,但手艺好的另有赏赐。

  佃农们终于动了。

  地主要折腾就折腾吧,趁还没把家私折腾完,他们多少拢点粮食再自己手里再说,于是又派了代表去找负责此事的赵十七,问能不能把饭换成粮食,赵十七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做饭,做饭还得耗费柴火,当了家的赵十七觉得柴米油盐都贵得很,点头答应了。

  招岚来的时候,就看见很多人干劲十足地搞围墙和房子,但土地却翻地乱七八糟。她并不知自己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问题只问苏勉。

  苏勉被问了个脸红,立即表示自己会处理好。等招岚走后,苏勉就威胁佃农,地里的活不好好做就还钱。

  佃农们哪有钱还,虽然心里有怨,还是重新翻好了地。

  “郎君,要撒种了吗?”苏勉见赵十七背了个大麻袋去秧田,心生好奇。

  招岚点头:“你要来吗?”

  “我行吗?”苏勉搓手。

  “撒匀就行。”

  说话间已经到了秧田,薛二听到说话声顿时站起来,这几天他一直在按招岚的要求弄秧田,他能感觉到招岚有几次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但却什么也没有说,似乎只将他当做一个可用的农夫。

  赵十七打开麻袋,苏勉不由得探头,然后惊呼了一声:“这、这小麦种子好大啊!”

  薛二和赵十七也垂头看去。薛二是种过地的,知道种子好,粮食收成高,但他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饱满的麦粒;赵十七则是压根没有打开看过,招岚让他背他就背,这一回也不免惊异。

  “都来吧,早完早收工。”招岚用小竹筐舀了一筐,其余人有样学样。

  三百亩地,招岚给每亩只计划了十斤麦种,加起来也三千斤了。麦子每立方750公斤,三千斤就是两个立方,因为空间太小的缘故,招岚只带了六个立方堆在最边上,另外六个立方的大米也堆在一起,其中三分之一是不用加工直接食用的。

  也就是说,仅种子来说,小麦只剩下两个立方了。

  哗啦~

  苏勉一把撒出去,根本没有撒开,招岚闻声回头一看,苏勉顿时心虚起来。招岚垂眸看了看被砸地凹下去的秧田,微微皱眉:“你不要撒!”

  苏勉不舍得放下竹筐,也觉得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

  倒不是说种地在他心里是多么神圣的事,只是祖父千叮万嘱,让他不要惹郁郎君生气。

  但下一刻,他的沮丧就变成了惊奇。

  因为招岚撒下去的每一把都分布均匀,这让习武的赵十七和薛二都有点惊讶,但想想招岚的武力值又瞬间释然。

  三千斤麦赵十七一个人是背不过来的,因担心收成的时候忙不过来,招岚也有意将麦种分批次播撒,因此当第一块秧田长出麦苗的时候,最后一块秧田才刚刚开始播种。

  半个月后,房子建好。

  招岚从城里搬到了乡下,只不过刚住过来,就听见有佃农在议论。

  “种麦哪有育秧的?他这不是胡闹吗!”

  “算了,顶多我们辛苦点,以前是直接撒,现在要换成插秧而已,我瞧那麦苗长得不错,比我们以前种的都好。”

  “那么多麦苗聚在一起,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本来干一次的事,非要变成两次,万一弄坏了麦苗的根,还能结出麦子?”

  招岚听着他们担忧,不由得停下脚步。

  她在末世都是先育苗再分种,习惯了以后忘了麦子其实和稻谷不一样。不过她也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因为现有条件下,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必要的措施是要做的。且种的是末世改良后的麦种,先育秧有助于后期生长,所以还真不能直接撒下去。

  佃农们还在讨论,招岚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认知不同,不用强行获得认同,她只需要种出好麦子就行了。

  天渐渐冷了,等佃农们将麦苗分批次种下去后,围墙也修得差不多了,招岚还特意圈了几个点让木匠造了小木屋,新买的人就安排在小木屋里守着,万一有什么事就敲锣。

  虽然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但这些小麦的产量太高了,招岚不得不提前防备。

  当然,围墙本身不高也不牢靠,防的其实是民。

  但正因为它不高,稍微一垫脚,里面的情况就一览无余,所以也是故意给某些人看的。

  次年春,麦田迎来了第一个正式的客人——剑南节度使——杨嗣。